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垂新
摸魚兒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為賦。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 何況落紅無數(shù)。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迷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wǎng), 盡日惹飛絮。
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huán)飛燕皆塵土。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樓,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從詞前小序來看,辛棄疾這首《摸魚兒》寫于淳熙己亥年,即南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這年,作者由湖北轉(zhuǎn)運副使調(diào)任湖南轉(zhuǎn)運副使,同官王正之為他送行,因填此詞。
稼軒在什么情況下寫作這首詞,我們有必要對他南歸以來的政治際遇梳理一下,否則是無法理解其含義的。
稼軒于1162年南歸,到他1207年去世,在南方僅僅生活了40余年,卻有20年被罷官閑居鄉(xiāng)里。他曾憤怒地寫道:“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國。嘆詩書、萬卷致君人,翻沉陸?!保ā稘M江紅·倦客新豐》)一個滿腹文韜武略、曾經(jīng)叱咤疆場、奮勇抗金的英雄的青春和生命就這樣被虛擲了。寫《摸魚兒》這首詞時,他南歸已經(jīng)17年了。他是懷抱著一腔恢復北方失地的熱血而投奔南宋朝廷的。他曾給皇帝及宰相虞允文上書《美芹十論》和《九議》,詳細闡明自己恢復中原的主張??墒峭督蹬砂殉殖?,只知對金人納幣稱臣,無人采納稼軒的正確主張。而且還受到種種打擊排斥,因此恢復中原的理想一直不能實現(xiàn)。朝廷一些人將南來之人稱為“歸正人”加以歧視,而稼軒曾一度受到孝宗的器重,曾擔任“方面大吏”,這又招來某些人對他的嫉恨。加之稼軒本人剛正不阿、嫉惡如仇的性格,因此他只能輾轉(zhuǎn)于地方官任上。據(jù)唐圭璋先生的《辛棄疾年表》統(tǒng)計,到1179年(即寫作此詞時),南歸這17年間他竟然被調(diào)動了15次職務,平均一年多就換一個地方。每到一地,都是匆匆地來,又匆匆地去。稼軒也深為這種輾轉(zhuǎn)流離、無所作為的生活所苦惱。1178年,在他又一次調(diào)動時,他忍不住在一首《鷓鴣天》的詞中寫道:“聚散匆匆不偶然,二年歷遍楚山川?!北M管如此,稼軒還是每到一地,就興利除弊,發(fā)展經(jīng)濟,舉薦賢良,彈劾貪腐,整頓武備,積極地為恢復大業(yè)創(chuàng)造條件。然而往往事與愿違,不等成事,就會受到投降派的彈劾而被調(diào)往他所。他在1179年赴湖南轉(zhuǎn)運副使任之初寫的上奏孝宗的《論盜賊札子》很能說明稼軒當時所處的政治環(huán)境。奏疏中說:“臣姑以湖南一路言之。自臣到任之初,見百姓遮道自言嗷嗷困苦之狀,臣以謂斯民無所訴,不去為盜將安之乎。臣一一按奏,所謂誅之不可勝誅?!弊嗾壑兄赋鲆皇聦崳?由于州縣地方貪官橫行,巧立名目,對百姓橫征暴斂,敲骨吸髓,更加豪強劣紳的盤剝,逼迫百姓傾家蕩產(chǎn),走投無路,上告無門,只能鋌而走險,逼良為盜。稼軒無論在湖北還是在湖南,他所面對的就是這樣一個貪腐橫行、官貪吏虐、民不聊生的社會環(huán)境。作為一個正直的官吏,他絕不肯與這些宵小同流合污。也必然遭到這些宵小的打擊與誣陷。而皇帝高高在上,并不體察下情。他在同一篇奏折中說:“臣孤危一身久矣……臣生平剛拙自信,年來不為眾人所容,恐言未脫口而禍已旋踵。”說明他當時處境的險惡。
在動輒得咎、伴君如伴虎的封建官場,遭到打擊迫害的正直之士,你能隨便將這些感受加以表白嗎?當然不能。稼軒只能以傷春、宮怨形式,寄托政治上的幽憤之感。宋羅大經(jīng)在《鶴林玉露》中說,此詞“詞意殊怨……愚聞壽皇(孝宗)見此詞,頗不悅”??梢姶嗽~絕不是寫什么惜春悲秋、宮人爭風吃醋之作,作品具有強烈的政治傾向性。
下面,我們首先了解一下這首詞的語意。
上片寫憐惜春天逝去,又徒然希望留住春天的心情。起句“更能消、幾番風雨”,意思說已經(jīng)到了暮春,還能經(jīng)受幾番風雨呢?此句“從千回萬轉(zhuǎn)后倒折出來,真是有力如虎”(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大有激切不平之意。“惜春”二句,欲揚先抑,從春前怕花早開,進一步突出春殘花落時的惜春之情。“春且住”二句,于無可奈何之中強作留春之語?!霸勾翰徽Z”,留之不住,難免生怨。以惜春、留春、怨春,抒發(fā)年華將老,北伐大好時機多次失掉的憤懣情懷。上片歇片“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wǎng), 盡日惹飛絮”三句,以“惹飛絮”的“畫檐蛛網(wǎng)”自比,意思說盡管勢單力孤,能力微薄,但自己依然為抗金復國做著徒勞的努力,就像眼前的畫檐蛛網(wǎng),即使只能粘到一絲小小的飛絮也在所不惜。
下片以蛾眉見妒的失寵美人自比,表現(xiàn)他對自身遭遇的不平。長門,漢宮殿名。據(jù)說漢武帝時陳皇后失寵,住在長門宮,她用百斤黃金給司馬相如,讓他給自己寫一篇《長門賦》,從而奪回舊寵?!伴L門”三句,詞人借此典說希望又成泡影,因為有人進讒?!扒Ы稹倍洌M一層。陳皇后尚能以千金買來《長門賦》,奪回舊寵;而自己縱然買來此賦,又向誰人傾訴衷腸?可見被讒之深。“君莫舞”二句,連用二典,即楊玉環(huán)安史之亂中馬嵬坡被迫自縊和漢成帝皇后趙飛燕被廢黜后終于自殺的歷史故事,警告得寵小人,說他們總有一天要斷送了國家,也葬送了自己。最后以斜陽煙柳與上片春殘花落之景照應,象征朝政的昏暗和國勢的衰微,而所謂“閑愁”正是詞人憂國憂民之愁,他為之痛斷肝腸。
關于這首詞的風格,雖然早有定評,但我認為仍有作進一步探討之必要。夏承燾先生在《肝腸似火,色貌如花》(《唐宋詞欣賞》)一文中說:“這首《摸魚兒》的內(nèi)容是熱烈的,而外表是婉約的……我們可以用肝腸似火,色貌如花八個字,來作為這首《摸魚兒》的評語?!边@就是說此詞是婉約其表,豪放其里,是熔婉約、豪放于一爐的詞作。因為稼軒運用了傳統(tǒng)的香草美人比興寄托的藝術手法,表達的卻是忠言不被采納、橫遭群小打擊迫害、恢復大業(yè)不能實現(xiàn)的滿腔憤懣以及對國家前途命運的憂慮。我們不妨對相同題材的詞作一比較,也許更能說明問題。我們先來看五代后蜀詞人毛熙震的一首《清平樂》:
春光欲暮,寂寞閑庭戶。粉蝶雙雙穿檻舞,簾卷晚天疏雨。
含愁獨倚閨幃,玉爐煙斷香微。正是銷魂時節(jié),東風滿樹花飛。
這是典型的花間詞派的風格。詞作細致地描寫了晚春景象,而抒情主人公自然是一位獨處深閨的女子,她看著一對對蝴蝶在欄桿間穿梭飛舞及東風中飄蕩零落的花朵,感到寂寞憂愁,因為隨著春的逝去,她的青春也在消逝??赡芩慕K身尚無著落,當此春光欲暮之際就倍感銷魂了。詞的內(nèi)容僅此而已。風格柔美纏綿。我們再看南唐馮延巳的一首《采桑子》(八):
昭陽記得神仙侶,獨自承恩。水殿燈昏,羅幕輕寒夜正春。
如今別館添蕭索,滿面啼痕。舊約猶存,忍把金環(huán)別與人。
這是一首宮怨詞。女主人公曾獨得皇帝的寵幸,在臨水的昭陽殿中與皇帝度過美好的春宵。然而好景不長,皇帝另有所愛,如今她在蕭索的別館中以淚洗面。
這就是晚唐五代婉約詞的特點,內(nèi)容無非是男歡女愛,或閨中思婦的相思愁怨。充滿綺羅香澤。稼軒的詞,雖然也在寫傷春、宮怨,但風格與此迥然不同。法國18世紀作家布封在《論風格》的演講中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風格即人。”中國的蘇軾也說其弟子由“其文如其為人”(《答張文潛書》),后來被歸納為“文如其人”。稼軒的詞無論從思想內(nèi)蘊上,還是從藝術表現(xiàn)形式上,都具有獨特的稼軒風格。他的一生,從年輕時參加抗金義軍,到晚年閑居鄉(xiāng)里,無時無刻不在為恢復大業(yè)而奔走呼號,這種思想感情在他的詞中可說是一以貫之的。然而南歸40余年卻受到群小的打擊排斥,理想不能實現(xiàn),蹉跎歲月,憂心如焚。因此他的詞作更多地表現(xiàn)出一種被壓抑的憤懣不平,一種激烈的抗爭,這幾乎構(gòu)成了他豪放詞作的主旋律。反映在風格上大多是激昂慷慨, 沉郁悲憤。例如他在《水龍吟·過南劍雙溪樓》中說:“舉頭西北浮云,倚天萬里須長劍。”看到被占領的北方領土,他就想到要有倚天萬里長劍般的武力,才能恢復失地。這是何等的雄心壯志。然而“峽束蒼江對起,過危樓,欲飛還斂”,他的雄心似滔滔奔流的江水,而當權者猶如兩岸對峙的峽谷制約著這奔涌的激流,使他不能自由舒展。在《賀新郎·同父見和,再用韻答之》中,一方面贊美陳亮為國聞雞起舞,恢復之志堅定如鐵,抒寫自己“看試手,補天裂”的壯烈情懷,另一方面又為“汗血鹽車無人顧,千里空收駿骨”的棄置人才的現(xiàn)實而極度悲憤。在《水龍吟·楚天千里清秋》中,這報國無門、請纓無路的情感竟化作“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等一連串激烈的外在動作,可見其被壓抑及激憤的程度,凡此種種。這種感情與《摸魚兒》透過傷春、宮怨所表達的情感毫無二致。所不同者,一直露,一含蓄。還有后者更多地運用了比興寄托手法,更為含蓄蘊藉而已??梢哉f這首婉約其表的詞與他的豪放詞具有異曲同工之妙。
清代詞評家陳廷焯對此詞評介說:“詞意殊怨。然姿態(tài)飛動,極沉郁頓挫之致?!保ā栋子挲S詞話》)梁啟超更贊揚說:“回腸蕩氣,至于此極,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梁令嫻《藝蘅館詞選》)亦可見此詞風格的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