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高峰 ,張明亮
(西北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陜西 西安 710043)
某產品所用的幾種接線柱為中間鼓肚型小微細管狀零件,如圖1所示。接線柱材料為H62黃銅管材,M態(tài)(軟狀態(tài));管材外徑為Ф1.6 mm,壁厚為0.15 mm;鼓肚外徑為Ф2.3 mm,高度分別為3.9+0.15 mm、4.8+0.2 mm、2.8+0.15 mm三種。由于零件鼓肚變形區(qū)在管的中間位置,模具設計難度大,原來采用手工簡單模具成形,成形后手工開模,取出零件,生產效率低(每班產量為50件),零件良品率只有50%~60%,隨著產品任務量的不斷增加,這幾種零件的生產成為了瓶頸,急需改進工藝,采用自動化生產。
圖1 接線柱零件圖
考慮到這幾種零件微小,形狀及其相似(只是鼓肚高度不同),手工上料既困難又不安全,新工藝方案擬采用在一臺自動成形機上加工,上、下料自動化,實現柔性、高效兼容。
由于自動成形機需滿足三種零件的加工要求,考慮到它們的生產批量不是很大(三種零件年產各50萬件),擬設計三個模塊(三個模塊結構相同,只是模具不同),每個模塊加工一種零件,其軟硬件相互獨立,分別加工,這樣控制系統(tǒng)和機械結構都比較簡單,操作方便,故障率小,易于維修。
自動成形機設計方案如圖2所示,加工過程如下:上料(上料振動盤)→送料(坯料通過輸料管掉入接料器,接料器由上料缸推送至推料缸下方??谖恢?→坯料進入下模腔(推料缸動作將坯料壓入等候在其下方的模腔)→上、下模對正(含料坯下模腔在模具移動缸的作用下移至壓料缸下方,對正上模,此時,上料機構回退至原始位置)→零件成形(壓料缸動作,上模下行、合模,零件成形)→工件出模(頂出缸動作,將工件頂出下模腔)→出件(下料移動電機動作,下料夾爪移至下模腔上方,下料夾爪缸動作,張縮夾爪,夾緊工件,下料升降缸動作,抬起夾爪,下料移動電機反轉,下料爪退出,同時,模具移動缸動作,返回至推料缸下方,待接料;下料升降缸動作,夾爪降下一段距離,下料夾爪缸動作,松開夾爪,工件掉入料盒)。一個工作循環(huán)結束,動作時間約8 s。
圖2 自動成形機方案
坯料成形時,內孔由凸模、頂桿幾乎填滿(鼓肚成形坯料只需壓縮1 mm),上、下端面由凸模、頂桿臺階面封閉,外圓除上、下模口部留出鼓肚變形空間外,其余部分全被上、下模腔包住,變形開始時,零件失穩(wěn)變形有兩種可能,向外鼓出或向內凹入,但由于變形壓縮行程很短(約2 mm),而且凸模和頂桿不斷靠近,封閉坯料內壁,即使開始時有凹入,很快就被凸模、頂桿擠平,材料只能向壁外空腔處流動。凸模、頂桿頭部設計是關鍵,既要保證管料順利穿入管孔,又不使管內壁空間太多產生凹入,經過多次試驗確定了凸模、頂桿頭部形狀和尺寸。零件成形原理示意圖如圖3所示。
圖3 零件成形原理示意圖
成形模具主要由兩瓣式上模(防止工件粘上模)、下模、凸模、頂桿、推塊及動作所需動力原件(氣缸、彈簧等)、斜楔、導向座、固定板、限位桿、上下模座等組成,如圖4所示。
1-底座;2-導柱;3-下模座;4-彈簧1;5-墊板;6-頂桿;7-下模;8-限位桿;9-氣缸;10-推塊;11-頂桿固定板;12,15-上模座;13-導向座;14-凸模固定板;16,21-螺釘;17-凸模;18-擋塊;19-斜楔;20-上模(兩瓣);22-彈簧2;23-彈簧3
零件成形過程如下:坯料由推料桿(固定在推料缸上)壓入下模7后,含坯料的下模7移動至上模20(兩瓣)下方對正(傳感器感知,機械限位),上模下行,合模,凸模17壓縮彈簧2繼續(xù)下行,凸模頭部插入管中,此時坯料在下模腔中,外圓由下模腔包著,內孔插在頂桿頭部,坯料下端面由頂桿臺階限位,凸模臺階面壓著坯料端面隨著凸模下行逐漸成形,零件成形后,凸模上行,此時上模在彈簧2的作用下與下模還處于閉合狀態(tài),使得凸模順利拔出工件;隨后上、下模分開,兩瓣上模在彈簧3的作用下分開;氣缸9動作,推塊10移動,其上斜面推動頂桿6上行,頂出零件(零件下部分尚含在凹模內);夾爪夾緊零件上部,上移拔出零件,回退,下降,松爪,零件掉入料盒(此時,推塊回移,頂桿在彈簧1的作用下復位)。
結合自動化生產的特點,對設備結構方案進行研究后設計了自動成形機總體結構,如圖5所示,并確定了技術參數,見表1。零件加工工藝為:線切割下料→清洗→分揀管料毛坯→滾動去毛刺→清洗→自動擠壓成形→滾動→檢驗→轉裝配。
圖5 自動成形機總體結構
表1 自動成形機技術參數
(1)擠壓成形生產中,影響零件質量的一個主要因素是部分零件外觀不合格,主要現象是管料外表面由于機械手夾持產生變形,為消除變形,將機械手夾持部位鑲樹脂材料,使之與零件接觸部位改為軟接觸。
(2)零件毛坯尺寸不一致,會導致設備停機報警,生產工藝中應增加分揀管料毛坯工序,保證毛坯尺寸一致。
(3)零件成形后外表面有拉傷現象,是由于料屑粘到模具表面所導致。生產中,操作者應定時往模具工作表面噴灑揮發(fā)性剪切油,并采用高壓風助吹,可清理干凈模具上的料屑。
所研制的自動成型機已應用于生產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淘汰了落后的手工作業(yè),班產量達1 000件,零件良品率達到95%以上,解決了生產中的技術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