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菲
1932年第10屆奧運會,劉長春孤身一人扛著國旗單刀赴會;1984年第23屆奧運會,許海峰以566環(huán)成績獲得男子自選手槍慢射決賽第1名,拿下中國歷史上第一塊奧運金牌;2020年東京奧運會,我國運動健兒們以38枚金牌、88枚獎牌的傲人成績完美收官。奧運賽場上,中國人的身影變得越來越耀眼,昂首挺胸站上最高領(lǐng)獎臺的奧運冠軍們,被世界看見,被我們銘記。
除了賽場上的激烈和緊張,這屆奧運會變得更好玩了。運動員們一邊刷新著成績,一邊制造著熱搜、表情包和“冠軍同款”發(fā)夾的話題,他們的身影活躍在各種各樣的意義空間。他們既是賽場上霸氣堅定“不可一世”的王者,又是場下愛吃辣條、臉蛋軟乎乎的萌妹;既可以在賽場上“硬核比心”、猛男“wink”,又可以在訓(xùn)練場上揮汗如雨、咬牙堅持。
運動員們不再是一個個冷冰冰的獎牌工具,而是作為贏得獎牌的人被關(guān)注著。他們既是身負(fù)祖國的榮譽和期待,不計一切為國征戰(zhàn)的戰(zhàn)士,也是愛追星、愛自拍,想去游樂場的鮮活的個人。除了賽場上的聚焦,他們的個性、夢想和經(jīng)歷也正在被更多地看見。
成功固然值得雀躍,失敗也同樣被尊重。我們渴望金牌,但也同樣希望享受比賽,享受競技的過程?!瓣况┞?lián)播”沖金失敗,劉詩雯下場淚流滿面,我們沒有責(zé)怪他們,依然為他們鼓勵加油;蘇炳添站到百米跑的決賽場上,以9.98秒的成績位列第六,盡管沒有拿到獎牌,但已經(jīng)創(chuàng)造了中國田徑奧運會歷史上男子百米的歷史,賽場外的我們由衷地驕傲了一把;肖若騰在自由體操項目里拿到銅牌,我們會由衷地說那可是世界第三名,并調(diào)侃自己都沒有考過班級第三。
沒有了金牌的執(zhí)念,就能夠?qū)\動員們有更多的包容和尊重,并由此去探索更廣闊的來自運動的美和意義。因傷缺席女乒團(tuán)體賽的老將劉詩雯在團(tuán)隊奪冠之后被解說員特別致敬和感謝,曾經(jīng)因為傷病兩度退賽的劉翔也終于得來了大家遲到的道歉。越來越多的銀牌、銅牌獲得者出現(xiàn)在了微博熱搜上,甚至沒能參賽的游泳選手葉詩文和傅園慧也被我們關(guān)注。我們認(rèn)識到,奧林匹克的賽場上真的不只有獎牌。
奧運冠軍們鮮活起來了,他們成了被仰慕和追捧的“偶像”。不同的是,他們更多是作為美、力量和人類極限的代表,他們是清流“愛豆”,“狠狠地修正了審美”。跳水運動員腳上纏滿的止痛帶、女舉重運動員為了保持體重量級而有些走形的身材,都具有了美的意義,因為它們是拼搏和生命力的代表。美不再只是被定義和架設(shè)的“白幼瘦”“錐子臉”,楊舒予的颯氣和干練讓我們重新審視女性的多元風(fēng)格,李雯雯爆發(fā)奪金告訴世人女性同樣可以有爆發(fā)的力量之美。這樣的美值得我們追崇和仰慕。
盡管奧運場館空空蕩蕩,但我們在場外熱情鼎沸,一場競賽把我們的注意力同聚于此。
我們記住這個賽場上的每一個竭盡全力的人,一遍又一遍領(lǐng)會奧林匹克精神帶給我們的感動和鼓舞。冠軍們會謝幕,但人類對極限的突破卻永不止步,這是我們比奧運冠軍更需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