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雪瑩
摘要:本文的主旨為深入探究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的中職語文生活化教學實踐,以期能夠充分拉近語文學科與學生生活的距離,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以文獻探究為理論基礎,通過本文分析可知,應從拓展生活化的教學資源、構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豐富生活化的寫作素材等幾方面入手,有助于提高中職生的語文能力,促進中職語文教育的發(fā)展與進步。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中職語文;生活化教學
引言: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大力推進,對中職語文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如何提高中職語文生活化教學實踐的有效性,已經成為了當前中職語文教師普遍關注的重點課題。本文通過對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中職語文生活化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與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中職語文生活化教學實踐原則進行分析,并提出了幾點實踐策略,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1]。
一、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中職語文生活化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一)中職生寫作缺乏真情實感
在新課標的教學理念中,倡導學生在寫作時應投入真情實感,應充分表達自身的真實想法。然而,自新課程改革以來,中職生寫作依然存在著“假大空”現象。一些中職生一味利用各種華麗的辭藻去妄圖提高格調,卻導致文章內容空洞、不夠飽滿,沒有真情實感的文章無法體現情懷。
(二)中職生學習傾向模式化
目前,受應試教育所影響,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在教學方面都呈現一定的功利化現象,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分數而教,學生為了應付考試而學。而在應試中,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具有較大的局限性,導致學生的思維被束縛,難以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在這種情況下,中職生的普遍傾向模式化,難以提高學習水平。
二、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中職語文生活化教學實踐原則
(一)應重視的交際功能
在語用學理論中,寫作就是文章作者與讀者之間的一種交際,也是文章作品與讀者之間的互動交際。因此,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充分重視的交際功能,應將寫作重點放在交際語境下來進行語言的建構,從而充分體現寫作的意義。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法,讓學生們通過互相討論、角色扮演、認真觀察、仔細回憶等方法共同完成教師所安排交際任務。其次,學生們需要結合寫作任務來完成對語境的還原,有助于實現的交際功能。最后,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等方式,對交際語境中的語言表達進行完善。在這種寫作模式下,有助于學生從生活中獲得寫作的靈感與動力[4]。
(二)應重視的真情實感
中職生缺乏真情實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很多學生不知道如何正確地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再加上很多中職語文教師對學生的實際生活與心理活動缺少關注,從而導致學生不敢、也不知道該如何抒發(fā)自身的真情實感。首先,學生應該積極的拓寬自身的視野,應主動調動自身的內驅力對周圍的人與事物進行仔細觀察與體會,并時常通過記錄筆記的方式來記錄生活中的瑣碎小事,從而有助于學生發(fā)現生活中的美好,為日后的寫作積累素材。其次,教師應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探究精神,鼓勵學生對外界生活進行探索,并引導學生養(yǎng)成記錄自己內心真情實感的筆記,從而有助于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提升學生的寫作質量。
(三)應重視的合理想象
虛構與虛假存在著天壤之別。虛假是脫離現實的、不切實際的空想;而虛構是以事實為基礎,在此之上進行合理的想象與藝術加工,從而以達到呈現更好的藝術效果為目的。因此,在中職生中,真情實感原則與合理想象原則并不違背。教師應引導學生充分認識虛假與虛構的區(qū)別,并鼓勵學生們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想象能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進而將真實的生活加工為藝術作品,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三、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中職語文生活化教學實踐策略
(一)拓展生活化的教學資源
在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提高中職生的寫作能力應該使其能夠充分地聯(lián)系實際生活,而不是一味地依賴教材。中職語文教師應該對學生們加強引導,使其能夠將日常生活與教學內容進行緊密聯(lián)系,進而拓展生活化的教學資源,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诖?,教師應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挖掘,明確教學內容中的重點與難點,并利用生活中的常見事例將教學內容引導出來,從而有助于學生的理解與深化。
首先教師應引導學生對生姜進行仔細觀察,并通過互聯(lián)網可以查詢有關生姜的描述。由此可知,生姜雖然只是一種很不起眼的調味料,但是除了在烹飪中能夠去腥提鮮外、還具有非常高的藥用價值。其次,教師再引導學生們進行深入思考,生姜就像我們生活中很多普普通通的平凡人一樣,雖然做著一份很普通、很不起眼的工作,但是卻都在默默為人們的幸福生活而服務,都在默默貢獻自身的重要價值。從而使學生們充分明白一個道理,就是每一個人都有其自身的重要價值,自己應該充分挖掘并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成為那個能夠幫助他人的人,也應該充分認識到自身周圍那些平凡人所默默做出的貢獻,進而對每一個人都要予以尊重,并樹立感恩意識,有助于提高自身的核心素養(yǎng)。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生們能夠學會從自身的生活中尋找寫作素材,并通過深入觀察與探究完成寫作主題的升華,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二)構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在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為學生們構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真情實感?;诖?,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引入一些貼近學生生活的資源素材,從而營造良好的生活化教學情境,不但能夠豐富教學形式,還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于提高中職語文生活化教學實踐的有效性。
例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們播放了《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電影中母親為了女兒所做出的點點滴滴的小事,都是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可能經歷過的小事,容易引發(fā)學生的共鳴。然后教師再引導學生們仔細回憶一下,在自己與父母相處時,是否有發(fā)生過彼此無法理解的問題?最終是怎樣解決的?生活中哪些小細節(jié)能夠體現父母的愛?并將這些想法融入到寫作中,從而使文章注入真情實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水平。
(三)豐富生活化的寫作素材
很多學生在寫作時總是言之無物,根本原因就在于沒有重視寫作素材的積累,從而導致質量不高,容易產生畏難情緒。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學會觀察,并養(yǎng)成寫日記的好習慣,從而使學生能夠將生活中的人、物以及事都變成素材資源積累起來,并靈活運用到寫作中,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提升自身的核心素養(yǎng)。
結論:通過本文的分析與研究,在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提高中職語文生活化教學實踐的有效性,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與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诖?,本文提出了幾點對策:拓展生活化的教學資源、構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豐富生活化的寫作素材等。文中所提的幾點策略,對于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推動中職語文教學的進一步發(fā)展,具有積極的促進意義。
參考文獻
[1]徐桂娟. 基于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的中職語文寫作教學案例研究[J]. 成功之路:教育教學研究, 2019, 000(008):P.49-50.
[2]王燕. 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中職語文寫作生活化教學思考[J]. 中職生輔導:讀寫雙贏, 2019, 000(006):P.47-47.
[3]黃賽寧. 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中職語文課外閱讀的實施策略[J]. 中職生輔導:語文園地, 2019, 000(005):18-18.
[4]黃曉梅. 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中職教學實踐研究[J]. 成功之路:教育教學研究, 2020, 000(002):P.65-65.
[5]王燕. 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中職語文寫作生活化教學思考[J]. 中職生輔導(三四年級版), 2019, 000(00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