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紅芳
◆摘? 要:陀螺游戲是最貼近兒童日常生活的一種民間游戲,其材料簡便,玩法多樣,可以鍛煉幼兒多方面的技巧與能力,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可現(xiàn)如今,陀螺游戲的玩法未能被全面挖掘,這也導致了游戲的價值性大大降低。陀螺創(chuàng)意活動是讓一群有打陀螺經驗的幼兒通過“三技巧”、“三材料”、“三方法”、“三渠道”這四大策略,發(fā)現(xiàn)與創(chuàng)新陀螺的多種玩法,從而提升游戲的技能及學習品質的發(fā)展,為中華文化感到由衷的自豪。
◆關鍵詞:打陀螺;陀螺創(chuàng)意
1園本課程背景下幼兒園陀螺創(chuàng)意活動的實踐需要
圍繞幼兒園園本課程的總體架構,民間游戲的加入有利于拓寬園本課程教育資源,使我園“水鄉(xiāng)文化”園本課程充滿活力。我們以打陀螺游戲作為突破口,思考:如何利用大班陀螺創(chuàng)意活動助推幼兒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知、表現(xiàn)與動作技能等全方面的發(fā)展?教師能否及時發(fā)現(xiàn)幼兒的學習需要?能否以多種手段支持幼兒深入探索陀螺的多種玩法?這些問題的突破正是該研究的目的所在。
2掃描當前陀螺游戲中存在的現(xiàn)象
《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明確地提出:“游戲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fā)展教育的重要形式?!贝蛲勇葑鳛槊耖g游戲中眾所周知的一種游戲,其玩法多,競技性強,對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在我園園本課程的推動下,幼兒對打陀螺已掌握基本玩法。然而,在進行陀螺游戲的過程中,我們往往只會最普通的一種玩法,活動的形式也比較單一,未能起到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的作用。通過多次的觀察與反思,我們發(fā)現(xiàn)了以下問題:
2.1基本技巧的單一性
陀螺作為一種傳統(tǒng)的民間游戲,其主要有三步驟:纏繩、持球與鞭打。筆者在收集相關文獻時發(fā)現(xiàn):陀螺的繞法、持法和抽法三者的方式是多樣的,使用不同的方式,決定了陀螺游戲的玩法不同?,F(xiàn)我園幼兒使用的只有一種:順繞陀螺,然后垂直擺放在地上,開始向后抽繩,用右手鞭打??梢姡變簩炯记傻娜襟E認識較淺,使用的方式比較單一。
2.2材料與玩法的單一性
《綱要》中指出:“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在自主游戲中,我們已經做到投入豐富的材料來滿足幼兒的不同需求??稍谕勇萦螒蛑校覀儼l(fā)現(xiàn),幼兒使用的僅陀螺一種材料。材料的單一性導致了玩法的單一性,大大降低了陀螺游戲帶給幼兒全面發(fā)展的作用。
2.3展示形式的單一性
基于陀螺游戲的趣味性和競技性特征,大班幼兒常在活動中創(chuàng)造出有趣的玩法或是進行陀螺比賽??擅慨敯l(fā)現(xiàn)一樣新的玩法時,就以讓幼兒在集體面前表演為形式進行推廣,比賽的結果也往往是口頭訴說為主,沒有顯性的成果呈現(xiàn)。對家長來說,更是對幼兒園實行的陀螺活動毫不知情,無法理解陀螺游戲帶來的教育效果。單一的展示形式,導致了幼兒的游戲經驗與技能未能得到持續(xù)的發(fā)展。
3三項技能,交互組合
陀螺的基本技巧學習主要包括三項步驟:繞法、抽法、拋法。
3.1一纏二繞,換方向
現(xiàn)幼兒使用的繞法是順時針繞繩,陀螺順時針旋轉,幼兒順時針方向鞭打陀螺。某天一幼兒提出:那逆時針繞繩呢?通過多次實踐和總結,我們發(fā)現(xiàn)一個“鐵三角”。
通過幼兒的實踐發(fā)現(xiàn):順逆時繞繩都能發(fā)球成功,但陀螺的旋轉方向不同,因此繩子的纏法和鞭打的方向要一致。
3.2平直兩抽,“跳”起“舞”
陀螺的抽法現(xiàn)流傳的主要有兩種:水平抽法和垂直抽法。我園幼兒使用的是水平抽法,幼兒稱其為“站”著的陀螺。此方法只需將陀螺的鞭繩迅速的向后一抽就能旋轉起來。隨后,教師引入“躺”著的陀螺。幼兒利用垂直抽法,將鞭繩向上一拉,“躺”著的陀螺就“跳”了起來開始旋轉。
3.3陸空雙拋,“跑”得快
將陀螺放在地面,人蹲下持陀螺是一種常見的拋法,其結果多數(shù)是陀螺“跑”在原地或附近進行旋轉。高空拋法是指將陀螺懸空,人站立,然后將陀螺從遠處拋出去,陀螺“跑”遠后開始旋轉。
4三方渠道,鼎力合作
從家長、教師、幼兒三方渠道支持幼兒解決在陀螺創(chuàng)意活動中的多種困難,以多種形式記錄和展示自己的學習過程與成果。三方鼎力合作,呈現(xiàn)陀螺創(chuàng)意活動的組織過程。
4.1“傳話筒”——親子留言
“留言箱”是班級群中給家長和幼兒交流的平臺。在“留言箱”中,有的家長會說說自己孩子近期在陀螺活動中的表現(xiàn),談談自己知道的創(chuàng)意玩法與想法。有的幼兒會談談自己在創(chuàng)意方面遇到的困難,希望得到場外救助。這時,爸爸媽媽就會集體討論,發(fā)表意見。
4.2“老師來了”——家長課堂
通過調查顯示,我班有許多家長在陀螺方面有較豐富的經驗。請家長來園指導幼兒打陀螺,并帶來新的玩法,將自己的陀螺文化傳承給幼兒。這不僅幼兒打陀螺的熱情更加高漲,而且對玩法的創(chuàng)新思維有了一定的引導,最重要的是幼兒由衷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悠久深遠和魅力之大。
5尋文化之根,展傳承魅力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中華民族的祖先用勞動和智慧創(chuàng)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人文精神的積淀,是我們的民族之根、民族之魂。復興傳統(tǒng)民間游戲,是我們對文化多樣性的保護。將陀螺作為我們尋找文化之根的起源,融于幼兒園課程之中,是幼兒力所能及、能感受挑戰(zhàn)、趣味的,有思維參與的事。
在家長助教和親子留言的活動中,我們帶動家長認識到民間游戲的廣泛作用,促進家長做好“領頭羊”,與孩子一同筑好精神家園,在傳承的路上快樂前行。在混齡活動中,幼兒深感作為“根”文化傳承人的重要性,也體驗到了在傳授文化過程中帶來的自豪和幸福感。
6創(chuàng)思維之新,促全面發(fā)展
在陀螺創(chuàng)意活動中,大班幼兒通過陀螺游戲的多種玩法體驗,在創(chuàng)新思維、動作技能、合作探索等方面都有了明顯的提升。例如:在“一螺多人”的游戲中,幼兒以輪流鞭打一顆陀螺的方式,使陀螺不停旋轉。那什么時候換人呢?這就不僅需要幼兒之間默契的合作,更需要幼兒在游戲中商討規(guī)則的溝通能力;在“左右手陀螺”中,幼兒需要左右手輪替打陀螺,但由于左右手鞭打的方向是不同,就需要幼兒順逆時針進行轉換,在這過程中不僅考驗了幼兒的手眼協(xié)調能力,還有幼兒的反應與理解能力;在“凳高望遠”中,幼兒大膽“離開地面”,以多次的實驗最終創(chuàng)造出了這種站在凳子上邊走邊打的高難度創(chuàng)新玩法,讓我們看到了幼兒對材料使用的創(chuàng)新,更看到了幼兒游戲的高水平。正是這些多種創(chuàng)意玩法,擴大了陀螺游戲的教育價值,促進了幼兒全方面的發(fā)展。
7探教學之策,體民游價值
民間游戲因其材料的簡易,玩法的多樣,其教學價值近幾年來一直被大家所熱議。陀螺作為民間游戲的代表之一,教師在此次的陀螺創(chuàng)意活動中,就深感民間游戲的教育價值之大。教師在幼兒學習打陀螺的不同的階段,努力探索出了以技能、材料、方法與渠道作為支持、引導與合作的策略。力求今后能以陀螺游戲作為突破口,挖掘更多有教育價值的民間游戲。
8拓課程之路,現(xiàn)班級特色
目前,在整個幼兒園園本課程循序漸進的推動過程中,我班陀螺創(chuàng)意活動的班本特色明顯。我們已將陀螺的創(chuàng)意活動加入到學期的主題計劃中,并科學合理的開發(fā)班級項目活動。以幼兒的驅動性問題帶領幼兒逐步探索陀螺的奧秘,提高游戲的水平。
對于幼兒來說,掌握打陀螺的技巧是有一定挑戰(zhàn)性的,我們一定要分階段設計課程進行教育。從基本動作技能的學習到創(chuàng)意玩法的學習,每個階段的目標定位是不一樣的。只有一步步的讓幼兒感受打陀螺的樂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們希望以幼兒為主角,讓一個簡單的生成活動在他們的創(chuàng)編下,慢慢形成有深度的課程內容,使他們成為一個具有高游戲水平的人,懂得思考,會創(chuàng)新,也明白傳承與分享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朱慕菊.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
[2]李季湄.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王靜.兒童民間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價值和意義 [J].吉林: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上旬),2014.
[4]婁小韻.民間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的應用[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6(1).
[5]王春燕.幼兒園課程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朱麗文.淺議如何在幼兒園開展民間游戲[J].北京:學前教育研究,2005.
[7]李玉峰.民間幼兒體育游戲:特性、價值及入園策略 [J].北京:學前教育研究,2005.
[8]邱學靑.學前兒童游戲 [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
[9]張永紅.學前兒童發(fā)展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