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洪杰
前期拍攝
莫蘭迪色,來源于意大利著名畫家喬治·莫蘭迪(Giorgio Morandi),形容莫蘭迪的繪畫用色特點。在他的作品中,所有的顏色都失去了原本的艷麗,而加入了白色或者灰色調,這些看似灰暗的中間色調卻表現出一切物象的低調、沉默,釋放著樸實的震撼力和直達內心的快樂優(yōu)雅。
莫蘭迪色也被人們稱為“高級灰”或者“僧色”,它最大的特點:呈現一種很高級的灰色,低飽和度,在顏色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灰色。這一色系的顏色看上去不張揚、不鮮亮,仿佛蒙上一層薄霧,卻自帶一種高級感,給人平和自持、舒緩雅致,有時又略顯冷靜的感覺,所以也被人戲稱為“溫柔性冷淡”。
莫蘭迪色目前來說是一種比較高級的配色方案,電視劇《延禧宮略》的人物服飾和場景搭配也參考了莫蘭迪色,色調溫婉雅致,視覺舒適美觀。那么,我們在后期中該如何展現這種色調呢?總的思路是低飽和高明度。曝光方面中性,不要出現大光比或者大反差現象;飽和度鮮艷程度低;明度可適當提高,色系要簡單和統(tǒng)一;色溫可以偏暖也可以偏冷;對比度要適中、柔和。
我們根據莫蘭迪色的特點,前期采用大光圈加長焦的方式拍攝了荷花,讓花朵比較艷麗,背景比較虛化,為后期留下更大的色調空間。
后期處理
在后期呈現中,主要是根據莫蘭迪色的特點進行處理。首先,利用“黑白”命令將圖像處理成黑白效果,再利用“曲線”和“可選顏色”命令將圖像增添單一顏色,蒙版保留荷花部分的顏色。其次,用“純色”和“曲線”命令打造主色調。最后,對圖像進行裁切、文字添加和藝術化的處理。
01 打開Adobe Photoshop CC 2021軟件,執(zhí)行“文件/打開”命令,打開原稿圖像,如圖所示。
02 單擊面板底部的“創(chuàng)建新的填充或調整圖層”按鈕,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黑白”命令,對圖像進行黑白效果的處理,如圖所示。
03打開“黑白”調整對話框,將鼠標移動到紅色選擇區(qū)域的中間部分,按住鼠標左鍵,向右移動三角滑塊,將紅色數值調整為91;同樣的步驟將黃色的數值調整為77;綠色的數值調整為50;青色調整為79;藍色調整為18;洋紅色調整為80。可以看到照片變成了黑白色調,同時將花朵的部分提亮,整體效果自然,層次變得柔和很多,效果如圖所示。
04單擊面板底部的“創(chuàng)建新的填充或調整圖層”按鈕,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曲線”命令,對圖像進行色調的基本處理,如圖所示。
05打開曲線調整對話框,選擇藍色通道,對“藍色通道”的底點陰影部分向上提升一點,為圖像追加一點藍色,效果如圖所示。
06 繼續(xù)選擇綠色通道,對“綠色通道”的底點陰影部分向上提升一點,為圖像追加一點淡綠色,效果如圖所示。
07 單擊面板底部的“創(chuàng)建新的填充或調整圖層”按鈕,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可選顏色”命令,對圖像進行白色通道的處理,如圖所示。
08 打開“可選顏色”調整對話框,對照片中白色的部分進行色彩調整。將鼠標指針移動到“青色”選擇區(qū)域的中間部分,按住鼠標左鍵,向右拖動三角滑塊,將青色部分的數值調整到+5%,洋紅部分的數值調整為-17%,黃色部分的數值調整為-3%,對白色荷花的顏色進行適當的調整,如圖所示。
09 選中“黑白1” 調整圖層,目的是讓背景中的荷花和前面的荷葉保留原始的部分顏色,如圖所示。
10 在Photoshop左側的工具欄中選擇“畫筆工具”,屬性欄上設置“不透明度”為10%,“流量”為100%;前景色設置為黑色,背景色設置為白色;在圖像中荷花及前景部分荷葉涂抹,擦除掉黑白的部分,這樣荷葉部分顏色和淡淡的一層荷葉的綠色被顯現出來,如圖所示。
11 單擊面板底部的“創(chuàng)建新的填充或調整圖層”按鈕,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純色”命令,如圖所示。
12 打開拾色器對話框,將顏色設置為青藍色RGB(27 130 179),效果如圖所示。
13將“顏色填充”圖層的圖層混合模式更改為“濾色”,可以看到圖像被蒙上了一層青藍色,效果有些過渡,這時候需要把不透明度適當地降低,這里調整為50%,效果如圖所示。
14 單擊面板底部的“創(chuàng)建新的填充或調整圖層”按鈕,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曲線”命令,如圖所示。
15 打開曲線調整對話框,選擇暗部區(qū)域向右拉一點,高光部分向下拉一點,以及增加一點圖像的整體對比度,效果如圖所示。
16 單擊面板底部的“創(chuàng)建新的填充或調整圖層”按鈕,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色彩平衡”命令,如圖所示。
17 打開“色彩平衡”調整對話框,將鼠標指針移動到“青色與紅色”區(qū)域的中間部分,向右拖動三角滑塊,將色階部分的數值調整到+12,這樣能為圖像增加一些青色;接著選擇“黃色與藍色”中間三角滑塊向右拖動,將色階部分的數值調整到+6,增加一點綠色;藍色部分也適當增加一點,使圖像總體偏向于藍青冷色調。
18 單擊面板底部的“創(chuàng)建新的填充或調整圖層”按鈕,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自然飽和度”命令,如圖所示。
19 打開“自然飽和度”調整對話框,將自然飽和度降低至-13,讓圖像整體上不那么艷麗,如圖所示。
20 執(zhí)行“濾鏡/其他/高反差保留”命令,目的是做銳化,增加照片的清晰度,如圖所示。
21 打開曲線調整對話框,選擇暗部區(qū)域向下拉一點,高光部分向上拉一點,繼續(xù)增加一點圖像的整體對比度,效果如圖所示。
22 這里提醒大家一點,如果個人感覺圖像的藍色調不足,還可以選擇“藍色”通道,向下拖動曲線,繼續(xù)追加一點藍調,如圖所示。
23 也可以選擇“綠色”通道,向下拖動曲線,追加洋紅色,這樣也可以變成另外一種風格的色調效果,如圖所示。
24 在工具箱中選擇“裁剪工具”,在屬性欄上設置“2:1”,然后在畫布中拖動,按照三分法的構圖方式裁剪出如圖所示的效果。
25 在工具箱中選擇“移動工具”,把事先制作好的書法字“心如蓮花“放置于如圖所示的位置處,也可以適當地降低一下圖像的不透明度,如圖所示。
26 繼續(xù)導入一張“印章”素材,并放置于合適的位置,效果如圖所示。
27 按快捷鍵“Ctrl+Shift+Alt+E”蓋印圖層,得到“圖層1”圖層,如圖所示。
28 按快捷鍵“Ctrl+J”復制“圖層1”圖層,得到“圖層1拷貝”圖層,如圖所示。
29 執(zhí)行“濾鏡/其他/高反差保留”命令,目的是做銳化,增加圖像的清晰度。
30 打開“高反差保留”調整對話框,設置高反差保留半徑為1.0像素,效果如圖所示。
31 將“圖層1拷貝”圖層的混合模式更改為“柔光”,屏蔽掉灰色,達到銳化的目的。
32 執(zhí)行“濾鏡/濾鏡庫”命令,對圖像進行藝術化處理,如圖所示。
33 打開“紋理化”調整對話框,將紋理選擇為“砂巖”,縮放更改為90%,凸現調整為4,為圖像追加紋理化藝術效果,如圖所示。
34 合并所有圖層,最終效果如題圖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