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預報和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成功申辦北京冬奧會,氣象部門也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我們由相關單位人員組成的氣象探測運維保障團隊從2013年就開始籌辦自動氣象站,為成功申辦冬奧會提供了準確的氣象數據。
降雪、氣溫、風速、能見度等氣象要素,不僅對冬奧會賽程安排、比賽成績有著直接影響,還關系到運動員的身體和生命安全。風力過大會影響運動員的安全和比賽的公平性;溫度過高會造成雪面融化,溫度過低則容易發(fā)生凍傷;能見度不好對高速滑行的運動員非常危險。這就要求氣象服務達到“分鐘級、百米級”的精準預報。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就要在“十里不同天”的小海陀山上建立“三維、秒級、多要素”的氣象綜合監(jiān)測系統(tǒng),也就是建立起立體的、快速的、多元素的綜合氣象站網。
為了建站點,再苦再累都值得
雖然長期從事野外探測工作,但是當團隊第一次登上小海陀山的時候,還是感受到了在這里建站的難度。作為建設冬奧會高山滑雪競賽場的小海陀山,海拔2198米,垂直落差近900米,山巖陡峭、樹林茂密,沒水沒電沒網還沒路,根本不具備建站的條件。怎么辦?為了冬奧,沒有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也要上!為了尋找符合標準的監(jiān)測點,我們把小海陀山爬了個遍。那段時間,我們的鞋不知磨壞了多少雙,摔跟頭、身上被荊棘劃出血口子更是經常的事。印象最深的一次,是4個小伙子在下山的時候迷路了,我們在山下一直等到了夜里,再見到他們時,他們的臉和手都凍得通紅,身上的衣服都凍硬了,褲子也破得一縷一縷的,原來他們是順著亂石林立的山谷滑下來的。我們大家緊緊抱在一起。他們說了一句話,讓我至今難忘:“見到你們真好!”
經過努力,站點的位置最終都選定了??捎忠粋€大難題擺在我們面前——大部分站點的位置都比較高,甚至有一些站點要建在懸崖邊上,設備怎么運上去呢?聽當地老鄉(xiāng)說:“騾子勁兒大,能走山道?!蔽覀兙妥叽宕畱艚鑱韼灼ヲ呑?。一般設備能靠騾子馱,精密儀器還得我們自己背。為了保證建設時間,各類專用工具也得我們自己背。窄窄的山道坡度太大,有一天,騾子都累“罷工”了,臥在地上拽都拽不起來。時間不等人,大家說:騾子不干了,我們干!就這樣,我們扛起沉重的設備,一步一滑地往山上運。
2017年年底,數九寒天,西北風呼呼地刮著,我們頂著每秒17米的8級大風,冒著零下30℃的嚴寒,啃著凍得硬邦邦的面包,舔著已經凍成冰塊的礦泉水,一趟又一趟地搬運、安裝、調試設備。防寒服被汗水濕透了,汗水流到衣角凍成了冰凌。調試設備的筆記本電腦被凍得開不了機,大家就輪流揣在懷里焐熱。就這樣,2018年年初,我們基本完成了小海陀山梯度自動氣象站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建設任務。當看到觀測數據正常顯示在調試窗口時,當聽到觀測數據成功回傳到中心站時,我們擁抱在一起歡呼雀躍。
為北京冬奧會圓滿舉辦保駕護航
要想有連續(xù)、準確和可靠的觀測數據,就必須保障觀測設備能夠始終穩(wěn)定運行。所以,越是刮風下雪,我們就越要守護好觀測站。
2020年2月的一天,大風夾著雨雪下個不停。核心區(qū)競速1號氣象站數據突然異常。接到值班員報告后,我立刻帶著搶修隊伍趕往山上。由于風太大,纜車停運,我們就乘坐雪地摩托。山上風力超過8級,氣溫接近零下30℃。我們顧不上這些,一組人員將風桿放倒排除故障,另一組架設便攜氣象站做數據備份。在設備搶修期間,大家的眉毛、頭發(fā)上結了霜,口罩和圍巾被呼出的哈氣凍成冰片,戴著手套的雙手被凍得發(fā)麻,鞋被雨雪打濕,雙腳幾乎失去了知覺。經過3個小時的努力,設備終于恢復了正常。
截至目前,我們在小海陀山共建設了有17套自動氣象站、4套便攜自動氣象站的地面監(jiān)測系統(tǒng),還建設了S波段天氣雷達、激光測風雷達垂直監(jiān)測系統(tǒng),同時完成延慶賽區(qū)周邊38套自動氣象站的升級改造工作,構建了“三維、秒級、多要素”的冬奧氣象綜合監(jiān)測系統(tǒng),建成了迄今為止冬奧會歷屆賽事中最為稠密的監(jiān)測站網,展現了新時代中國氣象人的志氣、骨氣和底氣!我們將堅持精密監(jiān)測、精準預報、精細服務,為北京冬奧會的圓滿舉辦保駕護航!
(責任編輯:袁瑛)
(本組稿件由北京冬奧組委新聞
宣傳部提供,執(zhí)筆人:徐艷麗)
張曼,女,1980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北京市氣象探測中心副主任,延慶區(qū)氣象局黨組成員、延慶區(qū)氣象局副局長(掛職)。被評為北京市氣象局首批“青年氣象之星”,三次入選北京市氣象局“青年新秀”和“高水平業(yè)務科技骨干”百名優(yōu)秀專業(yè)技術人才培養(yǎng)計劃。2017年被評為中國氣象局重大活動氣象服務先進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