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赫大叔
親子游戲是親子交往的重要形式,在情感溝通的同時,培養(yǎng)了兒童早期所需要的各種能力;親子游戲是兒童適應社會環(huán)境、與人交往的基礎,讓兒童在歡樂中學會了做人做事。
說到大龍球,很多人都不陌生。它是一種直徑 60~100 厘米的彈性充氣圓球,分為兩種:一種表面光滑,如瑜伽球,一般用來健身;另外一種是表面有觸點的顆粒按摩球,多半用來訓練寶寶的感覺和觸覺,這種大龍球也是我今天要介紹的主角。
我將大龍球視為早教的一顆“明珠”,對它的鐘愛勝過一切早教器材??赡苡腥藭f,除了渾身布滿荊棘以外,大龍球也沒有什么特別的啊。但了解感統(tǒng)訓練的專業(yè)人士,都對大龍球情有獨鐘。因為它可以訓練觸覺、平衡覺、本體覺、情緒管理、精細動作等大部分項目。我一直鼓勵家長用家庭中常見物品自制教具,一般很少推薦家長買教具。但是大龍球例外,我經常會將它推薦給家長。因為它玩法多,而且效果滿分。
1.左右手交替拍打。在家長的示范下,兒童可以左右手輪流拍打球。這個動作既可以讓孩子分清左右手,還能讓他進行初期的觸覺訓練。孩子拍打大龍球的荊棘,可以起到很好的刺激皮膚觸覺的作用。這個過程需要父母或者更多家庭成員一起參與,所以選擇型號大一點的大龍球更好。在練習左右手交替拍打的過程中,家長可以發(fā)出這樣的口令:如“左手、右手、雙手”。當孩子兩歲后,口令還可以引入數字概念如“左手三下、右手兩下、雙手四下”等。
2.輕輕拍,重重拍。情緒訓練中很重要的一點,是讓孩子學會合理宣泄,而大龍球恰恰是一個很好的“出氣筒”。孩子可以通過拍球發(fā)泄情緒,但不能無規(guī)律地一通亂拍,家長需要幫忙制定規(guī)則。孩子拍打大龍球時,家長在旁邊念出口令:“輕輕拍……輕拍……重拍……重重拍……輕拍……”在孩子拍打的過程中,家長可隨時喊“停”。
3.數星星。讓孩子摸一摸大龍球,了解一下大龍球的整體特點。家長讓孩子伸出食指,去數球上有多少個“星星”。孩子數不過來也沒關系,因為這可以讓他認識“數不清”這個概念。
4.馬戲團。大人幫助孩子光腳站在大龍球上面,由于足底的刺激反射,孩子可能會覺得癢癢但又非常有趣,然后不停要求玩。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大人一定要守在旁邊,確保孩子的安全。除了站在球上進行足底刺激,我們還可以讓孩子平躺或趴在大龍球上,讓身體其他部位也接受全面觸覺訓練。
5.傳球游戲。各個家庭成員站成圓圈并保持一定距離,進行滾球傳遞。由于大龍球上有荊棘,所以它的滾動路線不會是一條直線,這增加了游戲難度,還能在訓練孩子的觸覺和運動覺之余,讓他在傳球過程中增強判斷力與理解力。
6.身體夾球。我女兒3歲時發(fā)明了一個游戲,正如她自己命名的一樣叫“夾著枕頭跳”。這個游戲突然給了我靈感,把枕頭換成大龍球是不是更有趣?實驗過后果然如此。如果大龍球很小,大人、小孩都可以用雙腿夾球蹦著玩,如果是大一點的球,家庭成員可以用彼此的身體,一起夾著大龍球進行移動。這個游戲不僅能很好地鍛煉孩子的觸覺、運動覺,培養(yǎng)他的合作意識,還能增進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
我的游戲理論是“一具多玩”,而大龍球就能輕松達到這個目的。其實,父母不必買太多教具或玩具,只要用心,身邊的每個物品都能成為教具或玩具。就像一個大龍球,可以玩出至少6種游戲一樣。記住,任何簡單的物品都可以成為啟迪孩子智慧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