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雪,彭麗,梁娟,鐘小蓉
(四川腫瘤醫(yī)院 頭頸放療一病區(qū),四川 成都 610000)
經外周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ICC)因操作簡單、帶管時間長等優(yōu)點而在臨床上得到廣泛應用,尤其適合需長期靜脈治療的患者[1-2]。由于我國各級醫(yī)療機構人員的能力不同,尤其是基層醫(yī)院醫(yī)護人員對PICC維護管理技術相對薄弱,影響了患者的帶管質量?;诖耍瑸槭沟冕t(yī)聯體內不同級別醫(yī)療機構的護士為帶管患者提供同等高質量的護理服務,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便捷、精準的就醫(yī)體驗。本研究特成立以??谱o士為導向的培訓團隊,為醫(yī)聯體內基層醫(yī)療機構護士提供三段式PICC導管維護技術培訓活動,提高基層單位護士的業(yè)務能力,也將帶動該院科學規(guī)范化管理、??迫瞬抨犖榈慕ㄔO,為患者提供高質量的PICC導管維護管理。
1.1 一般資料。選取四川腫瘤醫(yī)院??坡撁耍ㄡt(yī)聯體)合作醫(yī)院的護理人員120名為對象,根據轄區(qū)不同分組:并根據轄區(qū)收診的帶PICC管患者各100例為調查對象,對照組中有護理人員60名,均為女性,年齡21~43歲,平均(28.9±4.5)歲;工作年限1~13年,平均(6.8±3.2)年;患者有100例,其中男49例,女51例,年齡27~83歲,平均(55.4±12.3)歲。實驗組中有護理人員60名,均為女性,年齡22-45歲,平均(29.4±4.7)歲;工作年限1~15年,平均(7.0±3.4)年;患者有100例,其中男46例,女54例,年齡24-77歲,平均(55.9±5.0)歲。兩組的一般資料差異不明顯,P>0.05。
1.2 方法。對照組護理人員接受常規(guī)培訓教育,即組織院內的PICC置管、維護等相關內容的培訓教育活動。實驗組護理人員接受由??谱o士為導向的三段式PICC導管維護技術培訓,由本次牽頭活動的三甲醫(yī)院靜脈專科護士為主要帶教老師,并聯同醫(yī)聯體內血管內科、介入科、院感科等學科醫(yī)護人員組成帶教團隊,為基層醫(yī)療機構的護士開展三階段的培訓活動:①第一階段。??评碚撝R培訓。首先對護理人員的理論知識水平進行考核,然后制定理論知識培訓計劃,主要內容為PICC的基礎理論知識、PICC置管操作以及置管后的維護、PICC導管相關并發(fā)癥的預防控制措施、高危藥物外滲的預防及處理、PICC應急預案等,以多媒體講座、小組討論、視頻演示、模型操練、案例分析等方式開展理論課程,每日課程后布置課后作業(yè),鞏固知識,該階段1~2周。②第二階段。操作技巧實戰(zhàn)演練。該階段的培訓課程將工作坊與案例教學結合起來,理論聯系實踐,模擬真實的臨床工作場景,將培訓的學員分成3~4人一組,在帶教老師的現場示教下利用模型進行PICC導管的置管、維護等的練習,在練習中嚴格按照實際臨床工作場景操作,將練習的模型當做真實的患者,各司其職,進行PICC置管患者的評估、日常維護、健康宣教、人文關懷等操作的練習。在練習時由專門的教師現場指導,使護士在練中學,在實踐中提升業(yè)務能力。該階段4周。③第三階段。實地指導。帶教團隊到合作醫(yī)院,對護理人員的PICC導管維護管理進行實地指導,及時發(fā)現護理人員操作中的缺陷,給予針對性的指導;幫助解決護理人員在PICC導管維護中遇到的問題、困惑。同時協(xié)助合作醫(yī)院建立專門的PICC導管維護工作流程、相關標準和制度。該階段8周。
1.3 觀察指標。觀察培訓前后兩組護理人員的理論知識得分和操作技能得分;培訓結束后,對兩組接受培訓的護理人員進行對培訓滿意度的調查,分成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并統(tǒng)計兩組患者的PICC導管相關不良事件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學分析、使用SPSS 23.0軟件檢驗數據,計數數據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數據比較采用t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護士的考核得分比較。培訓后的理論知識得分和操作技能得分比較實驗組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人員的考核得分(±s)
表1 兩組護理人員的考核得分(±s)
?
2.2 兩組護理人員的培訓滿意度比較。實驗組護理人員的培訓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人員的培訓滿意度[n(%)]
2.3 兩組患者的PICC導管相關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比較。兩組經PICC導管相關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比較對比:χ2=5.838,P=0.016<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PICC導管相關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比較[n(%)]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護士的理論知識、操作技能得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且實驗組患者的PICC導管相關不良事件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以??谱o士為導向的三段式PICC導管維護技術培訓活動提高了基層醫(yī)院護理人員的PICC導管維護能力。靜脈專科護士在靜脈治療方面的專業(yè)知識、操作技能水平高,能為患者提供安全、專業(yè)的靜脈知識護理。同時通過第二階段的實戰(zhàn)演練,給護理人員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便于護士鞏固第一階段學習的理論知識,將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聯系起來[3]。三段式的PICC導管維護技術培訓能提升基層醫(yī)療機構護理人員的業(yè)務能力,使其能為廣大PICC帶管患者提供專業(yè)化、高質量的導管維護管理,使患者能享受到“家門口”的同質化護理服務,減少患者趕往三甲等大醫(yī)院的路途奔波,并節(jié)省患者的經濟成本,一定程度上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的現狀[4]。
以??谱o士為導向的帶教團隊結合醫(yī)聯體內護理人員的業(yè)務能力、理論知識水平、培訓需求等,設計出合理的培訓課程,為護理人員提供循序漸進的三階段PICC導管維護技術培訓活動,在培訓過程中,強化對護理人員實踐操作技能的培訓,將基礎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技能培訓有機結合起來,為基層醫(yī)療機構的護理人員提供更多的實踐操作機會,使得護理人員能在實踐操作練習中發(fā)現自己存在的問題,掌握PICC導管維護全過程的相關護理操作要點、流程、注意事項、操作質量標準等[5],提高護理人員學習的目的性、積極性,也使得護理人員對培訓活動的滿意度更高,能主動去學習、提升自我。本結果顯示實驗組護士對培訓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以專科護士為導向的醫(yī)聯體三段式PICC導管維護技術培訓能提高基層醫(yī)院護士的專業(yè)能力,更好為帶管患者開展PICC導管維護護理,減少相關不良事件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