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薇赟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中醫(yī)院 內(nèi)分泌科,江蘇 南通 226300)
糖尿病是臨床上非常常見的慢性代謝性疾病,其患病率僅次于高血壓,好發(fā)人群以中老年患者為主[1]。糖尿病分為1型、2型、妊娠糖尿病和其他類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又被稱為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多采取口服藥物及胰島素進行治療,傳統(tǒng)的降糖藥物,雖然具有一定的降糖效果,但存在一些不良反應,且也不能符合患者的需求,因此,找尋有效性好,且安全性高的藥物是臨床研究中的重點[2]。為進一步探究對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利拉魯肽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及對患者血糖水平的影響,本文將就61例2型糖尿病患者納入研究。
1.1 一般資料。本研究的時間范圍在2018年6月至2020年11月接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抽取61例進行研究,以隨機抽樣的模式將其分為對照組(n=30例)和治療組(n=31)。對照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20~76歲,平均(47.37±4.68)歲;患病時間1~10年,平均(5.62±2.67)年。治療組:男16例,女15例,年齡21~76歲,平均(48.29±4.98)歲,患病時間1~11年,平均(5.94±1.67)年,兩組一般資料經(jīng)SPSS 軟件處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①納入的患者其診斷均符合世界衛(wèi)生組織制定的關于糖尿病的診斷標準[3-4];②納入的患者均為原發(fā)性糖尿??;③均獲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或家屬簽署同意書;④均自愿參加本次研究。
1.2.2 排除標準:①排除對本次研究相關藥物過敏的患者;②排除伴有惡性腫瘤疾病,血液系統(tǒng)疾病、免疫系統(tǒng)疾病等的患者;③排除伴有嚴重肝腎功能障礙的患者;④排除伴有其他并發(fā)癥的患者。
1.3 方法。①對照組:以二甲雙胍(國藥準字H20050373生產(chǎn)企業(yè):河北愛爾海泰制藥有限公司)進行治療,給藥途徑口服,劑量每次1.0 g,每日服用2次,療程為3個月。②治療組:在其基礎上聯(lián)合利拉魯肽(國藥準字J20160037,生產(chǎn)企業(yè):諾和諾德(中國)制藥有限公司)進行治療,給藥途徑為皮下注射,起初第一周劑量為0.6 mg,第二周劑量為1.2 mg,第三周的劑量為1.8 mg,注射的時間為早餐前,每日一次,本組治療三個月為總療程。
1.4 觀察指標。分別記錄兩組在治療前及治療療程結束后,患者的血糖改變的程度,記錄治療前后觀脂質水平改善情況及安全性等。其中,對血糖的檢測是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以葡萄糖氧化酶法進行檢測,以電化學法光法對患者的脂質水平進行檢測,TG(甘油三酯)、H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1.5 統(tǒng)計學處理。應用SPSS 26.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s)采取t檢驗,計數(shù)資料(n,%)以χ2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血糖等生化指標改善對比。在治療前,兩組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經(jīng)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療程結束后,兩組均獲得一定效果,且治療組的數(shù)值改善程度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血糖等生化指標改善對比(±s)
表1 兩血糖等生化指標改善對比(±s)
?
2.2 治療前與療程結束后2組血脂相關指標進行比較 治療前,兩組血脂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jīng)治療后,均得到改善,且治療組TG、HDL-C、LDL-C水平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治療前與療程結束后2組血脂相關指標進行比較(±s)
表2 治療前與療程結束后2組血脂相關指標進行比較(±s)
?
2.3 對于兩組藥物治療后的安全性進行對比 兩組在惡心嘔吐、低血糖等發(fā)生率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用藥安全性比較[n(%)]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飲食結構也不斷發(fā)展改變,導致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斷增加,且越來越趨向年輕化[5]。2型糖尿病其發(fā)生的原因主要與胰島素抵抗和胰島功能衰竭密切相關,機體在胰島素抵抗存在的情況下,β細胞功能會出現(xiàn)進行性的減退情況,進而血糖與游離脂肪酸的增加和患者病程發(fā)展會同步進行,因此,β細胞功能的衰竭也是2型糖尿病的典型臨床特征[6],這是導致血糖控制不佳的根本原因。研究顯示[7],目前糖尿病已經(jīng)成為繼心血管疾病、腫瘤疾病后第三位危及人們生命健康的非傳染性疾病,臨床上多采取藥物進行治療。其中,二甲雙胍是臨床上較為常用的降糖藥物,具有抑制肝糖的效果,雖然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不良反應比較少,不過長期使用,會影響維生素B12的吸收情況,過量使用還能引起乳酸酸中毒。而利拉魯肽屬于一種新型的胰高糖素樣肽,在起到降糖作用的同時,還緩解了患者胰島素分泌增加引起的低血糖發(fā)生概率。此外,該藥物的半衰期比較長,藥效強,能夠對胰高血糖素分泌起到抑制作用,改善患者胰島功能,促進胰島β細胞的修復再生。本研究中,治療組血糖等生化指標水平改善程度更優(yōu);治療組TG、HDL-C、LDL-C水平改善程度更加優(yōu)于對照組,此結果說明,利拉魯肽利于患者血脂水平的降低,而血脂水平的降低,更利于血糖的控制。在安全性方面,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利拉魯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研究認為,與其他的降糖藥物比較,利拉魯肽不僅降糖效果良好,且藥物藥效長,患者每日注射一次即可,此外,在降糖的同時還有效保護胰島功能,減少胰島β細胞的凋亡,延緩了糖尿病病程發(fā)展,安全可靠。綜上所述,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利拉魯肽進行治療效果良好,能夠更好地控制血糖及脂質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