曹達豪
摘 ?要:歷史影片以其豐富的內涵、靈活的形式以及便捷的實施手段地廣泛地運用在中學生的德育工作中,特別是它借助現(xiàn)代技術,還原歷史原貌,潤物無聲地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精神和民族情感。而在歷史影片的運用上,要把握其正確的原則和策略,才能真正有效地發(fā)揮其育人作用。
關鍵詞:歷史影片 ?愛國主義教育 ?策略
歷史影片作為一種常見教學資源,對于歷史課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效果顯著,已被廣泛運用,但有時也出現(xiàn)“教育失靈”的窘況,達不到應有的效果。教師使用用歷史影片,并不是簡簡單單地播放,就可以達到愛國教育的目的,必須要讓歷史影片真正有效地觸碰學生的心弦,引發(fā)共鳴。教師也應當注重運用適當?shù)牟呗砸赃_到最優(yōu)的效果。本文,我將結合教學實踐的心得體會,具體談談運用歷史影片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幾點策略:
一、歷史影片與愛國主義教育
通過攝影技術重現(xiàn)歷史事件,反映歷史發(fā)展歷程的電影、電視劇等視頻材料,可簡稱為“歷史影片”。梁啟超曾經說過:“歷史是愛國主義的源泉?!边@表明了愛國主義的情感與信念是從歷史中源源不斷地產生的。作為擁有上下五千年燦爛文明的中華民族,在悠悠的歷史長河當中,既有輝煌極盛之世,也有屈辱受難之時,歷史處處皆是愛國主義教育的素材。在尊重歷史真相的前提下,歷史影片通過鏡頭的還原,借助生動形象的宣傳形式,給學生再現(xiàn)了歷史場景,勾勒出民族興衰榮辱的畫卷,進而達到情感與態(tài)度價值觀的目標。區(qū)別于枯燥乏味的傳統(tǒng)說教,豐富多彩的歷史影片是我們教師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有效可行的途徑之一。
二、運用歷史影片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策略
1、營造氛圍,奠定感情基調
在真實的課堂上,由于時間的關系,所選用的歷史影片往往被分割成一個個零碎的片段。學生沒有任何鋪墊的情況下,觀看歷史影片,就更難感受影片所折射的價值情感,導致學生面對歷史顯得“冷漠”,而這種漠視感由于學生的不理解所造成的。在使用歷史影片,特別是使用片段式影片的時候,必須要營造出相對應的氛圍,奠定感情基調,為影片打動學生內心“預熱”。例如,在《唐朝的中外交往》一課中,在播放介紹鑒真的影片時,這是基于我對鑒真進行了初步介紹的基礎上,學生既能看懂鑒真的事跡,又能加深印象,感受鑒真對唐朝做出的重大貢獻。
2.教師引導,帶著問題思考
歷史影片塑造了一個個人物形象,包含著一個個情節(jié)場景,其信息量是頗大的,對于邏輯思維能力不強的中學生來說,要想抓住影片的重點是較為困難的,倘若沒有教師適時的引導,學生的觀察與思考往往會出現(xiàn)與教師預設的偏差,一些“無關要緊”的事物更能引起學生的注意。要使得歷史影片真正發(fā)揮愛國主義教育的作用,少不了教師的循循善誘。教師要結合歷史影片主旨而拋出問題,作為學生觀看與思考的線索,是學生觀看歷史影片最有效的引導。例如,我在使用《詹天佑》的介紹影片時,我會布置問題:“你從中可以看到詹天佑的哪些精神品質”,學生帶著問題區(qū)觀看,就不難認識到詹天佑愛國、刻苦、創(chuàng)新的精神了。
在“導”的過程中,教師也應該遵循“適度原則”,過度的引導非但不能帶領學生抓住要旨,反倒變成妨礙學生自我感悟的障礙。歷史影片區(qū)別于其他愛國主義教育的資源,它最大的特點在于述說歷史,滲透教育,潤物無聲。學生通過觀看歷史影片,形成對民族與國家的認識,感悟祖國的偉大,民族自豪感和認同感油然而生。這種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是更加深邃和持久的。
3、總結內化,貫徹教育目標
歷史影片能夠給觀看的學生以豐富的情感沖擊,在學生的腦海中留下或深或淺的印記,愛國主義的種子落在學生的心田。感動過后,倘若學生沒有進一步思考內化,愛國主義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沒有實現(xiàn)的。當我運用歷史影片時,我會當堂讓學生發(fā)表感言,或者布置觀后感的作業(yè),通過這些方式將歷史影片的影響延伸到學生的表達或文筆中,延伸到學生的生活中,構建歷史與現(xiàn)實溝通的橋梁,鼓勵學生銘記歷史,自足現(xiàn)實,開創(chuàng)未來。
“教育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辈粌H僅是愛國主義教育,所有德育工作的實施都需要教師的“匠心獨運”。教師應當立足于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和認知水平,找準最有效的德育方法,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N].光明日報,2004-03-23.
[2]蘇霍姆林斯基.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M].長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3]余偉民.歷史教育展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4]于友西.中學歷史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5] 付強.靈魂的感染勝于硬性的灌輸———有感于美國的滲透式愛國主義教育[J].才智,2008,( 8) .
[6]馬兆娣.革命歷史題材影片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電影文學. 20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