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新華
摘要 :在新課程改革教育背景下,對高中物理、課堂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學生不僅要在物理課堂的學習中能夠掌握最為基礎的高中物理知識,還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yǎng)成自主學習物理的興趣,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以促進學生長期的物理學習,完善學生的物理思維。故此,教師應在基于信息化教學基礎上為學生開展高中物理課堂。本文將探討高中物理信息化教學的重要性以及高中物理信息化教學的具體策略。
關鍵字 :高中;物理;信息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7;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1)16-099
一、高中物理信息化教學開展的重要性
信息化教學是依托于信息時代發(fā)展的產(chǎn)物,對高中教學方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影響。其教學特點是能夠讓學生在進行物理學習時看得到畫面聽得到聲音,豐富學生的學習感官,降低學生的學習壓力,為學生營建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而高中教育階段,正是學生各項思維發(fā)展最為活躍的時期,對信息化產(chǎn)物擁有著天生的向往,教師在物理課堂上利用信息化為學生開展物理教學,有利于幫助學生激發(fā)對物理自主探索的欲望,同時也能夠讓學生感受到物理課堂的趣味性,從而降低學生在學習物理時的心理壓力,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使學生能夠高效地吸收物理知識,使其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擁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延伸物理課堂教學的意義。同時,在高中教育階段,教師如果有效運用信息化為學生開展物理教學,還能夠幫助學生進一步感受到物理與生活之間緊密地聯(lián)系,從而端正學生在學習物理時的心態(tài),幫助學生擺脫應試教育思想的弊端。教師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有效運用信息化為學生開展教學,同時還有利于加強學生物理思維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根據(jù)較為形象地物理知識完善自身的物理思維,滿足學生的學習想象力,從而幫助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物理知識的良好學習習慣,加強學生的物理綜合思維的培養(yǎng)。學生也能夠經(jīng)過信息化教學之后,有效地提升自身在物理課堂上所學知識的有效性,為學生以后成為符合社會標準的復合型人才奠定扎實的基礎。
二、高中物理信息化教學開展的具體策略
1.將信息化教學應用到課前預習階段中
物理教學包括課前預習,課堂學習,課堂結尾以及課后鞏固四個學習階段,但學生在進行物理學習時容易忽略課前預習這一階段,這就導致了學生在物理課堂上的學習難度增大,不利于學生養(yǎng)成物理思維以及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故此,教師應當重視課前預習這一問題,將學生喜聞樂見的信息化教學有效地應用到課前預習階段中,幫助學生激發(fā)參與課堂預習的興趣,從而幫助學生高效率預習。教師在將信息化教學有效地應用到課前預習階段時,教師可以適當?shù)厝谌胍恍┤の缎栽?,幫助學生放松心情,為物理課堂地進行開一個好頭[1]。例如:在學習“牛頓第一定律”這一節(jié)課教學內容開始之前,教師就可以為學生精心準備一節(jié)影視教學資源,上傳到班級的多媒體上供學生觀看和學習。學生在本節(jié)課開始之前,預習的積極性并不高,在經(jīng)過了教師上傳的影視資源觀看之后,不僅潛移默化地提升了有關于本節(jié)課知識的學習效率,還讓學生能夠自主養(yǎng)成課前預習的良好學習習慣,有效地增強物理學習質量。同時,信息化教學也為學生在課前預習階段的學習營造了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從而使學生愿意自主地參與到物理預習學習中。許多學生在經(jīng)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之后,會對物理學習預習階段產(chǎn)生改觀,重視課前預習的學習,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也會改變學生對物理知識學習的看法,強化物理在學生心中的學習地位,促使學生能夠養(yǎng)成自主預習的學習意識,在一定程度上擺脫學生對教師的盲目依賴,完善學生相應的物理學習思維,從而促進物理高效課堂的開展。
2.將微課應用到課堂的學習階段
微課是信息化教學的產(chǎn)物,其教學特點是能夠把學習的理論知識,制成視頻供學生觀看,讓學生能夠形象地學習到物理知識,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也使學生在學習時充分地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學生在物理課堂上自主學習。根據(jù)目前的教學情況來看,學生在物理課堂的學習時,容易學習注意力不集中。這是因為學生的學習思維較為活躍。教師應當重視學生思維這一問題,將微課學習應用到課堂的學習階段,有效地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從而加強學生在物理課堂上吸收知識的效率,也使學生能夠在課堂的學習中養(yǎng)成集中學習精神的良好學習習慣[2]。例如:在學習“摩擦力”這一節(jié)課教學內容的時候,學生會認為之前對摩擦力多多少少有過接觸,所以放松在物理課堂上的學習態(tài)度,于是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討論時,總是會有一些與本節(jié)課無關的話題,對課堂的教學秩序也產(chǎn)生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響。教師可以將設計好的微課上傳到班級的多媒體上供學生觀看,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會被迅速地集中,并且潛移默化地對摩擦力產(chǎn)生新的認知,促使學生深刻的理解有關于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的知識,從而促進學生物理思維的完善,也能夠使學生通過微課對物理的傳統(tǒng)印象作出改觀。許多學生在經(jīng)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之后,會感受到物理課堂的獨特魅力,端正了自身在課堂上的學習心態(tài),在物理課前的預習階段中,也養(yǎng)成了愿意與教師主動展開溝通交流的良好學習習慣,有效地降低了師生之間的溝通壓力,構建了師生之間和諧溝通的橋梁,進一步加強教師在學生心中的話語權,從而促進學生能夠高效地掌握并且吸收物理知識。
3.將信息化教學與先進學習方法有機結合
在高中教育階段,學生會養(yǎng)成記筆記的習慣,但是根據(jù)筆者觀察,更多的學生在選擇記錄了筆記之后長時間不去翻看,這就導致學生的課堂印象得不到鞏固,其學習效率也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教師可以將信息化教學與先進的學習方法進行有機結合,改良課堂結尾的學習效果,讓學生對本節(jié)課知識的學習產(chǎn)生更為深刻的印象,從而鞏固本節(jié)課的理論知識。教師可以運用思維導圖學習法引導學生加強學習效果。例如:在學習“電磁感應”這一節(jié)課教學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將信息化教學與先進的學習方法進行有機結合,教師可以利用班級上多媒體資源為學生繪制一個思維導圖框架,然后引導學生根據(jù)所掌握的電磁感應知識理論重點,引導學生將其填入到思維導圖中心框架中,然后讓學生逐步發(fā)散開來。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憶在課堂上所學的物理理論知識,并且選擇合適的時機,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搜索一些相關的有關于磁的正負極圖片素材,放到思維導圖發(fā)散框架中,鞏固學生的記憶,將知識點之間的關系直觀地呈現(xiàn)在學生的眼前,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從而促使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學習產(chǎn)生更為深刻的理解,加深學生的記憶。許多學生在經(jīng)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之后,不僅認識到了基于信息化教學課堂的趣味性,而且能夠根據(jù)教師所傳授的思維導圖學習法改良自己的學習習慣,幫助學生能夠利用思維導圖學習法,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使學生養(yǎng)成自主總結歸納的良好學習習慣,也改良了學生總結歸納的質量,完善了學生的學習思維,加強了物理學習效果,延伸了物理課堂信息化教學開展的意義。
4.利用信息化改良學生課后任務完成方法
課后任務的完成對學生掌握物理知識的深度有緊密地聯(lián)系,學生在經(jīng)過課后任務的完成后,不僅會提升對物理知識的印象,還能夠有效地拓展學生的視野。但是根據(jù)目前的教學情況來看,學生的思維較于其他時期活躍,這就導致了學生對教師所布置的書面作業(yè)完成積極性下降,同時學生的學習壓力增大,也會對所要吸收運用的知識產(chǎn)生理解力下降的現(xiàn)象。故此,教師可以有效地運用信息化改良學生課后任務的完成方法,使學生能夠降低學習壓力,并且在放松自身的學習心情的同時,加強物理課堂的學習效果[3]。例如:在學習“生活中的圓周運動”這一節(jié)課教學內容之后,教師在為學生布置傳統(tǒng)的書面作業(yè)之后,學生的完成積極性并不高,這時教師就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為學生精心設計出一節(jié)教學影視資源。在設計影視資源時,教師可以融入一些有關于圓周運動記錄的影視資源,幫助學生放松心情,并且使學生能夠有效地吸收物理知識,加強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有效運用。等設計完畢之后,教師就可以上傳到群文件中,供學生下載和觀看,并且告知學生完成本節(jié)課課后任務的方法就是通過觀看記錄影視資源來完成,學生聽了之后,完成課后任務的積極性會明顯的提高,并且會對教學影視資源展開自主觀看。許多學生在經(jīng)過本節(jié)課后任務完成之后,會鞏固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同時由于學生通過影視資源學習,會看到不一樣的物理世界,并且有效地拓展學生的物理視野。這就加強了學生物理思維的有效培養(yǎng),也使學生的物理學習習慣在本節(jié)課后任務完成的過程中,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增長,加強學生物理學習意識。
綜上所述,教師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以及先進的教學案例,為學生開展高效的物理信息化教學課堂,促使學生能夠在課堂學習中有效地提升自身的學習效果。教師在為學生開展物理信息化教學時,教師要將信息化教學有效地運用到課前預習階段中,使學生能夠自主養(yǎng)成課前預習的良好學習習慣,從而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其次,教師可以將微課學習有效地運用到課堂學習階段,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重新喚起學生的學習激情;再者,教師可以將信息化教學與課堂結尾階段進行有機結合,加深學生的印象,改良學生的學習方法;最后,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學有效的改變課后任務完成方法,讓學生愿意自主地完成課后任務,從而鞏固知識,拓展自身的物理學習視野,加強學生物理思維的有效構建。
參考文獻:
[1] 韓建光.物理深度學習與數(shù)字化教學融合的探索與實踐[J].中小學數(shù)字化教學,2017(3).
[2]周忠明.深度學習,學科融合——物理深度學習與數(shù)字化教學融合的探索與實踐[J].文理導航(中旬),2018(8).
[3]馬莉.信息化教學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物理,2016(17).
(作者單位:浙江溫嶺之江高級中學,浙江 溫嶺 317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