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潤
摘要:互動教學法在實際的教學應用過程中,可以通過師生之間的高效互動進行信息交互,有助于教師第一時間獲取學生的學習情況,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第一時間就進行學習上的反饋,從而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的整體效率。小學音樂作為培養(yǎng)學生音樂藝術審美與基礎歌唱技巧的一門課程,隨著新課改與素質教育的持續(xù)發(fā)展,音樂課堂的教學模式與教學理念都需要教師對其進行創(chuàng)新,由此通過理念創(chuàng)新與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等方式,為當前的音樂課堂教學質量提供較好保障。
關鍵詞:小學音樂;互動教學法;應用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4-402
一、引言
互動教學主要針對教師與學生兩個主體對象,在實際的教學應用中,教師通過不同教學方法與理論滲透方式,使學生在特定的教學模式下積極參與至課堂教學活動中,同時主動向教師進行反饋,如將自身的疑難點主動向教師進行詢問。從教師的視角上看,通過不同方式鼓勵學生參與至課堂教學活動中,有助于教師掌握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與學習興趣等,從而有助于教學模式的進一步優(yōu)化。
二、互動教學法的相關概述
互動教學法在國外的教學工作中較為常見,教師不僅作為課程理論知識的教學人員,也是學習互動的組織人員,在特定的學習活動載體下,學生與教師之間通過形成高效互動的方式,使學生可以在當前的學習活動中進行高效學習。另外,對于教師而言,教師通過教學“統(tǒng)領者”轉變?yōu)椤皡⑴c者”的方式,可以在與學生進行高效互動的過程中,通過理論指導或技能指導等方式,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當前學習活動的參與熱情。[1]
三、相關教學思路與對策分析
(一)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
在以往的教學觀念中,教師始終處于“領導者”這一角色上,通過統(tǒng)領學生進行課程理論內容學習,以此完成特定的教學目標。從整體的教學模式上看,由于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此過程中沒有得到較好發(fā)揮,使得整體的教學課堂處在死板、枯燥與單一的情況,從而影響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和教學質量等。小學音樂在當前的教學工作中,主要在于學生音樂藝術審美教學與歌唱技巧指導,對于學生的參與性要求較高,若僅根據(jù)以往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指導,則容易造成學生在當前的課堂環(huán)境中出現(xiàn)參與積極性較低的情況,進而影響整體的教學質量。[2]
(二)明確教學中的主體性
通過反思以往的教學模式與課堂活動開展模式,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一般根據(jù)教師的教學引導進行學習,自身的想法沒有被得到相應的重視,造成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主動性較差,課堂互動水平較低。對此,教師應明確教學中的主體性,通過主體轉變的方式,使學生可以較好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并在相關學習活動中勇于表達自身、展示自己。比如,在《三個和尚》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設置一個基礎環(huán)境,使學生可以主動探究當前歌曲所描述的內容含義,轉變以往單純通過理論灌輸與技巧講解的教學方式,鼓勵學生在進行演唱的基礎上對歌曲內容進行思考,如該篇歌曲主要描述了一個什么事情?在進行歌唱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項?教師則通過詢問式教學的方式,使學生在當前的歌曲學習中可以主動根據(jù)問題對教師進行詢問,以此達到較好的教學互動模式。如,學生詢問教師在歌唱過程中如何進行換氣與發(fā)聲,教師則在示范講解的基礎上,使學生通過吞氣、呼氣體會發(fā)聲特點的方式進行學習。另外,教師應鼓勵學生在進行歌曲學習過程中,積極發(fā)表自身的看法,可通過整合其他學科理論內容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指導,如該篇歌曲是否體現(xiàn)了諺語“三個和尚沒水喝”的內涵?由此通過設問的方式,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具有主動權與主觀能動性。
(三)通過小組合作開展互動教學
在學習小組構建的過程中,學生之間可以通過發(fā)表看法進行相互討論與探究,該種基于學生主體學習方式的構建,能夠較好引導學生通過獨立性思考進行學習經(jīng)驗交流,在相互促進的氛圍中總結經(jīng)驗,以此獲得思考能力上的成長。比如,在《同唱一首歌》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通過小組合唱比拼的方式,鼓勵學生之間以小組進行探討與學習。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容易被多數(shù)教師所忽視,在小組合作模式下,學生之間可以頻繁進行溝通、合作與交流,從而幫助學生在進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逐步提升自身的學習積極性。
(四)轉換教學主題位置
以往的教學工作與環(huán)境中,教師主要作為權威性、主導性的角色進行相關教學工作的展開,學生只需要在該環(huán)境配合教師即可,積極性與教學參與度等方面不高,為改善以往教學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在當前的教學工作中,需要對互動教學的方法與模式應用引起重視。比如,在互動教學模式中通過角色主題的轉變,使學生在該模式下作為主題進行理論內容的研究、分析、學習與實踐應用,教師只需在學生互動研究的過程中提供必要的引導即可,最后在學生進行論述的基礎上進行總結,使學生能夠在主動研究、實踐與分析的基礎上加深理論內容的理解與應用。
結語
綜上,教師需要積極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同時通過教學方法優(yōu)化與創(chuàng)新等方式,使學生可以在當前嶄新、互動性較強的課堂環(huán)境中進行深入學習。
參考文獻
[1]李薇,李一帆.互動教學法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運用[J].北方音樂,2017:181.
[2]張愛華.淺談互動模式在中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中旬,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