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正敏
摘要:在諸多教學模式中,以問題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是非常有效的,它可以讓教師和學生在課程中保持互動交流,使學生踴躍地回答問題,提高積極性,從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所以,在高中物理課上,教師要提前做好功課,提出一些有趣、值得深思的問題,以提高學生對物理的興趣,為以后的物理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并且促進教師教學效率的提高。本文針對如何在高中物理課堂上進行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展開討論,并提出有效的措施。
關鍵詞:問題;高中物理;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16-0126
“以問題為中心”具體來說就是通過提問題的方式將教師和學生連接起來,開展一些教學活動。教師通過問題把自己要講的知識傳遞給學生,而學生通過對問題的分析、對問題的解答,積極地參與課堂。學生對教師提出的問題記得更深,其中的知識也能記得更扎實。
一、當前高中物理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
在高中物理課上會出現(xiàn)很多新的名詞。例如,在學習關于牛頓第一定律時,很多學生可能只聽說過,但不知道具體的概念。如果教師用大量的時間讓學生理解概念,則會耽誤上課的時間,影響教學的進度。這時就需要采用更好的方法來解決問題。高中物理教學時間少任務重,許多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物理成績下了不少功夫,但是大部分學生的成績還是原地踏步,學生上課時的效率也不是很高,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學生在上課時的積極性不高,部分學生甚至不配合教師講課,不參與課堂的互動,這就導致教師在講臺上賣力地講學生也聽不進去。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就是開展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通過問題將教師和學生聯(lián)系起來,進行互動,既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減輕了教師的負擔。通過互動,學生在上課時可以有積極的態(tài)度,可以專注地學習物理知識。學生在課上可以理解和牢記教師所講的知識,對促進上課效率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非常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但是在多年來的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的基礎并沒有教師所期望的那么扎實,一些基礎知識都不知道。雖然也有學生興趣不高的原因,但更多的還是教師教學的方法不盡人意。大多數(shù)教師采取強行灌輸知識的方式,在課上教師總是自顧自地講,認為學生可以通過課前預習、課下復習把課上所講的知識整理好,實際上學生的接受能力也有限。由于針對性不足,很多知識點教師講了一遍又一遍,而該講的知識卻沒有講。所以,教師可以通過提問題的方式,有針對性地為學生授課,從而健全學生的知識體系[1]。
二、探究以問題為中心教學模式的措施
1.從學生的角度提出問題
提出問題并不是很難,難的是提出能讓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在高中物理課上,如果教師問:“什么是牛頓第一定律?”“學生知道牛頓第一定律的具體概念是什么嗎?”這種問題就顯得枯燥乏味,難以勾起學生的興趣。如果換一種方式來問:“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了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三十三號衛(wèi)星,發(fā)射圓滿成功,那么學生想不想知道發(fā)射的過程呢?”這樣便能激起一些學生的興趣,也會讓學生的印象更加深刻。所以,教師要結(jié)合學生的情況,在學生的認識范圍之內(nèi),恰當?shù)卦O置一些物理問題。這些問題能讓學生討論起來,否則教師在臺上講,下面的學生不聽,這樣學習效率低下,成績也不會提高。
既然要以問題為主題,教師就要仔仔細細地設計問題,要提出多個有質(zhì)量、有意義的問題,要保證問題中包括課內(nèi)知識點以及每個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讓學生學以致用。
2.問題結(jié)合實際,讓學生身臨其境
要做到以問題為中心,教師在提出問題之后,就要為學生營造對應的問題情境。讓學生意識到,這種問題仿佛就發(fā)生在身邊,這樣學生有更多的想象空間,也更愿意說出自己的觀點。學生對教師的問題感興趣,更愿意去回答。為學生提出接近生活的物理問題,讓學生在學會物理知識的同時,把自己學會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但是,教師提出的問題要有針對性,要針對課程中重要的部分[2]。雖然提問題要結(jié)合實際,但也不要偏離重點內(nèi)容,從而“跑題”。教師應重點提問學生記不住、掌握不到位的環(huán)節(jié),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不要讓他們剛學完就忘。
3.教學活動要“多種多樣”
對于學生來說,高中物理對比其他的學科更難一些。學生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有很多困難需要克服。如果沒有一位專業(yè)性知識豐富的物理教師來引導學生,那么學生可能會逐漸對物理失去興趣,甚至放棄物理的學習,所以物理的教學質(zhì)量面臨著很大的阻礙。作為高中物理教師,要針對學生而使用合適的教學方式,采用多樣的教學手段,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設計問題的同時要注意問題的層次性,要讓學生對物理感興趣,要提高學生的能力,太復雜的問題學生看不懂,簡單的問題是敷衍學生,所以要把問題分為入門、基礎和拔高等多個層次,每個問題的難度要適中,要在學生能接受的范圍內(nèi)。針對難度比較大的問題,教師可以分組進行討論,選出組長帶領組員,在小組內(nèi)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把組內(nèi)討論的結(jié)果告訴教師,由教師糾正[3]。通過小組討論,學生可以互幫互助,共同面對物理難題,既能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學習物理的效率也會進一步提高。
三、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物理課上,實施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既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還可以將教師和學生聯(lián)系起來,提高物理課的互動率,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同時以問題為中心又可以豐富學生的物理知識,提高學生物理實踐的能力,使學生能將物理課上的知識合理地運用,使其各方面的學習能力都有提高。
參考文獻:
[1]劉彥鋒.新形勢下以問題為主線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模式探討[J].新課程,2020(33):82.
[2]楊養(yǎng)梅.例談以問題為中心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模式[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19(10):50.
[3]管興昌.以問題為中心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設計[J].高中數(shù)理化,2018(4):39.
(作者單位: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qū)第一中學26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