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燕
【摘 要】 隨著全民閱讀的開展,經典誦讀相關的教學活動也在幼兒園逐漸推行,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幼兒在誦讀經典的時候能夠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這不僅有助于在幼兒潛意識中種下學習和傳播中華文化的種子,而且有助于提升幼兒的閱讀和寫作以及語言表達的能力。但是從目前幼兒園的誦讀教學來看,教師的教學方式固化,無法達到對幼兒啟蒙和激發(fā)他們對于經典誦讀的興趣。以下將從三點闡述如何將經典誦讀融入到幼兒園課程之中。
【關鍵字】 幼兒園? 經典誦讀? 策略研究
經典誦讀應當從小抓起,可以幫助幼兒盡早領略中華傳統(tǒng)的文化,提升幼兒的氣質和品德以及智慧。我國知名學者王財貴教授最先提出的“經典誦讀”,認為可以在提升教學效率的基礎上讓幼兒的文化素養(yǎng)得到極大地提升。幼兒階段的幼兒可能并不能完全理解經典的內涵,但是卻可以感受到藏在字里行間的氣息和感覺,給與幼兒別樣的文學體驗。幼兒園教師要學會轉變教學方式,探索適合幼兒的誦讀活動。
一、營造經典誦讀氛圍,綻放經典誦讀魅力
環(huán)境對于一個人成長的熏陶至關重要。幼兒園教師要學會在幼兒園的各個地方營造經典誦讀的氛圍,促使他們感受到文化的氣息,讓幼兒在這種氛圍的感染之下不自覺進行經典的誦讀。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無時無刻引導幼兒開展經典的誦讀。
例如,可以在樓梯間貼上二十四孝圖,當幼兒集體走過樓梯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幼兒停下來看看這些圖,是不是可以看懂。就以第一個圖來說,幼兒說看到了一個老爺爺躺在床上,表情看起來很難受,旁邊站了一個年輕人,似乎在為這個老爺爺熬藥。教師夸獎了幼兒的看法,之后教師說這個圖的名字叫做“嘗糞憂心”,講的是南齊人庾黔婁在當縣令的時候某天突然感覺到心驚膽戰(zhàn),預感家中有事,即刻回家,發(fā)現(xiàn)父親病重,醫(yī)生告訴他嘗一嘗你父親的糞便,味道苦說明是好事,但是他嘗了之后發(fā)現(xiàn)味道很甜,因此很擔心,就去跪北斗星,乞求代替老父親死。幼兒在聽到這個故事之后表現(xiàn)的非常不可思議。教師引導幼兒認識到主人公對父親的孝心,自己也應該好好孝敬父母。除此以外,教師還可以規(guī)定幼兒每天定時誦讀經典,考慮到很多幼兒并不認識其中的字,因此采取的是跟讀的形式,教師要一邊帶領幼兒誦讀,一邊為幼兒解釋含義,如果幼兒聽不懂也沒關系,主要是要激發(fā)幼兒潛在的誦讀興趣即可。
二、開展經典誦讀活動,綻放經典誦讀魅力
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學做合一”的教學理念,認為教師的教和幼兒的學都應當和最后的實踐相結合,引導幼兒在實踐中將知識真正運用。因此教師可以開展經典的誦讀活動,引導幼兒發(fā)揮自己的潛能,同時能夠激發(fā)他們的誦讀興趣。
例如,教師可以在每學年開展一次班級誦讀活動大賽,主要的內容是各個階段(小班、中班、大班)的班級開展誦讀比拼,看看哪一個班級的幼兒朗讀的最好、最有感情。還有就是可以通過讓每個班級派出代表進行經典的誦讀和表演等等活動。某次一個中班在朗誦《弟子規(guī)》的時候不僅聲音洪亮、整齊,而且在教師的帶領下讀出了情感,因此獲得了第一名,甚至超越了大班的班級。還有幼兒在表演比賽的時候選擇的是《游子吟》這首詩歌,他們將自己打扮成老母親和兒子的形象,生動的演出了兒子臨別前,母子之間依依不舍的樣子,雖然他們的表演略微幼稚,但是可以看出這幾位幼兒已經理解了這首詩的意思,因此獲得了一等獎。除此以外,還有經典誦讀的游戲活動等。幼兒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也逐漸開始理解經典內容的含義和概念,而且從他們的笑容中可以看出他們慢慢愛上了誦讀經典。
三、家校共建誦讀平臺,綻放經典誦讀魅力
由于幼兒的年齡尚小,因此一般情況下幼兒園都會采取家校結合的方式提升教學效率以及保證幼兒的人身安全。在經典誦讀教學之中,可以通過家校結合的方式引導幼兒展開經典誦讀。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將具體化的方式告知家長,如何在家中開展經典誦讀,將其與學校誦讀相結合。
例如,幼兒白天在幼兒園朗誦的是《三字經》,教師可以提前告知于家長這個內容,并且可以在看電視的時間播放關于三字經的電視節(jié)目,用生動的語言給幼兒講解關于三字經的故事。但是這種高強度的方法似乎會讓幼兒感到厭煩,因此教師要引導家長不要刻意讓幼兒專門去記憶和背誦三字經的內容,這樣會讓幼兒心理上產生很強的排斥。比方說在講解第一句話的時候就可以賦予一個生活中常見的故事,兒子,你知道嗎,隔壁阿姨生了一個漂亮的寶寶,這個幼兒非常善良可愛,因為人在剛出生的時候就像是一張白紙,是非常善良的,兒子你也很善良,所以你要保持這種善良的品質……,這樣的說法能夠從側面引導幼兒意識到善良這種品質是與生俱來的,而且要一直做一個善良的人。在學校的時候教師也可以通過播放相關視頻的方式講解這些內容,只是兩者講解的角度不同,這樣更能夠讓幼兒理解和接受。如果教師發(fā)現(xiàn)很多家長沒有時間教導幼兒,就可以提前為家長想好如何給幼兒講故事。
總之,教師要學會轉換教學方式,站在幼兒的角度思考問題,嘗試用趣味的方法引導幼兒進行經典誦讀,為幼兒打造適合誦讀的環(huán)境和氛圍,之后讓幼兒在實踐中理解誦讀的內容,并且要學會聯(lián)合家長開展相關的誦讀教學。這樣的做法可以幫助幼兒從小奠定良好誦讀經典的基礎,為之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培養(yǎng)幼兒成為一個有氣質、有內涵的人。
參考文獻
[1] 王永平.誦讀經典提升人文素養(yǎng) 實踐垂范融入生活點滴——“幼兒園經典誦讀學習”淺談[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1(14):100.
[2] 曹懿.親子誦讀樂融融 多元形式促發(fā)展——樂余中心幼兒園親子經典誦讀踐行綜述[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3,000(007):9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