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妮,李新鋒
陜西省咸陽市中心醫(yī)院檢驗科,陜西咸陽 712000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飲食結構、作息時間等生活方式的改變,糖尿病的發(fā)病率逐漸升高。糖尿病是一種以胰島素功能異常、高血糖為主要特征的代謝疾病,糖尿病患者早期無明顯癥狀,出現(xiàn)癥狀時,主要表現(xiàn)為多食、多飲、多尿、消瘦等[1]。糖尿病無根治的特效藥,一旦患病將終身相伴,病程較長,需要長期藥物治療,同時,隨著病程的延長,會累及身體的多個器官和系統(tǒng),包括眼、神經(jīng)、心臟等,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和工作[2-3]。非酮癥糖尿病是病程1年以內(nèi)新診斷的糖尿病,絕大部分患者無慢性并發(fā)癥,且一般很少采用糖尿病藥物干預[4]。臨床研究表明,紅細胞分布寬度變異系數(shù)(RDW-CV)是炎性反應及應激反應的新型標志物,與多種疾病相關,包括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3]。同時,在非酮癥糖尿病患者中發(fā)現(xiàn)甲狀腺指標出現(xiàn)變化,而且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TPOAb)陽性率較高,部分學者認為糖化血紅蛋白(HbA1c)與RDW-CV、甲狀腺功能指標存在關聯(lián)[5-6],但是,關于非酮癥糖尿病患者中HbA1c與RDW-CV、甲狀腺功能指標變化的關系研究較少。因此,本研究以非酮癥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非酮癥糖尿病患者HbA1c與RDW-CV、甲狀腺功能指標之間的關系,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非酮癥糖尿病患者210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均符合1999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制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病程≤1年,且未出現(xiàn)酮癥;(2)空腹血糖>7.0 mmol/L和餐后2 h血糖>11.1 mmol/L;(3)均可正常進行交流、溝通。排除標準:(1)既往存在甲狀腺功能減退、甲狀腺結節(jié)或近期服用過影響甲狀腺功能的藥物;(2)合并惡性腫瘤、血液系統(tǒng)疾病或近期有出血;(3)合并生長抑素瘤、舒血管腸肽瘤、類癌等;(4)合并缺鐵性貧血、巨幼細胞性貧血、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等可能對RDW-CV產(chǎn)生影響的疾病。根據(jù)患者HbA1c水平分為A組、B組、C組,A組HbA1c<7.5%,B組HbA1c為7.5%~10.0%,C組HbA1c>10.0%。
1.2方法 收集所有患者的資料,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齡、性別、病程、體質(zhì)量指數(shù)(BMI)及RDW-CV。采用DiaSTAT低壓層析分析系統(tǒng)檢測HbA1c,同時,采用日立公司生產(chǎn)的Hitachi760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LDL)、總膽固醇(TC)、24 h尿微量清蛋白(24 hUAE)和C反應蛋白(CRP)。采用德國拜耳公司生產(chǎn)的固相化學發(fā)光儀(型號為ADVIA Ce)檢測患者的空腹C肽(FCP)、餐后2 h C肽(PCP)及甲狀腺功能相關指標,甲狀腺功能相關指標包括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游離甲狀腺素(FT4)、促甲狀腺激素(TSH)及TPOAb。采用深圳市伯勞特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糖尿病自身抗體免疫印跡試劑盒檢測谷氨酸脫羧酶抗體(GADA)[7-8]。
1.3觀察指標 (1)比較3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BMI,RDW-CV、LDL、TC、24 hUAE、CRP、FCP、PCP、FT3、FT4、TSH水平,GADA、TPOAb陽性率;(2)分析HbA1c的影響因素;(3)分析HbA1c與病程、TPOAb陽性率、TSH及RDW-CV水平的相關性。
2.13組各項指標比較 A組、B組、C組性別,年齡,BMI,LDL、TC、24 hUAE、CRP、FCP、PCP、FT3、FT4水平,GADA陽性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病程在A組、B組、C組中依次增加,RDW-CV、TSH水平,TPOAb陽性率在A組、B組、C組中依次升高,兩兩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3組各項指標比較[n/n或或n(%)]
組別nCRP(mg/L)FCP(μg/L)PCP(μg/L)FT3(nmol/L)FT4(nmol/L)TSH(mU/L)GADA陽性率TPOAb陽性率A組707.81±1.192.04±0.694.09±1.114.67±1.7515.79±5.012.23±0.186(8.57)7(10.00)B組707.98±1.351.98±0.914.01±0.854.72±1.9215.98±4.133.36±1.215(7.14)12(17.14)C組707.98±1.081.87±0.834.85±1.654.92±1.4816.05±1.494.19±0.816(8.57)27(38.57)F2.1160.9481.9351.4630.1137.4150.0388.263P0.1190.3790.1530.2260.914<0.0010.975<0.001
2.2HbA1c與其他指標的相關性 HbA1c與病程,RDW-CV、TSH水平,TPOAb陽性率呈正相關(r=0.679、0.641、0.443、0.449,P<0.001)。
2.3非酮癥糖尿病患者HbA1c的影響因素分析 RDW-CV、TSH水平,TPOAb陽性率是非酮癥糖尿病患者HbA1c變化的影響因素(P<0.05)。見表2。
表2 非酮癥糖尿病患者HbA1c的影響因素分析
糖尿病起病隱匿,患者在確診之前,其心、腦、腎等重要臟器可能已經(jīng)出現(xiàn)異常,其嚴重的并發(fā)癥是導致患者殘疾的重要原因,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增加了患者本人及家庭的壓力,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9]。有研究顯示,糖尿病與甲狀腺疾病之間存在某些共同的病因基礎[10-11]。本研究中,A組、B組、C組性別,年齡,BMI,LDL、TC、24 hUAE、CRP、FCP、PCP、FT3、FT4水平,GADA陽性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病程在A組、B組、C組中依次增加,RDW-CV、TSH水平,TPOAb陽性率在A組、B組、C組依次升高,兩兩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隨著HbA1c水平的升高,病程逐漸增加,RDW-CV、TSH水平及TPOAb陽性率逐漸升高。RDW-CV主要是用于觀察紅細胞大小不均程度的指標,其值越高,說明紅細胞形態(tài)改變的程度越嚴重。非酮癥糖尿病患者機體內(nèi)的炎性反應和氧化應激反應增加,對紅細胞的生成及形態(tài)產(chǎn)生影響,導致RDW-CV上升,進而引起心血管疾病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的風險升高[12]。非酮癥糖尿病患者TPOAb陽性率較高,可能是因為患者的甲狀腺功能出現(xiàn)了異常。本研究顯示非酮癥糖尿病患者隨著病情嚴重程度增加,TSH水平升高,進一步說明非酮癥糖尿病患者甲狀腺功能出現(xiàn)了異常,極容易出現(xiàn)甲狀腺疾病。Logistic多因素回歸分析顯示,RDW-CV、TSH水平,TPOAb陽性率是非酮癥糖尿病患者HbA1c變化的影響因素(P<0.05)。
既往研究表明,隨著糖尿病患者病情的發(fā)展,HbA1c水平逐漸升高,同時,RDW-CV水平越高,則表明患者的紅細胞形態(tài)破壞得越嚴重[13]。主要原因是高血糖將通過多種途徑對機體產(chǎn)生刺激,導致機體產(chǎn)生大量的氧自由基,使得機體長時間處于高氧化應激狀態(tài),降低了紅細胞的成熟率,縮短了紅細胞的壽命,另外,高血糖將會導致細胞膜糖基化作用增強,酶活性及氧釋放量改變,減弱膜流動性,從而導致紅細胞變形能力降低,增加了紅細胞形態(tài)大小的異質(zhì)性。隨著非酮癥糖尿病患者病程的進展,患者長期處于高血糖或血糖控制不佳的狀態(tài),紅細胞形態(tài)改變程度越嚴重,TSH、RDW-CV水平,TPOAb陽性率逐漸升高,進而導致甲狀腺的免疫激活,同樣將RDW-CV及甲狀腺指標改變,引起血糖水平升高,導致患者血糖水平更加難以控制。相關分析結果顯示,HbA1c與病程,RDW-CV、TSH水平,TPOAb陽性率呈正相關(P<0.05),進一步說明隨著HbA1c水平升高,TSH、RDW-CV水平及TPOAb陽性率逐漸升高,導致非酮癥糖尿病患者甲狀腺疾病的患病風險增加。本研究證實,RDW-CV隨著HbA1c的變化而變化,因此,RDW-CV可能成為糖尿病病情監(jiān)測的新指標,其敏感性較強,且檢查成本較低,易于在臨床中推廣應用。但是對于具體的作用機制目前不是很清楚,需要學者進一步進行探索。
綜上所述,非酮癥糖尿病患者中HbA1c與RDW-CV、甲狀腺功能指標之間密切相關,同時,RDW-CV及TSH水平、TPOAb陽性率均為HbA1c的影響因素。非酮癥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況越好,紅細胞形態(tài)改變的程度越小,而且甲狀腺疾病發(fā)生風險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