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巖
摘要:研究美生益邦微生物菌劑肥料對水稻生長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施用試驗肥料后對水稻的生育期沒有明顯影響,處理2(分蘗期+抽穗期)的產量最高為623.4kg/667㎡,增產16.9kg/667㎡增產率為2.8%,增產效益為44.06元/667㎡。
關鍵詞:美生益邦;水稻;產量
0? 引言
富含腐植酸水溶性肥料其中含有的腐植酸可以改良土壤、提高土地肥力和增加作物營養(yǎng)等作用,通過水稻本田施用美生益邦含腐植酸水溶肥料,驗證美生益邦在該地區(qū)在水稻增產提質、增強抗倒伏、抗病蟲害等方面的表現(xiàn),為此微生物菌劑肥料再大田上的推廣提供依據(jù)。
1? 試驗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基本概況
試驗設在黑龍江省前鋒農場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進行。
1.2? 試驗材料
供試水稻品種:龍粳31,主莖11片葉。
供試肥料:美生益邦含腐植酸水溶肥。
1.3? 試驗設計
試驗為大區(qū)對比試驗,不設置重復,每個處理200m2。本試驗共2個處理和1個常規(guī)對照。常規(guī)處理為當?shù)爻R?guī)施肥;美生益邦處理1為分蘗期在常規(guī)施肥基礎上,50g/667㎡兌水15L噴施;美生益邦處理2為分蘗期在常規(guī)施肥基礎上,50g/667㎡兌水15L噴施,抽穗期在常規(guī)施肥基礎上,50g/667㎡兌水15L噴施。
1.4? 田間管理
試驗采用旱育稀植“三化二管”栽培模式進行栽培管理。插秧規(guī)格30cm×12cm。機械插秧,種植密度7~9株/穴,插秧時間:5月17日,基肥:4月10日,返青肥:5月20日,分蘗肥:6月5日,穗肥:7月7日。除施肥外,其他田間管理同常規(guī)措施。
2? 結果與分析
2.1? 株高和莖數(shù)比較與分析
在分蘗期、孕穗期以及成熟期,除成熟期處理2的株高(89.9cm)低于常規(guī)對照(90.0cm)以外,剩余各時期美生益邦肥料各處理的株高和莖數(shù)均高于對照。各個處理對水稻生育進程差異不明顯。
2.2? 產量及產量構成因子比較與分析
與常規(guī)對照產量(606.5kg/667㎡)相比,處理1(分蘗)的產量最低為604.6kg/667㎡,減產1.9kg/667㎡,分蘗期施用提高水稻分蘗數(shù)繼而提高有效穗數(shù),然而提高的分蘗多為晚生分蘗穗粒數(shù)小,因而降低穗粒數(shù)導致減產。
2.3? 效益分析
與對照相比,處理2(分蘗+抽穗)增效益最高為39.06元/667㎡,其中,增成本5.0元/667㎡,增產效益為44.06元/667㎡,處理1(分蘗)的增效益最低為-7.35元/667㎡,其中,增成本2.5元/667㎡,增產效益為-4.85元/667㎡,處理1(分蘗)沒有增產因而畝增效益低。
注:龍粳31價格2.6元/kg,美生益邦50000元/t。
3? 結果與討論
在今年的氣候條件下,施用試驗肥料后對水稻的生育期沒有明顯影響。植株株高和分蘗方面,除處理2在成熟期的株高低于常規(guī)對照以外,其余各個時期,美生益邦肥料各處理的株高和莖數(shù)均較對照高。
產量方面,處理2(分蘗期+抽穗期)的產量最高為623.4kg/667㎡,增產16.9kg/667㎡增產率為2.8%,分析其原因主要是通過提高水稻的有效穗數(shù)和千粒重從而獲得增產,分別提高9個/m2和0.7g。
效益方面,與對照相比,處理2(分蘗+抽穗)增效益最高為39.06元/667㎡,其中,增成本5.0元/667㎡,增產效益為44.06元/667㎡,處理1(分蘗)的增效益最低為-7.35元/667㎡,其中,增成本2.5元/667㎡,增產效益為-4.85元/667㎡,處理1(分蘗)沒有增產因而畝增效益低。
美生益邦在前鋒科技園區(qū)第一年進行試驗,對構成產量因子及產量影響程度還需進一步驗證,大面積推廣有待進一步試驗和研究。
參考文獻
[1] 李欣,顧銘洪,潘學彪.稻米品質研究Ⅱ灌漿期間環(huán)境條件對稻米品質的影響[J].江蘇農學院學報,1989,10(1):7-12.
[2] 孟亞利,高如嵩,張嵩午.影響稻米品質的主要氣候生態(tài)因子研究[J].西北農業(yè)大學學報,1994,22(1):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