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楠 張佩生 梁 雪 張 普 王衛(wèi)平
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yī)院心內(nèi)科,河南鄭州 450052
根據(jù)美國心臟協(xié)會/美國心臟病學會最新指南[1],在行冠脈血管檢查的心絞痛患者中,多達50%患者冠脈無明顯狹窄(<50%)[2-3],這類患者稱為非阻塞性冠脈疾病(non-o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NOCAD)[4]。近年來NOCAD 漸漸被認識,但在診斷和治療上具有挑戰(zhàn)性[5],而且這些患者發(fā)生心血管事件(急性冠脈綜合征、心衰再住院等)的風險和死亡率較高[6],這與最初認為NOCAD 是良性疾病的觀點相反[7-8]。心肌缺血的特點是心肌氧供需不匹配,且有不良的預后[9],此外,在NOCAD患者中檢測心肌缺血可能有助于識別預后受損風險增加的患者[10]。據(jù)報道,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和微血管功能障礙是NOCAD患者心肌缺血的潛在因素[11-12],然而在常規(guī)檢查中往往不能發(fā)現(xiàn)心肌缺血的潛在機制,對于NOCAD患者仍缺乏個性化管理的循證指南。本研究的目的是進一步探索NOCAD患者心肌缺血的相關(guān)影響因素。
選取2018 年8 月至2020 年6 月因心絞痛等就診于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yī)院心內(nèi)科行冠脈造影或冠脈CT 血管成像的患者。入選標準:①冠脈狹窄<50%;②接受心肌聲學造影(myocardial contrast echocardiography,MCE)檢查。排除標準:不穩(wěn)定心絞痛、瓣膜病、心律失常、嚴重肺部疾病等。入選139例患者,其中26例不符合,最終納入113例,年齡38~82歲,平均(57.8±8.7)歲,女性稍多見,根據(jù)MCE 發(fā)現(xiàn)是否存在心肌缺血將其分為缺血組(59例)和非缺血組(54例)。入選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通過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
記錄基線資料:年齡、性別、體重指數(shù)、高血壓及糖尿病病史、吸煙、血脂等。血脂異常是指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5.20 mmol/L 或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1.70 mmol/L 或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3.36 mmol/L 或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1.04 mmol/L 或已使用降脂治療。BMI≥30 kg/m2定義肥胖。
用飛利浦EPIQ 7C 彩超,在心臟舒張末及收縮末檢測左室舒張末內(nèi)徑(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室收縮末內(nèi)徑(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mension,LVESD)、室間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al thickness,IVST)、左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thickness,LVPWT),計算左心室質(zhì)量(left ventricular mass,LVM)=0.8×[1.04×(LVEDD+IVST+LVPWT)3-(LVEDD)3]+0.6、體表面積(body surface area,BSA)=0.0061×身高(cm)+0.0128×體重(kg)-0.1529;最后計算左室質(zhì)量指數(shù)(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LVM/BSA[13]。女LVMI≥120 g/m2和男LVMI ≥125 g/m2即為左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記錄病變冠狀動脈數(shù)。
MCE 是利用破壞造影微氣泡及實時低機械指數(shù)成像進行的,超聲造影劑選用微氣泡造影劑(聲諾維SonoVue,意大利Bracco 公司),間斷使用高MI 超聲發(fā)射(即閃爍顯像)擊破心肌中微氣泡,負荷心肌造影時腺苷劑量為160 μg/(kg·min),根據(jù)心尖四腔、二腔和長軸視圖觀察靜息時及負荷時心室各節(jié)段心肌重新顯影增強的過程,判斷心肌灌注是否異常[14]。
采用SPSS 25.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 檢驗,偏態(tài)分布計量資料的描述以中位數(shù)(四分位數(shù))[M(P25,P75)]表示,采用用Mann-Whitney U 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例數(shù)或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用logistic 回歸模型評估心肌缺血的影響因素。以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中肥胖、IVST、LVMI、LVH 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但年齡、性別、體重指數(shù)、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吸煙、血糖、TC、TG、HDL、LDL、LVEDD、LVESD、LVPWT、病變冠狀動脈數(shù)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資料比較
將心肌缺血作為因變量,有賦值為“1”,無賦值為“0”,將一般資料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的和臨床上有專業(yè)意義的指標納入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即以年齡、肥胖、LVH、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病變冠脈數(shù)、LVMI、IVST 作為自變量,變量賦值說明見表2,結(jié)果顯示,年齡、肥胖、高血壓、血脂異常、病變冠狀動脈數(shù)、糖尿病、LVMI、IVST 與心肌缺血無關(guān)(P >0.05);LVH 是心肌缺血的獨立危險因素(OR >1,P <0.05)。見表3。
表2 自變量賦值表
表3 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結(jié)果
本研究顯示MCE 可檢測心肌缺血,且超過50%的NOCAD患者存在心肌缺血。通過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確定LVH 是NOCAD患者心肌缺血的獨立影響因素。新的數(shù)據(jù)表明NOCAD患者有較高的心血管事件風險[6]。Kenkre 等[4]研究證實NOCAD患者的10 年全因死亡率和心臟死亡率是健康對照組的1.7 倍和1.83 倍,患者的預后比預想的更差,因此NOCAD患者的診斷、治療及不良事件預防至關(guān)重要。
一般認為心肌缺血多見于冠脈疾病,直接阻礙了心肌血流[11-15],而有文獻證明心肌缺血也可存在于NOCAD患者中[16]。除冠脈痙攣、冠脈微血管病變和內(nèi)皮功能障礙外,LVH 可能是導致NOCAD患者心肌缺血的機制[17-18]。LVH 被認為通過心肌血管床的結(jié)構(gòu)重塑、左室舒張功能障礙、增加左室充盈壓力和心肌需氧量等機制導致心肌缺血[19-20]。本研究進一步證實LVH 是引起NOCAD患者心肌缺血的因素。長時間高血壓狀態(tài)使心臟處于高負荷狀態(tài),導致血流動力學、神經(jīng)體液等發(fā)生一系列代償變化:血管重構(gòu)、增加心室壁厚度、左室擴張等,繼而引起心肌缺血[21],但本研究中,高血壓并不是心肌缺血的獨立影響因素,這表明高血壓引起心肌缺血的機制除LVH 外,還可能通過血管舒縮受損、內(nèi)皮功能障礙、動脈硬化、冠脈微血管密度降低等影響NOCAD患者的心肌灌注[5]。
本研究規(guī)模雖小但結(jié)果可能對NOCAD患者的治療有臨床指導意義。目前有指南指出[22-23],需要對NOCAD患者進行科學管理,LVH 對心肌梗死、嚴重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等有很強的預測價值[24],超聲心動圖檢測LVH 和心肌缺血可以為NOCAD患者提供個性化的治療目標,更有效識別風險較高患者,改善預后。此外,NOCAD患者很少在心肌梗死后接受二級預防性藥物治療[25],本研究結(jié)果提示LVH 是NOCAD患者的潛在治療靶點,因此,未來需要更大規(guī)模的前瞻性臨床研究確定NOCAD患者的最佳治療方案。
研究的局限性:①統(tǒng)計規(guī)模較小,不能進一步按照性別進行分層分析;②納入病例數(shù)目較少,不能按照各個受累冠脈進行分別統(tǒng)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