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世洲
名片套名片
近年來,“山、泉、校、酒、村”這五大城市名片,從鳳城市開始叫響,并隨著一曲優(yōu)美的歌曲,在遼寧省及省外地區(qū)傳開。其中“酒”這張名片,在國家級評酒大師教傳勇的精心點綴下,奪走了更多人的眼球。
50歲出頭兒的教傳勇,健壯、英俊,一張國字臉,讓接觸他的人有種莫名的親近感。如果沒人介紹,很難想象這個看著有些憨厚、粗糙的男人,竟是國家級品酒和評酒大師。
教傳勇是從釀酒工人起步的。在遼寧鳳城老窖酒業(yè)有限責任公司,釀酒班長、釀酒工藝員、產品質檢員等工作他都經歷過。1998年5月,廠齡七載的教傳勇去了廠技術質量處。到崗后,他先學品酒,后又跟隨師傅和前輩學習勾酒和調酒,每天泡在品酒室,苦練基本功。
按著師傅的指點,他先從簡單的辨別香型入手,由粗至細地辨別、品嘗著茅臺、五糧液等十二大香型國家著名白酒的風味,細細辨認著它們之間的區(qū)別,像是中了魔似的,廠里在品,家里在練,還常把同學、朋友間的聚餐當成演習戰(zhàn)場,一日日苦戰(zhàn),總算入了門。
入門后,教傳勇開始試著品評自家生產的酒。業(yè)內人士都清楚,一個系列的酒,風格幾乎都是相同的,就如同一個家庭中的多胞胎,只有那么一點點細微的差別。別說外人很難分辨,有時“親生父母”都可能會弄差。為分清這些細微的差異,真正達到精準,教傳勇選擇了最原始,也是最實用的方法——練,不斷地練,反復地練。
兩年多魔鬼般的苦練,教傳勇終于練成了鼻上和嘴中的硬功夫。他的嗅覺與味覺仿佛變成了精確無比的“驗酒神器”。車間里釀出的每一批酒,質量和口味稍有變化,他一嘗便知。很快,他的這種獨特本領就應用到了生產實踐,不僅為企業(yè)產品質量的穩(wěn)定上了道強保險,還讓他從一個釀酒工人成長為酒生產設計者。
師傅的真?zhèn)鹘虃饔聦W到了,師傅沒有教的技藝,教傳勇也悟到了。在與酒結緣的近30年里,他開發(fā)研制的白酒品種達百余種,直接和間接創(chuàng)造的經濟效益十分可觀。教傳勇成了企業(yè)中不可多得的人才,也成了企業(yè)中最亮麗的一張名片。企業(yè)也在他這張亮麗名片的加持下,成了鳳城市推出的五大城市名片之一。
這真是戲中有好戲,好戲連臺,名片套名片,片片精彩。
名片的底色
教傳勇對工匠一詞,還不是十分在意,他說:“作為釀酒人,要時刻想著兩個字——創(chuàng)新。只有創(chuàng)新,只有多生產市場需求的新產品,企業(yè)才會有生機?!闭f這話時是2002年的春天,那會兒,鳳城老窖酒業(yè)剛剛進行了二次重組。重組后的企業(yè),上下一心,都憋著股勁兒要大干一場,任廠技術質量處處長的教傳勇更是躍躍欲試,要燒好新官上任的“三把火”。他找廠長談了自己想要開發(fā)低度鳳城老窖酒的想法。廠長聽了先是一怔,繼而笑笑說:“你想干就大膽干吧,我支持你!”
教傳勇知道前行路的艱難,也深知廠長笑中的含義——開發(fā)低度醬香型白酒,一直是白酒釀造業(yè)的一個難題。那時,全國許多酒企都在竭力攻關,都想突破這一瓶頸,但都收獲甚微。
教傳勇決心拼一下,為企業(yè)拼出一條新路。他精心選擇了窖藏的原酒為基礎酒,又選擇了貯存期較長,不同質量、不同風格的年份酒做調味酒進行攻關。前后歷經了5個月,調配的組別高達20個,配方品種足有100個,才精選出了一個讓企業(yè)白酒評委、企業(yè)領導和市場消費者都認可的樣品酒。
樣品酒變成了產品酒,不少人喝了反響不錯。投入市場后,這款低度鳳城老窖酒,一炮打響,很快占領了丹東地區(qū)市場,成為餐飲、超市必備的、銷售額最火爆的酒水之一。如今,十幾年過去了,這款酒依然是鳳城老窖在市場上銷售的主力產品。
首創(chuàng)告捷,教傳勇并沒有欣喜若狂。尤其是面對各方媒體的采訪,他表現得很低調:“如果有功勞也不是我一個人的,它凝聚著師傅和釀酒前輩們的心血,是開發(fā)團隊共同努力的結果?!甭窡o止境。何況又是創(chuàng)新的路?教傳勇不敢停步,不敢居功不前,他時刻準備著向新的目標發(fā)起沖鋒。
鳳城是柞蠶飼養(yǎng)基地,蠶蛾資源十分豐富。“能否把這種資源和白酒聯系在一起,讓它變成更大的財富?”教傳勇又找到了新的目標。他開始做市場調研,走訪大量中老年客戶,并采納了客戶讓螞蟻和蠶蛾同時入酒的建議,把這一新產品暫時定名為“蟻蛾養(yǎng)生保健酒”。
這次教傳勇是單兵作戰(zhàn),他就像是部隊的神槍手,做了不少戰(zhàn)前準備工作——查閱中醫(yī)保健理論,篩選中華保健酒秘方,尋找名貴的中草藥原料。經過兩年反復的摸索和實踐,最終利用紅曲發(fā)酵及科學的釀造工藝,研制出了新型營養(yǎng)保健酒。產品投放市場后,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填補了國家白酒業(yè)的又一項空白。
名片再鍍金
2006年11月,北京某酒店。中國食品工業(yè)協會舉辦的“中國第七屆白酒評委”考試在這里隆重舉行??紙鲈O在酒店的一個大廳里,一排又一排的小方桌后,坐滿了從全國各省市篩選出的500多名白酒業(yè)精英。
考試分筆試和實踐兩部分,能到這里的,筆試大都可以得滿分,難的是辨認每一輪桌上擺放的5杯酒——5款貼有1到5數字不知名的酒,靜靜地候在高腳杯里,等待著品評。
教傳勇坐在桌前,心跳一時有些加速。他閉了一會兒眼,又輕舒了一口氣,才伸手慢慢地拿起桌上的酒杯……在這次考試中,教傳勇在150名錄取評委中排位第五十八名,成功取得了國家白酒評委稱號。同來的遼寧7人代表中,還有一位榜上有名。
5年后的2011年,同樣是在北京。中國食品工業(yè)協會舉辦的第八屆“國家白酒評委”考試在京鐵大酒店舉行。此時的教傳勇明顯比5年前成熟得多。
考場上還是一張小方桌,每輪又擺上了5只品酒杯,教傳勇信心十足地上場了。第一輪他很快就給出了正確答案,可到第二輪卻突然卡住了。他拿起一杯酒品了一口,“怎么是水?”蒙了。端起第二杯再品,還是水,怪就怪在這水的味道還有差別。教傳勇想了想,笑了,他感嘆考官們的良苦用心:“酒水,酒水,酒和水本來就是不可分的,沒有好水怎么能釀出好酒呢?”教傳勇心中有了答案,但還有些猶疑,因為以往的考試中從沒考過水。他定了定神,開始凝心靜氣地品起了水,硬是把5杯水一一品了出來——礦泉水,自來水,蒸餾水……
考試成績公布了。前去看榜的教傳勇先從紅榜中間的人名中找,一直找到最后也沒看到自己的名字。他愣了一會兒,又開始從頭兒找,一眼就撇到了自己的名字,竟是第三名。從5年前的58名到今天的第三名,名次的背后,是怎樣的艱辛和付出,只有教傳勇自己最清楚。
跨越前進的教傳勇幾年后又獲佳績,2015年1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的第二屆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大會上,教傳勇被評為中國白酒評酒大師。全行業(yè)僅有53人入選,他是遼寧省白酒企業(yè)參會人員中唯一的入選者。
教傳勇之所以能在業(yè)界內名聲大振,能讓自己這張企業(yè)“名片”不斷增值,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他身上具有一種難能可貴的工匠精神。就像他所說:“白酒產品的研制開發(fā),有很強的專業(yè)性,從基酒的選擇到樣品的勾調,都要反復實驗。每次樣品的勾調組合,都需靜置72小時以上,這樣酒體的香和味才能穩(wěn)定,才能調出符合消費者口味的產品。有人說我辦公室的燈光每天都亮到最后,不是我喜歡加夜班,而是白天我要做的事太多,很難靜下心來品酒,只有下班后,工作室內靜悄悄時,才是我品酒的最好時間?!?/p>
2017年11月,鳳城老窖酒業(yè)開始了第三次重組。這次重組,組走了企業(yè)中的大多數人。教傳勇這張企業(yè)“名片”卻毫無意外地被留下了。獨具慧眼的新任企業(yè)老總不僅留下了教傳勇,還予他以重任,讓他擔任重組企業(yè)的副總經理,主抓生產和技術工作。
在老企業(yè)進行工藝、設備更新和改造的那些日子,教傳勇最辛苦也最忙碌。施工現場,他是將軍,也是兵。炎炎烈日,人們時時會聽到他發(fā)出的指揮號令,會看到他彎腰大干的身影。臉曬黑了,人累瘦了,衣服汗?jié)竦妹刻於家摀Q兩套??伤麉s從沒說過一聲苦,道過一句累。如今更新改造的工作早已結束,教傳勇卻依舊保持著那時的工作狀態(tài),還是每天早來著,晚走著,拼盡全力地守護著這個他值守了大半輩子的酒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