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燕
摘要:語法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占據比較重要的教學地位。文章以課堂實錄“賞動詞之妙用”教學為例,呈現了初中語文滲透式語法教學方法的研究,課堂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分為導入新課、任務實施、作業(yè)布置。設計了生動有趣的課堂導入,播放語法微課讓學生形成初步的了解,接著結合教材文學作品,引導學生賞析動詞之妙,借助中考題型和作業(yè)完成鞏固練習,增強學生語法知識實際運用的能力。
關鍵詞:初中語文;滲透式語法教學;考點鏈接;動詞妙用
初高中教師認為語法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占據比較重要的教學地位,但學生的語法水平總體較低。由于新課標指出語法、修辭知識不作為考試內容,初中語文教師雖然知道語法知識在語文學習上的重要性,但不少教師抱著語法“考試無用”的心態(tài),忽視語法教學,導致學生掌握的語法知識非常有限。但在中考時,直接或間接考語法知識的題目頻繁出現,對語法的考查實際上滲透在試題中,如寫對聯、辨析、修改病句、仿寫句子和修改應用文等,通過各式的題目來考查學生是否能掌握并運用語法。
滲透式語法教學是一種以自然的、潛移默化的方式使學生自覺或不自覺地接受語法知識,增強學生語法知識實際運用能力的教學方式。如何在初中語文滲透式語法教學中與中考考點進行有效鏈接呢?本課題組致力于初中語文滲透式語法教學方法的研究,下面呈現的是課題成果推廣課的課堂實錄“賞動詞之妙用”。課堂的主要環(huán)節(jié)為:導入新課、任務實施、作業(yè)布置。
一、導入新課
活動一:播放語法微課,回顧“動詞”語法知識
活動二:體會歌曲中的“動詞”之妙
(播放歌曲《好漢歌》,同時屏幕顯示歌詞。)
(學生不由自主跟唱,氣氛高漲。)
師:《好漢歌》突出了水滸眾多英雄好漢的群體形象,節(jié)奏感強,情感激昂。同學們想一想歌詞中哪兩個動詞最能體現這種感情基調呢?
生1:“吼”。
生2:“闖”!
師:沒錯,“吼”和“闖”這兩個動詞彰顯了好漢們的剛毅之美與激昂之情。
師:同學們,看似簡單的動詞在文學作品有著不容小覷的作用,讓我們一起來探尋動詞之妙。
二、任務實施
(一)探尋動詞之妙
活動一:引導學生賞動詞之妙
師:同學們,請大家齊讀《背影》中的以下段落,文中用到了哪些動詞描寫父親的動作呢?
(屏幕顯示):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熳郧濉侗秤啊?/p>
生:“穿過”“爬上”“攀”“縮”“傾”。
師:從這幾個動詞中我們讀出了什么?
生1:可以看出父親很愛自己的兒子。
生2:表現了偉大的父愛。
師:對了,可見妙用動詞,可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
(屏幕顯示):妙用動詞可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
師:大家再來看看以下文段,來選一選哪些動詞最準確。
(屏幕顯示):選一選
劉姥姥到了榮府大門前石獅子旁,只見滿門口的轎馬。劉姥姥不敢過去,_____衣服,又_______了板兒幾句話,然后______到角門前,只見幾個挺胸疊肚、指手畫腳的人,坐在大門邊,說東談西的。劉姥姥只得______上來問:“大爺們納福。”(曹雪芹《紅樓夢》)
A. 拍拍、說、走、跟? B. 理理、訓、跑、走
C. 撣撣、教、溜、蹭? D. 打打、嘮、來、跑
生:選C。因為我覺得“蹭”字很符合劉姥姥卑微的身份。
師:對的。“挺胸疊肚”者高人一等,與劉姥姥“撣”“教”“溜”“蹭”等動作形成對比,鮮明地揭示了劉姥姥身份地位的卑微低下及諂媚的心理。可見,妙用動詞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心理。
(屏幕顯示):妙用動詞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心理。
師:(小結)妙用動詞可以:1. 定人物的性格特征;2. 定人物的身份地位、心理。
活動二:指導學生用好動詞
師:同學們比一比,看看誰選用的動詞更妙!
(屏幕顯示):清風(? )細柳,淡月(? )梅花。
蘇東坡:搖、映? ?蘇小妹:扶、失
生1:我覺得蘇東坡用的動詞更妙,因為“搖”字能寫出柳樹被風吹時的狀態(tài);“映”字也能寫出月色朦朧的特點。
生2:我覺得蘇小妹用的“扶”字才恰到好處地顯現出輕風的溫柔和細柳被輕拂的形態(tài)。
生3:“失”字表現出月梅花的特征,有不映不隱的朦朧美。
師:三位同學都說得有道理,可見,選準“動詞”,能為動詞賦能增值呢!
(屏幕顯示):“三大法寶”之一:選準“動詞”。
師:我們再來比一比,看誰選用的修飾語更好!
(屏幕顯示):動詞前加上適當修飾,形象會更生動。(怎樣使一個人物形象躍然于紙上呢?)
天??!要遲到了。我_______踹開被子,_______跳下床來,?______拽過校服,________蹬上鞋子……
生1:“馬上”“飛快”“立刻”“迅速”。
生2:“急忙”“慌張”“一把”“飛快”。
生3:“狠狠地”“慌張”“一把”“飛速”。
師:我覺得用“狠狠地”“慌張”“一把”“飛速”修飾更能顯現出人物慌張失措的心情??梢?,修飾好“動詞”,也能為動詞賦能增值呢!
(屏幕顯示):“三大法寶”之二:修飾好“動詞”。
師:除了以上兩大“法寶”,巧借“修辭”,也能增動詞表達效果!
(屏幕顯示):劉翔疾如炸雷,快如電光,展現出無人能及的起跑速度。只見他的雙腿在欄架上方迅速地跨越,他的雙臂奮力地擺動,手臂上的肌肉也在不停地顫抖,全身充滿了力量……
師:上文描寫劉翔跨欄的動作,除了準確的動詞,運用比喻、夸張的修辭手法,展現出“飛人”的英姿。
(屏幕顯示):“三大法寶”之三:巧借“修辭”增動詞表達之效。
(二)中考考點鏈接
考點鏈接之一:關鍵詞分析之“動詞”的賞析
師:同學們,下面我們利用對這三大法寶的理解走進中考題。
(屏幕顯示):2020年廣東17題
17.品味下列加點的詞語,分析其表達效果。(4分)
(1)(她)把手里的東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緊緊地攥住右手的食指……
(2)我想過去摟住她看看扎傷的手,想勸她去睡覺。
師小結(屏幕顯示):答題格式:解釋→運用了動作描寫→寫出了(內容)→表現了(品質或情感)。
(1)“攥住”即“握住”的意思,運用動作描寫,寫出了母親被扎傷時的疼痛,表現了母親堅韌能干的品格。(品質)
(2)“摟住”即“抱住”的意思,運用動作描寫,寫出了“我”看見母親手被扎傷時的心痛,表現了“我”對母親的關心。(品質)
(屏幕顯示):福樓拜的教誨:“你要描寫一個動作,就要找到那個唯一的動詞?!?/p>
考點鏈接二:寫作升格之“動詞”的運用
師:請選擇PPT所展示圖片,運用本節(jié)課所學習的動作描寫技巧,描寫他(她)做某事的動作片斷。
(教師利用屏幕展示以下評價標準,后請學生小組交流分享。)
1. 動詞運用準確、生動,能表現人物的性格及精神面貌。(40分)
2. 能運用修飾語及修辭手法。(40分)
3. 能結合其他描寫方法。(20分)
三、作業(yè)布置
作文升格訓練:根據本節(jié)課所選,對作文片段升格,每小組選出一篇優(yōu)秀作品在班上交流展示。
四、課例評析
課題組一直在思考如何讓滲透式語法教學更貼近學情,更好地為學生學好語文提供支援。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將比較薄弱或難以突破的考點與語法教學進行鏈接就是其中一種比較直接有效的方式,效果呈現更為顯性。
“賞動詞之妙用”這一課,將動詞的語法教學與考試中常見的兩方面考點進行了融合設計:一方面選擇了在文本類閱讀考題中經常會出現的重點字詞賞析,另一方面是寫作教學中詞語的準確使用。鑒于此,本文將教學目標設定為:1. 體會“動詞”的妙處;2. 學會為動詞賦能增值的“三大法寶”;3. 中考鏈接:賞析“動詞”的表達效果。三個教學目標環(huán)環(huán)相扣,逐步進階。
第一個教學目標,教師采用了激趣的方法來實現,課堂一開始,播放學生熟知的《好漢歌》,通過賞析其中的“吼”和“闖”這兩個動詞,英雄好漢剛毅之美的形象躍然紙上?!皠釉~”的教學,在此刻很自然進入課堂。
第二個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學會正確和更好地使用動詞。在任務實施過程中,教師先插播了3分鐘語法微課,讓學生了解動詞的語法特點和使用規(guī)律,然后設計了兩個活動:一是引導學生賞文學作品的動詞之妙;二是指導學生用好動詞。這兩個活動的設計既鞏固了學生對詞性認知,又讓學習與有效知識運用真正發(fā)生。教師通過選用教材中《背影》和《劉姥姥進大觀園》兩篇優(yōu)秀文學作品進行賞析,將動詞的語法教學與教材文本緊密聯系,讓學生能在文本中找到動詞使用的特點,體會到準確使用動詞能深入地表達文章情感的妙處。
有了前兩個環(huán)節(jié)的鋪墊,教學目標三就自然而然尋到了突破口。考點主要從閱讀和寫作兩方面的突破去考慮。在文本類閱讀中,對關鍵詞的賞析是一個必考點,而動詞因其表達的豐富性成為考試出現頻率比較高的詞語,因此,教師帶著學生對三大法寶的理解走進這一類中考考題,借助2020年廣東17題的詞語賞析題,讓學生在做中學、做中悟。在寫作板塊中,通過片段寫作來訓練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讓學生進一步感受語言的魅力。
觀之,本課能緊緊圍繞所預設教學目標來實施教學任務,在進階過程中讓學生品味了動詞的妙用,掌握了動詞使用的規(guī)律,是從語法角度助力突破中考考點的一次有益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