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林
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其教學成效關乎學生的個人成長,因此,要引起教師足夠的重視。然而,目前的語文教學中,由于受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影響,教師只重視教授語文教材知識,忽視學生思維、情感等方面的啟迪,使學生語文知識的學習停留在形式上,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因此,初中語文教學長時間處于相對低下的水平。體驗式教學是對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一種創(chuàng)新,不僅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可以引發(fā)學生的思考,進而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一、體驗式教學的特征
1.親歷性
與常規(guī)的教學方式不同,體驗式教學更強調教學的親歷性。體驗式教學不僅關注的是學生的親身體驗,也非常注重學生的心靈體驗,前者指的是在學習過程中,參與一系列實踐活動,而心靈體驗則是在實踐過程中思想的變化。
2.自主性
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處于教學活動的主要地位,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傳輸的知識。體驗式教學則不同,它要求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負主要責任,真正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體驗式教學強調學生要積極主動參與,在參與中體驗,從而實現自我提升。
二、體驗式教學對初中語文教學的影響
1.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體驗式教學運用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會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組織開展各種教學活動,可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此外,教師在一些特殊教學內容上,可以組織開展競賽類的活動,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自覺地配合教師完成教學任務。因此,體驗式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可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為學生提供思維空間
在傳統(tǒng)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只是按照課程要求,機械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忽視對學生的思維等各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以致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應用能力較弱。體驗式教學融入了語文教學后,學生可通過參與一系列實踐活動,拓展其思維空間,可對問題進行延伸和思考,逐步掌握學習技巧,且能將知識與自身生活有效結合起來,從而提高知識的應用能力。
三、初中語文教學實效性的提升對策
1.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
體驗式教學中,如果缺乏對學生個體差異的考慮,勢必導致總體的教學效果不佳。因此,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之間的差異,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根據教學內容,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得到最好的發(fā)展。
2.貼近生活
教師除了讓學生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為了提高語文教學的實效性,教師應將教學工作與生活高度融合,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與生活實踐相結合,不斷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比如,在《背影》一文的教學中,教師若按常規(guī)的教學方式,指導學生通過朗讀課文,理解文章內容,這樣學生只能理解文章本身,很難深刻感受父子或父女之間的情感。而引入體驗式教學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分享自己與父母的日常生活,讓學生思考父母怎么表達對自己的愛,然后讓學生讀文本,感受文中父親對兒子的情感,學生會有不一樣的閱讀感受。
3.調動閱讀積極性
閱讀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點,是教學工作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反復閱讀可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內容。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下的反復閱讀,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不利于學生掌握更多的閱讀技巧。體驗式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結合文章內容、學生的興趣點,創(chuàng)設特定情境,然后引導學生多次閱讀文本,通過反復閱讀,讓學生感受文章的內涵和情感,不僅可以降低閱讀難度,也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傊磸烷喿x,是以學生興趣為基礎開展的,能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從而使學生掌握更多閱讀技巧。
實際閱讀教學中,若學生對文本內容不了解,缺乏這方面的生活經歷,即使教師對文本內容講得再詳細,也很難讓學生理解作者想表達的思想感情。為了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可巧設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使得學生將閱讀和思考有效結合起來,體會文中的情感。但在問題的設置方面,關鍵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使得學生在大量的文本閱讀中拓寬知識面,從而提高閱讀能力。
4.有效寫作
初中語文教學中,作文是教學的重點。培養(yǎng)寫作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初中生雖積累了一定詞匯量,有了一定的寫作技巧,但由于初中作文有著更高的要求,以致學生的作文質量不高。體驗式教學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將自己的真實生活經歷和感受用文字表達出來,既充實了文章內容,又使文章富有情感,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比如,教學《微笑的力量》,教師可以設定相應的情境,讓學生在作文中將生活經歷和情感融入其中。這種有效的作文訓練,使得學生學會用文字表達內心的情感,從而讓文章富有真情實感,能夠引起讀者共鳴。
5.營造體驗式教學氛圍
為提升總體的教學效果,教師要注重活動內容、形式的拓展,積極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既能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又能充分調動其主觀能動性,使學生逐漸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初中語文體驗式教學要以教材內容為基礎,營造寓教于樂的教學氛圍,從而使教學活動更為高效、有序地開展。比如,在《中國石拱橋》的學習中,教師可將學生分成兩組,一組讀文本,一組學生閱讀《橋之美》,然后讓兩組同學分別講述文中對橋梁的描寫手法,通過對比,學生可以進一步掌握相應的表達技巧。
初中語文教學模式多樣,要想取得好的教學效果,且有利于學生今后的成長,教師要選擇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方式,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不斷探究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初中語文教學的難度系數較高,需要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體驗式教學能夠滿足教學的需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具體的教學內容,設計可行的體驗式教學策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參與和體驗中愛上語文這門學科,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