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火鍋或油膩的菜,很多人喜歡喝杯茶來解解油膩。茶雖然含有維生素和茶堿等營養(yǎng)物質,但飯后喝并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因為這樣會使食物中的蛋白質與茶葉中的單寧酸結合形成沉淀,影響蛋白質吸收;而且,紅肉中含有豐富的鐵,茶葉中的鞣酸會影響鐵的吸收,長此以往易導致缺鐵性貧血。
正確做法:飯后至少半小時后再飲茶,量也不要太多,盡量飲用淡茶。
飯后點支煙是不少男性的常見做法,但這個時候吸煙卻比平時吸煙的危害要高出很多。煙本身含有六百多種有害物質,飯后人體處于消化吸收的狀態(tài),全身血液循環(huán)和基礎代謝加速運轉,若此時吸煙,煙草內的毒素會通過血液到達身體的各個部位,尤其對消化道、呼吸道、肺功能影響最大。
正確做法:飯后忌吸煙。即便是平時,也最好能完全戒煙。
米飯、饅頭吃干了,肉菜吃咸了,飯后大量喝水也不可取。因為立刻飲水會稀釋胃液,減緩其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易引發(fā)腹脹等不適。
正確做法:如果覺得飯后口干難忍,建議少量飲水,不可一下喝太多。
水果含有大量水分、膳食纖維和維生素,很多人習慣飯后食用來幫助消化。但飯后胃已經處于被食物填滿的狀態(tài),血糖也逐漸上升,立刻進食水果不僅會加重胃負擔,影響食物正常消化,還會使血糖升得更快。時間久了,易誘發(fā)消化系統(tǒng)疾病和糖尿病。
正確做法:最好在飯后2小時后再吃水果,也可以在兩餐之間吃。
剛吃完飯,身體中的血液多集中在胃部,大腦處于缺血狀態(tài),此時如果唱歌,會增加大腦的興奮度,使得用于幫助消化的血液趕來支援大腦,導致胃部缺乏血液供應,影響正常消化。
正確做法:想飯后唱歌娛樂一下,最好在1小時后進行。
飯后大腦缺乏血液供應,身體反應能力也會跟著下降,馬上開車極易引發(fā)錯誤操作或發(fā)生緊急情況時反應遲鈍。
正確做法:飯后最好休息30分鐘后再離開,司機群體更要注意。
有些人覺得吃撐了,就想去溜達一下消消食,但這種“飽腹感”只是胃感覺到了脹滿,營養(yǎng)卻還沒被吸收進體內,身體仍處于“饑餓”狀態(tài)。如果此時匆忙起身而走,會有一部分血液集中到運動系統(tǒng),延緩了消化液的分泌,容易誘發(fā)功能性消化不良。飯后馬上運動對患有高血壓、糖尿病、胃下垂及做過胃部切除手術的人群尤其不利。
正確做法:如果想散步,建議飯后休息至少10分鐘再進行,若吃得過飽則需適當延長休息時間。飯后散步應該緩步慢行,走路的速度適合控制在每分鐘30步左右。太極、慢跑、跳舞等中強度運動,最好在飯后30分鐘至1小時后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