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
(遼寧省葫蘆島市中心醫(yī)院龍灣院區(qū) 遼寧葫蘆島 125000)
骨外科傷口感染的影響因素較多,如傷口部位病原體濃度、手術時長、患者身體因素等,其中患者身體因素包括免疫抑制、高齡、糖尿病、營養(yǎng)不良、貧血、慢性炎癥、接觸放射史、攜帶細菌狀態(tài)等[1]。其中,以傷口部位遭受病原菌侵害為主要的感染因素。為降低藥物的不良反應,保證患者的治療效果,促進患者盡快病情改善,需要對骨外科傷口感染患者進行細菌檢驗和藥敏試驗[2],保證合理用藥,在降低耐藥性的基礎上,保證藥物的治療效果。
此次研究所選對象共計144例,均為我院骨外科收治的傷口感染患者,其中男性患者87名,女性患者57名,年齡分布21~75歲,平均年齡為(45.86±3.22)歲。
納入標準:患者臨床資料完整;患者知曉此次研究目的并自愿參與;經(jīng)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排除標準:排除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排除合并惡性腫瘤患者;排除伴有意識障礙、精神異常者。
采取患者的傷口分泌物,分離培養(yǎng)細菌,再選取相關的細菌鑒定藥敏板做細菌鑒定、藥敏試驗,在該過程中,需要嚴格注意按照說明書進行,并且避免違規(guī)操作,確保檢測質(zhì)量[3-4]。
分析此次觀察的144例骨外科傷口感染患者的細菌檢驗結果與病原菌耐藥情況。
如下表1所示,此次研究的144例骨外科患者中,共分離出病原菌83株,占比57.64%,其中占比較高的為表皮葡萄球菌,其次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以及銅綠假單胞菌等。
表1 細菌檢驗結果分析[n(%)]
從耐藥性方面來看,革蘭陽性菌對青霉素、紅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藥性較高。詳情見下表2。
表2 革蘭陽性菌耐藥分析[n(%)]
從耐藥性方面來看,革蘭陰性菌對頭孢唑林、氨芐西林、頭孢曲松等具有較高的耐藥性。詳情如下表3。
表3 革蘭陰性菌耐藥分析[n(%)]
骨外科傷口感染是臨床常見現(xiàn)象,同時也是骨外科中最為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手術時間延長、患者自身營養(yǎng)不良、傷口愈合延遲、受到細菌侵害等,均會造成傷口感染,增加住院的時間,而病情嚴重者,甚至會危及生命[5]。
目前,臨床應對骨外科傷口感染的治療方案是選取對癥的抗菌藥物進行治療,但是由于病原菌的種類較多,且不同的病原菌耐藥性差異較大,從而增加了治療的難度,需要加強病原菌的檢查,了解患者病原菌的詳情,從實際出發(fā),選取合適的抗菌藥物,在保證耐藥性的基礎上,提升治療效果[6]。
本文研究表明,革蘭陽性菌以表皮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最為常見;革蘭陰性菌以銅綠假單胞菌、大腸埃希菌最為常見。經(jīng)藥敏試驗發(fā)現(xiàn),金黃色葡萄球菌對克林霉素、青霉素、紅霉素具有較高的耐藥率,而對于替考拉寧、萬古霉素的耐藥率較低,這2種藥物均屬于糖肽類抗菌藥物,可以抑制肽聚糖的合成,并且抑制細菌的生長和繁殖,據(jù)臨床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替考拉寧的親和力較強,相比萬古霉素更加有效,且可以增強病菌、組織的滲透作用[7-8],半衰期較長,藥物毒性較小,安全性較高;大腸埃希菌對亞胺培南的耐藥率較低,而作為首選的藥物;表皮葡萄球菌對青霉素、紅霉素等藥物均存在較高的耐藥性,而對萬古霉素具有較低的耐藥性,因此,對于該類病原菌應該首選萬古霉素治療;銅綠假單胞菌對大多數(shù)的抗菌藥物均有較高的耐藥率,但是對于環(huán)丙沙星以及亞胺培南來講,耐藥率較低。因此,應用這2種藥物均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綜上所述,在對骨外科傷口感染患者的治療中,需要進行細菌檢驗及藥敏試驗,明確感染病原菌,并盡可能選擇耐藥率低的抗菌藥物,合理用藥,保證治療效果,降低不良反應,促進患者病情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