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科
(潞安化工集團五陽煤礦,山西 長治 046200)
在對煤礦進行開采的過程中,往往在工作量方面圍巖掘進工程量、工期以及相應的投資所占的比重較大。在采煤以及抽取煤與瓦斯時,往往需要掘進大量的頂底板巖巷,從而可以有效地推進巷道掘進的速度。通常巖巷掘進工法包括:鉆爆法、綜掘法。其中鉆爆法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可是在我國采用該方式每月平均進尺為60 m。通常對于巖巷掘進的影響因素相對較多,其中最重要的是掏槽技術。在實施的過程中所設置的炮眼深度為2.0 m,當前由于煤炭開采強度逐漸增強,從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巖巷掘進尺度,探索孔深需要甚至在2.5 m以上。可是隨著炮眼深度逐漸增加,那么相應的炸藥爆炸后對巖體破壞,并且拋擲形成槽腔的難度將會逐漸增加。
通??梢越柚筒垩蹖⒅行膸r石導出,從而可以為后面的爆破提供更過的空間。當將炮孔深度增加后,位于掏槽區(qū)域周圍巖體可以對掏槽區(qū)域巖體夾制作用明顯增加,從而增加了掏槽爆破的難度。為了能夠有效地解決該問題,可以選擇使用預留中空眼。而在中間掏槽眼位置設置大控眼,其直徑為146 mm,如圖1所示涂黑表示中空眼位置。
圖1 大直徑中空眼直眼掏槽
為了對大直徑中空眼進行分析,以76.2號區(qū)段2號總回風巷為工程為研究對象,借助FLAC3D構建大直徑中空眼模型。依據相應的工程地質條件,相應的模型外形尺寸設定為:長、寬、高分別:20 m、10 m、15 m。將巷道的形狀設置成為直墻半圓拱,相應的斷面尺寸:長、寬、高分別為:5 300 mm、4 150 mm、1 500 mm。對應的大直徑中空眼直徑設定為146 mm,其中位置設置在距離腰線以下300 mm的位置,通常將掏槽眼直徑設置為38 mm,并且與中空眼之間的間距設置為300 mm。所選用的模型為摩爾一庫侖模型,而在模型頂端設置巖石等效載荷。經過調查發(fā)現(xiàn)該地區(qū)圍巖相對穩(wěn)定,并且地質條件相對簡單,因此去側壓力系數為1,壓力取值為11 MPa。對于模型而言,其兩邊并不存在水平位移,底部所產生的約束為零。再開始挖掘之前,需要對初始平衡應力進行計算,接著工作人員開始施工中空眼以及掏槽眼。圖2表示對應的巷道三維模型及網格劃分。
圖2 巷道三維模型
依據中空眼施工前后對數據進行模擬情況來分析,主要從塑性區(qū)分布、圍巖應力分布、圍巖變形分布、截面上應力、位移分布等五方面進行了分析。
下頁圖3表示相應的大直徑中空眼時施工前后的塑性區(qū)分布圖。通過分析可以看出,在施工后,在中空眼附近存在明顯的塑性區(qū)。與此同時,位于附近的掏槽眼位置的塑性區(qū)域也在不斷地變大,由此可以看出在施加中空眼的過程中,掏槽眼能給爆破提供一定的自由面。
圖3 塑形區(qū)分布
3.2.1 垂直位移
當完成中空眼后,由于圍巖應力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同時導致圍巖鉆孔方向出現(xiàn)一定的變形。圖4表示相應的數值模擬結果。此外,圍巖垂直位移量也出現(xiàn)了一定的增加,主要在中空眼周圍分布,經過測量發(fā)現(xiàn)在中空眼周圍出現(xiàn)較大的位移量。通過分析圖4-1發(fā)現(xiàn),在腰線上掏槽眼周圍存在較大的位移量,接著朝著兩幫位置開始擴散,與此同時呈現(xiàn)出一定的對稱性。施工中空眼后,相應的位移沿著中空眼從大到小開始變化,與此同時在掏槽眼附近同樣也出現(xiàn)了與圖4-1相同的位移情況。由此可以看出,施工中空眼后,巷道巖石變異量在中空眼四周發(fā)生變化。
圖4 垂直位移分布
3.2.2 水平位移
當完成施工掏槽眼和中空眼后,圖5表示相應的巷道內巖石的水平位移分布情況。在并未添加中空眼時,水平位移圖表現(xiàn)為環(huán)狀分布,而在巷道掏槽眼四周位移量較大,并且向四周逐漸減小。通過分析水平位移可以看出,施工中空眼后水平位移開始朝著中空眼方向發(fā)展。
圖5 水平位移分布
通過分析水平與垂直位移發(fā)現(xiàn),中空眼使得圍巖變形量朝著巷道中心位置發(fā)展,從而能夠有效地提高爆破的效果。
3.3.1 垂直應力
對于垂直方向而言,當完成掏槽眼與中空眼施工后,圖6表示應垂直應力分布情況。其中圖6-1無中空眼的情況下,垂直應力分布情況。通過分析可以看出,垂直應力呈現(xiàn)出無規(guī)律的分布。在掏槽眼附近存在拉應力,可是相應的數值變化并不大。圖6-2表示在存在有中空眼情況下,垂直應力分布情況。通過分析圖發(fā)現(xiàn),位于中空眼附近存在的較大的拉應力,與此同時逐漸朝著四周擴散,數值呈現(xiàn)逐漸減小的趨勢。同時最大應力在孔口位置,圍繞中空眼呈現(xiàn)環(huán)形分布變化,因此在進行爆破時其相應的破壞效果優(yōu)于無中空眼。
圖6 垂直應力分布
3.3.2 水平應力
下頁圖7表示相應的數值模擬水平應力分布情況。其中,分析圖7-1發(fā)現(xiàn)在掏槽眼附近存在較大的水平應力集中現(xiàn)象,可以四個掏槽眼均不相同。通過分析圖7-2發(fā)現(xiàn)經過施工中空眼后,在掏槽眼附近出現(xiàn)了較為集中的拉應力帶。與此同時在周圍掩體附近存在應力區(qū)域貫通的現(xiàn)象。
圖7 水平應力分布
X=0斷面表示相應的巷道中心垂直線斷面,其將中空眼與上下掏槽眼橫切,經過分析發(fā)現(xiàn),可以通過分析斷面位移與應力變化情況,來判斷施加中空眼后,掏槽眼的變化情況。
3.4.1 位移分析
下頁圖8表示X=0斷面上的垂直位移圖,其中,圖8-1表示為添加中空眼時,垂直位移分布情況。在掏槽眼附近出現(xiàn)最大位移量,其數值達到240 mm。與此同時,位移量隨著距離掏槽眼而逐漸變小。因此為了能夠最大限度的優(yōu)化爆破效果,往往輔助掏槽眼可以設置在250~500 mm位置內。而圖8-2表示相應的施工中空眼的情況下,斷面的垂直位移分布圖。通過分析可以看出,掏槽眼影響范圍包括了中空眼。因此在實施掏槽眼時,圍巖壁已經具有一定的自由面,進而可以大大提高爆破效果。
圖8 X=0斷面垂直位移分析
3.4.2 應力分析
圖9表示X=0斷面上的垂直應力圖。其中,圖9-1、9-2分別表示無、有中空眼時的垂直應力分布。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其與位移分布類似,并且存在中空眼后在垂直方向的應力相對較大。
圖9 X=0斷面垂直應力分析
76.2號區(qū)段2號總回風巷該巷道選用楔形掏槽,其深度設定為1.9 m,其他的炮眼深度可以達到1.8 m,而對應的循環(huán)爆破進度設定為1.6 m。經過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全斷面消耗的炸藥總量為26 kg。每月掘進進尺為86 m。經過工程實踐發(fā)現(xiàn),在實踐選用大直徑中空直徑掏槽,斷面消耗的炸藥總量為32.4 kg,每月進尺達到了118 m,大大提高了工程效率,縮短了工期達到了2.4個月,經過計算發(fā)現(xiàn)共計節(jié)省109.8萬元。
1)經過工程實踐發(fā)現(xiàn),大直徑中空眼能夠有效地優(yōu)化炮眼的利用率,同時可以大大提高爆破效果。
2)借助理論與實踐,對大直徑中空眼直徑與深度等參數進行優(yōu)化。
3)在進行爆破時,可以選擇合適的參數,進而能夠有效地優(yōu)化爆破效果,因此能夠有效地推進掘進效果。
4)在進行掘進前,當選用超前中空眼工藝后可以對工作面地質情況進行探測,這樣可以有效地優(yōu)化掘進的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