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聰
摘要:在開展聽障大學生的專業(yè)教學中,困擾最多的是教師專技能力的不足、與學生交往不暢、課堂教學中互動欠缺、課后缺乏交流,從而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不佳。文章介紹了以網(wǎng)絡教學平臺為依托,借助平臺提供的各類功能為輔助,以加強學生溝通為目的,來開展教學的案例,希望對聽障大學生教學提供借鑒。
關鍵詞:聽障大學生;網(wǎng)絡教學平臺;課堂教學;專業(yè)
中圖分類號:TP393?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21)23-0242-03
1問題的提出
按照《聽力障礙法醫(yī)學鑒定規(guī)范》(SF/Z JD0103001-2010),聽力障礙是指:由于損傷或疾病等各種原因致聽覺系統(tǒng)解剖結構完整性遭受破壞或者功能障礙,出現(xiàn)的聽力損失或者喪失。因此,其對外界聲音信號無法有效接收或完全無法接收,從而造成溝通上的障礙,給教學造成了困擾。如何更加有效的開展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是大家主要關注的問題。
由于針對群體范圍較小,目前研究成果較少,且更多集中在利用多媒體技術來如何提升教學效果或闡述信息技術對教學提升的意義。例如:《利用信息技術引導聽障學生學習寫作文》(代春蕾,2020.8)提出利用聽障生喜聞樂見的視頻,來幫助聽障學生展開形象思維獲得感知……[1];《信息技術融入聽障生語文探究式教學探討》(孫麗梅,2019.12)闡述了信息技術在語文探究式教學的重要意義和策略[2];《現(xiàn)代教育技術支持下中職聽障生書面語表達能力提升的創(chuàng)新探索》(吳奕璇,2020.1)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聽障生書面語表達教學中的實施中提出“使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如‘雨課堂‘云班課‘學習通等”……[3]。因此,具體使用網(wǎng)絡教學平臺為載體開展聽障生教學并有效提升教學效果的研究目前還是空白。
2學情分析
聽障大學生多采用小班教學,每班人數(shù)不超過25人。其學情特點如表1:
3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與學生溝通不暢通。僅靠手語進行交流,并不能保證能與每個學生進行有效交流,教學效果得不到保障;
(2)學生在無意識中造成噪聲干擾。由于學生自身聽不到聲音,因此對于課堂上發(fā)出的聲音無法察覺,但卻對任課教師造成很大影響。例如,手機外放聲音大等;
(3)表達方式的單一造成知識講授困難。由于學生只能靠手語來接收信息,而單一的手語表達方式,又容易造成有效信息衰減嚴重,教學效果不佳;
(4)教師手語能力欠缺教學開展困難。由于手語是與聽障大學生溝通的主要途徑。一旦教師手語能力有所欠缺,特別是專業(yè)類教師,就無法順利開展教學,局限性大。若配備專門手語教師進行輔助教學,又大大提高了教學成本,且效率不高。
4傳統(tǒng)信息技術在聽障大學生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1)投影方式運用
這是傳統(tǒng)多媒體教學的一種主要途徑,教師操作電腦,通過投影機將教學信息投射到屏幕或者白板,學生通過觀看教師的操作來進行學習。這種方式缺少學生與教師間的交流,學生是否跟上教師的進程,教師無法第一時間得知。因此,在目前網(wǎng)絡技術發(fā)達的今天,可以將該方式作為一種有效補充,以應對不時之需。
(2)機房管理軟件運用
隨著軟件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機房管理軟件的功能越來越完善。目前比較流行的管理軟件,擁有屏幕控制、教師演示、視頻錄制、學生演示、實時監(jiān)控屏幕、文件傳輸?shù)榷喾N遠程控制功能,大大方便了教師的演示。教師則可以借助軟件功能,對課堂教學進行控制。例如,軟件的操作,在控制學生屏幕的前提下,演示操作的步驟,讓學生能夠清晰地看到教師的操控,從而大大提高教學效果。教師還能錄制操作視頻,以文件傳輸方式發(fā)送給學生,讓學生能夠反復觀看,不斷鞏固。還可以指定某位學生進行操作演示。學生在自由練習階段,還可以通過屏幕監(jiān)控的方式,看到學生的操作過程,了解學生掌握的程度。
相對正常學生教學而言,應用在聽障大學生課程中的主要信息技術以上述方式為主。其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二:
1)教師學生缺乏交流。雖然借助信息技術,能夠有助于教師的教學,但由于溝通方式的單一,更多還是以教師主導為主,學生被動接受。學生對于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無法第一時間反饋給教師,造成教師對學生的理解情況無法直觀了解,教學效果得不到保障。
2)教學效果有待提高。由于聽障大學生的特殊性,其對知識的理解過程要比正常生慢,特別是抽象性的內(nèi)容,僅僅靠課堂教學是不夠的。課后學生又無法像正常生一樣,可以通過視頻或語音方式來與教師溝通(雖然可以使用手語進行視頻交流,但涉及專業(yè)知識的表述還是有所欠缺)。
因此,需要構建一個能夠覆蓋學生課前預習、課中使用、課后鞏固的教學模式,提高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并能與學生進行實時有效溝通,從而提高教學質量,鞏固學生的學習效果是非常必要的。
5網(wǎng)絡教學平臺的靈活應用
網(wǎng)絡教學平臺目前最為流行的教學模式,以建構主義為基礎,借助即時通信技術和網(wǎng)絡技術,集成視頻會議系統(tǒng)、虛擬教室、聊天工具、網(wǎng)絡投屏、討論系統(tǒng)、內(nèi)部電子郵件系統(tǒng)、網(wǎng)絡富媒體等多種功能,實現(xiàn)對學生在線和離線教學的支持。在此基礎上,運用教育大數(shù)據(jù)理念,統(tǒng)計分析學生的學習行為和習慣,為教學提供決策,實現(xiàn)個性化、因材施教的高效教學方式。
5.1構建豐富的課程資源
豐富的資源,是課程教學最有效的依托。首先,在構建課程資源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圖文資源應同步呈現(xiàn),不能只有視頻卻缺失文字表現(xiàn)(也可錄制帶手語的視頻)??紤]到學生接受程度,在資源建設時多考慮圖片資源,使學生能夠通過生動的圖像,來幫助他們理解記憶。其次,提供豐富的文字閱讀資料。由于學生獲取信息的單一性,我們可以配備一定數(shù)量的文字閱讀材料,來加深他們的認知。最后,完善習題試題庫。由于溝通不暢通,學生是否完全掌握知識點,教師很難從課堂上獲取。因此,構建完備的習題試題庫,通過課后練習的方式,來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非常必要。而這些,都是網(wǎng)絡教學平臺提供的最為常見的功能,我們能夠非常便捷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