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金友
今年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2周年。72年間,新中國就像一個頂天立地的漢子,先是改天換地站起來,然后翻天覆地富起來,接著又驚天動地強起來。不斷地乘風破浪,不斷地突飛猛進。正如《歌唱祖國》中所唱:“越過高山,越過平原,跨過奔騰的黃河長江”,“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
前不久,有一部叫作《覺醒年代》的電視劇,引起了很大的反響。100年前,開始覺醒的中國人,不斷探索救亡圖存的道路。而在這場革命大潮中,梁啟超于1900年寫的《少年中國說》,堪稱是一朵不小的浪花。乃至今天,還被一些省市選入中學或小學語文課本。
《少年中國說》的最精彩之處,就在于對少年的希望:“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把希望寄托少年,讓中國變成少年,真是再恰當不過。少年人常思將來,故生希望心;少年人常好行樂,故能造世界;少年人常希探索,故覺一切事無不可為。
《少年中國說》一直影響著中國。1919年7月1日,李大釗等人在北京發(fā)起成立了“少年中國學會”。這個被蔡元培贊譽為“最有希望之團體”的組織,會員有120余人。其中包括毛澤東、鄧中夏、惲代英、張聞天、高君宇、趙世炎、劉仁靜、朱自清、田漢等一大批意氣風發(fā)、憂國憂民、心系蒼生的青年才俊。而“少年中國學會”的會刊,就叫《少年中國》。
李大釗和陳獨秀,都是《覺醒年代》的重要角色,也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當年的李大釗,曾經(jīng)發(fā)出這樣的呼喊:“以青春之我,創(chuàng)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
自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fā)以來,青年人便成為社會變革的中堅力量。成千上萬的熱血青年,為抵御外辱、振興中華而奔走呼號、前赴后繼,積極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和道路。革命戰(zhàn)爭年代,他們沖鋒陷陣,拋灑熱血;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他們又開拓進取,勇立潮頭。
一代偉人毛澤東也曾對青年人說過:“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還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闭且驗橛辛诉@種蓬勃朝氣和探索精神,我們中華民族才由弱到強,走向復興。
祖國不僅是一個民族的形象,也是每一個公民的尊嚴。當五星紅旗在奧運賽場升起的時候,當中國制造和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時候,每一個中華兒女,都會由衷地自豪。祖國的繁榮富強,代表了我們美好的向往,也賦予了我們強大的力量。
干大事的人可以愛國,干小事的人也可以愛國。在奧運會上拿金牌是愛國,在大街上掃馬路也是愛國。愛國不分先后,不分高低,不分大小,不分遠近。因為一個國家的發(fā)展,就像一個生命世界的大合唱,既需要“龍”的叱咤,也需要“蟲”的低鳴。
年輕的狀態(tài),來自年輕的心態(tài)。學習就年輕,思考就年輕,追求就年輕,奮斗就年輕,有信心就年輕,有活力就年輕?!盀槭裁次业难劾锍:瑴I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每一個時代,都需要每個人承擔自己的責任,把青春獻給青春的中國。神州奮起,才能江山不老;山河壯麗,才能祖國常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