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 鈺,馮慧喆
(1 西南林業(yè)大學 林學院,昆明 650224;2 棗莊學院 生命科學學院,山東棗莊 277160)
作為維管植物最大的科之一,蘭科(Orchidaceae)植物達800多屬共計25 000多種[1]。全世界所有野生的蘭科植物因其珍稀瀕危性均被列入《野生動植物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2]。亞熱帶和熱帶地區(qū)是蘭科植物的主要分布地區(qū),但是溫帶地區(qū)也存在著少數(shù)種類的蘭科植物。中國已知蘭科植物有194屬1 388種,其中有491種為中國特有[3-5]。蘭科植物以其特殊的合蕊柱和特化的唇瓣與花粉團與其他科的植物顯著區(qū)分開來,其中的不少類群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和觀賞價值,被大量人工培育。
蘭科是一個進化而復雜的科。迄今為止,國內外學者對科內各類群間遺傳關系的了解還是很初步的[6]。中國地貌復雜,整體呈階梯狀分布。四川省位于中國大陸三個主要地勢階梯的第一級和第二級,處于青藏高原第一階梯和長江中下游平原第三階梯的過渡地區(qū),因此造成四川省的地勢落差極大,東低西高。川西是海拔普遍超過3 000 m的高原地區(qū)和山脈,川東則是一些海拔在500~2 000 m的盆地和丘陵。全省大致可以分為5個部分:四川盆地、四川西部的高山高原地區(qū)、四川西北部的丘狀高原山地區(qū)、四川西南部山地區(qū)和米倉山大巴山中山區(qū)。北川縣處于川西高原區(qū)向四川盆地過渡地帶,復雜的自然環(huán)境造就了多樣的生境,導致植物區(qū)系和植被類型的多樣性,其中包括了植物種類十分豐富的蘭科植物[7]。
蝦脊蘭屬的種類(CalantheR. Br.)大約有150多種,其大多數(shù)分布在亞洲、中美洲、非洲及澳大利亞。中國共有49種蝦脊蘭屬及5個蝦脊蘭屬的變種,它主要產自長江流域及長江以南的各省市[8]。四川省目前已有23種蝦脊蘭屬記錄在冊。作者于2018年在四川進行考察時,產自北川縣的一種蝦脊蘭屬植物引起了作者的興趣,仔細認真地查閱相關文獻和模式標本后經作者鑒定確認為無距蝦脊蘭(CalanthetsoongianaTang et F.T.Wang)。無距蝦脊蘭的原模式標本來自浙江省的西天目山、江西(武寧)、福建(崇安、沙縣)、貴州(貴陽、梵凈山)和湖南龍山亦有標本記錄。無距蝦脊蘭尚有一變種貴州蝦脊蘭[C.tsoongianaT. Tang & F. T. Wang var.guizhouensisZ. H. Ts (1993: 322)],產貴州江口,與原變種的區(qū)別在于唇瓣比原變種大[9-11];側裂片近斧頭形,長寬均為2.5 mm,先端呈截形,向外延伸;中間的裂片呈卵形,向著先端擴大,在先端附近的裂片寬為2 mm,先端呈凹形且具有一個細的尖端,基部有爪。無距蝦脊蘭本種是蝦脊蘭屬花最小的種類之一,據(jù)文獻記載,無距蝦脊蘭生于海拔450~1 450 m的山坡林下、路邊和陰濕巖石上[12]。本種與細花蝦脊蘭(CalanthemanniiHook. f.)相似,但前者花無距、唇瓣上無褶片。
該文為四川省內無距蝦脊蘭的首次新分布,現(xiàn)對此新記錄種予以報道。
無距蝦脊蘭(圖1)
CalanthetsoongianaT. Tang et F. T. Wang In Acta Phytotaxonomica Sinica 1(1951: 45);中國植物志18 (1999: 279); 浙江植物志7 (1993:528)。
A.植株和生境;B & E.花序;C.花正面觀;D.花側面觀圖1 無距蝦脊蘭A. Plant and habitat; B & E. Inflorescence; C. Front view of a flower; D. Side view of a flowerFig.1 Calanthe tsoongiana T. Tang & F. T. Wang
植株高約32 cm,根莖短。假鱗莖近圓錐形,粗約1 cm,具數(shù)枚鞘和葉,花期時葉展開不完全,背面被短毛,倒卵狀披針形或長圓形,先端漸尖,基部收窄;葉柄基部的長度為8~19 cm,有時候基部并不明顯??偁罨ㄐ虻拈L為14~16 cm,會生有幾個稀疏的小花;花苞片不會脫落,其呈卵狀披針形,長為3~4 mm,寬為1.5~2 mm,膜質,無毛,先端銳尖;花淡紫色,小;花梗和子房的長度大致在10~15 mm之間,表面均有微柔毛;萼片相似,呈長圓形,6~7×3~4 mm,背面在中間以下被微柔毛,具5~6條脈,先端銳尖或稍鈍。無距蝦脊蘭的花瓣形狀呈近匙形,其長為6~7 mm,先端銳尖,也存在部分無距蝦脊蘭花瓣的先端稍鈍,表面沒有細絨毛,具3條脈;無距蝦脊蘭唇瓣的根部生長在蕊柱翅上,其長和寬大概為3.2×3 mm,基部上方3深裂;裂片等長;側面裂片的形狀呈近長圓形或者是斧形,一般長為2~2.5 mm,寬為1.3~2.5 mm,先端圓形;中間的裂片則呈長圓形或者是卵形,其長一般為2~2.5 mm,寬為1~2 mm,裂片的先端稍微有些膨大,其形狀呈截形或稍微凹陷,凹陷的地方則會有細小的尖端;無距蝦脊蘭的唇盤無距,無褶片或附帶其他任何物體;蕊柱長約3 mm,粗短,先端稍膨大,正面具短毛;蕊喙小,2裂;花粉團倒卵形或梨形,大小相等,約1 mm,具柄。
憑證標本:四川省(Sichuan),綿陽市(Mianyang),北川(Beichuan),貫嶺鄉(xiāng)朱家灣,2018年4月12日, 馮慧喆(H. Z. Feng)1093,無距蝦脊蘭的憑證標本藏于廣西師范大學標本館(GXNM)。
據(jù)本文報道和文獻記錄四川蝦脊蘭屬共有24種,其中天全蝦脊蘭(CalantheecarinataRolfe)、峨眉蝦脊蘭(CalantheemeishanicaK. Y. Lang et Z. H. Tsi)、峨邊蝦脊蘭(CalantheyuanaT. Tang et F. T. Wang)、四川蝦脊蘭(CalanthewhiteanaKing et Pantl.)為四川特有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