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 汪瑋 沈佳麗 賀寬 張勤 馬孝寶 孫進 楊軍 陳向平,2
傳統(tǒng)聲導抗測試技術(shù)利用耳道容積與聲壓級關(guān)系獲取不同類型鼓室導納圖,能簡單、快速、直觀反映中耳狀態(tài)。鼓室圖分為A型、B型和C型[1]。傳統(tǒng)226 Hz鼓室圖C型又稱為負壓型鼓室圖,是咽鼓管功能不良、分泌性中耳炎早期或恢復期的重要聽力學表現(xiàn)。目前認為導致中耳負壓的主要原因是咽鼓管功能障礙,當咽鼓管阻塞或存在異常時,均會引起中耳腔內(nèi)負壓。與成人相比,兒童有咽鼓管短平,與水平面夾角小,管腔較大,峽部較寬等特點[2],影響咽鼓管調(diào)節(jié)能力,更易出現(xiàn)咽鼓管功能障礙、中耳負壓。因此,兒童中耳負壓問題在臨床上受到廣泛關(guān)注。
寬頻聲導抗(wideband tympanometry,WBT)是中耳功能檢測技術(shù),以寬頻短聲為刺激音,涵蓋226~8000 Hz刺激聲頻率范圍,通過中耳聲能吸收率直觀反映中耳傳聲結(jié)構(gòu)狀態(tài)并輔助臨床診斷。
近年來,較多文獻就傳統(tǒng)鼓室圖與WBT聲能吸收率關(guān)系進行研究,建立各自實驗室不同年齡、中耳狀態(tài)等情況下WBT聲能吸收率標準范圍。但就傳統(tǒng)C型鼓室圖WBT聲能吸收率特征研究較少,而臨床上C型鼓室圖的兒童十分多見。因此,建立C型鼓室圖WBT聲能吸收率范圍十分重要。
選取在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新華醫(y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就診且符合要求的患者,無外中耳疾病85例(140耳),鼓室負壓150例(187耳)。納入標準:正常組(A組):①3~11歲兒童;②無外中耳病史;③視頻耳內(nèi)鏡或電耳鏡顯示正常;④226 Hz鼓室圖顯示為A型;⑤純音測聽或游戲測聽各頻率聽閾正常(250、500、1000、2000、4000、8000 Hz聽閾均在25 dB HL內(nèi)且氣骨導差小于10 dB)。負壓組(C組):①3~11歲兒童;②視頻耳內(nèi)鏡或電耳鏡顯示外耳道通暢,鼓膜正?;騼?nèi)陷;③226 Hz鼓室圖顯示為C型[3](C1組:鼓室峰壓-100~-200 dapa;C2組:鼓室峰壓為小于-200 dapa);④純音測聽或游戲測聽各頻率聽閾正常(氣導250、500、1000、2000、4000、8000 Hz聽閾均在25 dB HL以內(nèi)且氣骨導差小于10 dB)或存在傳導性聽力下降(氣導250、500、1000、2000、4000、8000 Hz聽閾部分或全部大于25 dB HL小于50 dB HL,但骨導250、500、1000、2000、4000 Hz聽閾均在25 dB HL內(nèi))。
測試儀器:選用丹麥Madsen中耳分析儀ZODIAC 901進行傳統(tǒng)226 Hz聲導抗測試,選丹麥國際聽力Titan IMP440寬頻聲導抗測試儀收集WBT聲能吸收率;測試環(huán)境:在符合國家標準的隔聲屏蔽室內(nèi)[本地噪聲<35 dB(A)]對受試兒童進行測試;參數(shù)設(shè)置:①傳統(tǒng)226 Hz聲導抗采用226 Hz下85 dB SPL聲強純音為刺激聲,給壓方向由正壓至負壓。②WBT聲能吸收率采用寬頻短聲作為刺激聲,選用中等刺激速率,給壓方向由正壓至負壓。經(jīng)WBT測試模塊處理后獲得外耳道壓力為環(huán)境壓力(0 dapa)與寬頻峰壓下226~8000 Hz頻率范圍內(nèi)共107個頻率的聲能吸收率。繪制均值、10%~90%正常區(qū)間頻率-WBT聲能吸收率曲線圖。選用226 Hz和1/3倍頻程,即17個頻率(分別為226、257、315、397、500、630、794、1000、1260、1587、2000、2520、3175、4000、5040、6350和8000 Hz)的聲能吸收率進行各項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數(shù)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以90%醫(yī)學參考范圍制定數(shù)據(jù)正常區(qū)間范圍,各數(shù)據(jù)組間符合正態(tài)分布則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則采用非參數(shù)檢驗分析進行比較分析。P<0.05認為有統(tǒng)計學差異。
本研究中C1組共103耳(男性57耳,女性46耳),平均年齡6.41±1.41歲;C2組共84耳(男性58耳,女性26耳),平均年齡6.43±1.48歲;A組140耳(男性77耳,女性63耳),平均年齡6.13±2.08歲。3組年齡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3組226 Hz峰壓及寬頻峰壓均有顯著差異,如表1所示。
表1 各組226 Hz 峰壓及寬頻峰壓分布情況(±s)
表1 各組226 Hz 峰壓及寬頻峰壓分布情況(±s)
*P<0.05
C1 組C2 組A 組P 226 Hz 峰壓 -148.35±29.87 -269.45±49.65 -30.80±30.480.000*寬頻峰壓-148.53±61.73 -264.62±59.71 -28.49±29.970.000*
性別對WBT聲能吸收率的影響結(jié)果顯示,C1組兩者無顯著差異(P>0.05),而C2組在外耳道為環(huán)境壓力(0 dapa)給壓下,226、257、315、397、500、630 Hz等低頻段WBT聲能吸收率均具有顯著差異(P<0.05)且男性平均聲能吸收率較女性大。當外耳道給壓為寬頻峰壓時,226、257、315、397、500 Hz下男女性WBT聲能吸收率同樣存在顯著差異(P<0.05)且男性平均聲能吸收率較女性大。如表2所示。
表2 C2 組性別對WBT 聲能吸收率結(jié)果影響
環(huán)境壓力(0 dapa)下WBT聲能吸收率特征分析。當外耳道為環(huán)境壓力(0 dapa)時,C1和C2組均值、10%、90%WBT聲能吸收率隨頻率變化曲線如圖1所示。兩組均值曲線走勢相似,為先緩慢上升,在近1500 Hz處急劇上升直至最大吸收率后下降。兩組聲能吸收率比較,最大聲能吸收率均在3668 Hz,各頻率下C1組聲能吸收率始終大于C2組,且在226、257、315、397、500、630、794、1587、2000、2520、3175 Hz有顯著差異(見表3)。
圖1 環(huán)境壓力下均值、10%、90%WBT聲能吸收率-頻率曲線
寬頻峰壓下WBT聲能吸收率特征分析。當外耳道壓力為寬頻峰壓時,C1和C2組均值、10%、90%WBT聲能吸收率隨頻率變化曲線如圖2所示。兩組均值聲能吸收率曲線基本相同,均為先平穩(wěn)緩慢上升后急劇下降的倒“V”型。兩者除6350、8000 Hz均無顯著差異(見表4)。
圖2 寬頻峰壓下均值、10%、90%WBT聲能吸收率-頻率曲線
C組與A組WBT聲能能量吸收率比較。當外耳道壓力為環(huán)境壓力時,C1組與A組相比除226、257、6350、8000 Hz 4個頻率外均存在顯著差異(P<0.05)。C2組與A組相比6350、8000 Hz兩個頻率外均存在顯著差異(P<0.05),見表3。當外耳道壓力為寬頻峰壓時,C1組與A組相比,除500、630、794、1587 Hz4個頻率外均存在顯著差異(P<0.05),而C2組與A組相比,除226、257、315、397、500、630、2000、2520、3175、4000 Hz 10個頻率外均存在顯著差異(P<0.05),見表4。
表3 環(huán)境壓力(0 dapa)下A 組、C1 組、C2 組部分頻率WBT 聲能吸收率分析
表4 寬頻峰壓下A 組、C1 組、C2 組部分頻率WBT 聲能吸收率分析
WBT測試多采用聲能吸收率或反射率來反映中耳功能狀態(tài)。在聲能進入外耳中耳過程中,一部分能量被吸收,而另一部分能量會被反射回探頭,反射能量與吸收能量相加即為總能量。此時,吸收率=吸收能量/總能量,反射率=反射能量/總能量,故吸收率+反射率=1。因此,反射率越大則吸收率越小。本研究采用聲能吸收率反映外中耳狀態(tài)。
Douglas等[4]針對新生兒男女聲能反射率比較發(fā)現(xiàn)在低頻段,男性聲能反射率較女性大,即提示低頻段男性吸收率較女性小。也有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性別對于不同頻率下聲能吸收率無顯著性差異[5,6]。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無論外耳道給壓為環(huán)境壓力(0 dapa)或?qū)掝l峰壓,C2組男女性聲能吸收率差異頻率段均為低頻段,且聲能吸收率差異對應頻率處均為男性吸收率稍大于女性。造成該差異的原因考慮為3~11歲兒童外耳道處于生長過程中,男女組別外耳道容積存在不確定性,而耳道容積會很大程度上影響WBT聲能吸收率[7],此外,研究方法及樣本量等導致本次研究結(jié)果與其他學者研究存在差異。
當中耳為負壓時,鼓膜內(nèi)外壓力差容易引起鼓膜內(nèi)陷,此時鼓膜處于緊張狀態(tài),從而影響中耳對聲能吸收能力,且負壓越大,鼓膜越緊張,總體聲能吸收率越低[8]。當外耳道為環(huán)境壓力時,負壓組較正常組WBT聲能吸收率降低,且高負壓組低于低負壓組[9]。在環(huán)境壓力(0 dapa)下,中耳負壓WBT聲能吸收率在低頻段小于正常組[10]。本結(jié)果顯示,當外耳道給壓為環(huán)境壓力(0 dapa)時,各頻率下C2組能量吸收率最小,C1組次之,A組聲能吸收率最大。這是因為此時未改變測試時鼓膜狀態(tài),能量吸收能力受到鼓膜勁度影響,在各頻率處聲能吸收率均較正常組降低。
本研究對比寬頻峰壓下兩組C型鼓室圖WBT聲能吸收率特征,結(jié)果顯示C1與C2組除6350 Hz和8000 Hz外均無顯著差異。因為外耳道給壓為寬頻峰壓時,測試當時鼓膜內(nèi)外壓力相當,鼓膜處于相對正中位,中耳鼓膜勁度受到修正,其結(jié)果更多受是否有中耳炎、鐙骨硬化等對中耳結(jié)構(gòu)的影響。此時所得的WBT聲能吸收率受鼓膜勁度等影響較少,可以更好反映中耳特征[11]。中耳負壓越大,鼓室積液可能性越大[12,13]。而比較寬頻峰壓下兩組C型與A組WBT聲能吸收率發(fā)現(xiàn)C1組與A組存在差異頻率多于C2組,無法直觀反映兩組C型鼓室圖受試者中耳特征差異。Anirban Biswas等[14]提出若C型鼓室圖在特定頻率內(nèi)WBT聲能吸收率低于A型鼓室圖正常范圍則可能存在積液,但其未對特定頻率進一步研究。本研究前已對同齡組正常兒童WBT聲能吸收率特征分析[15],可為后期C型鼓室圖WBT與中耳積液關(guān)系提供參考。當中耳存在負壓時,聯(lián)合環(huán)境壓力(0 dapa)和寬頻峰壓下的聲能吸收率結(jié)果可以更好輔助中耳其余疾病鑒定[16]。Liu等[17]繪制正常青年人兩種外耳道給壓下聲能吸收率差值曲線,表現(xiàn)為曲線先上升至840 Hz頻率處達最大值后逐步減小,直至4760 Hz出現(xiàn)負值,其差值均在0%附近波動較小,且不同外耳給壓差值也不同。當兒童出現(xiàn)負壓型鼓室圖時,不會對所有兒童進行鼓膜穿刺等中耳探查手段,因此本次研究無法涉及中耳具體疾病,無法推斷聯(lián)合兩種外耳給壓下對中耳疾病輔助鑒定意義,有待進一步研究。
本研究對外耳給壓下傳統(tǒng)C型鼓室圖聲能吸收率特征進行分析,并與正常A組WBT聲能吸收率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在環(huán)境壓力(0 dapa)下,C型聲能吸收率均較小,且C2組最小。而在寬頻峰壓下時,C1組與C2組聲能吸收率存在差異頻率較少,且C1與A組相比存在差異頻率較多。兩種外耳道給壓條件下,環(huán)境壓力(0 dapa)更能反映鼓膜勁度而寬頻峰壓下更能反映中耳鼓室內(nèi)功能結(jié)構(gòu)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