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捷
【圖解】 談笑風生的公叔文子
【資料故事】
公叔文子,春秋時衛(wèi)國大夫,又名公叔發(fā),是非常有才干的政治家,孔子對他十分推崇和贊賞。但奇怪的是,公叔文子給人感覺似乎非常木訥,總是不茍言笑,連一貫主張“謹言慎行”的孔子都覺得有些莫名其妙。有一天,他遇到了公叔文子的學生公明賈,孔子便說出來自己的疑惑。公明賈向孔子解釋道:“我家先生并不是不說不笑,他只是在該笑的時候笑,該說的時候說,他這樣做的目的就是不想引起別人的厭煩?!闭f話做事都要講究分寸和時機,一旦超過了一定限度,就會引起旁人的不悅。這也是孔子極力向弟子們強調(diào)的為人處事的原則。
【原文】 “……夫子時然后言,人不厭其言;樂然后笑,人不厭其笑……”
【釋文】 語出《論語·憲問》?!啊壬皆撜f時才說,因此別人不厭惡他說話;快樂時才笑,因此別人不厭惡他……”
【不厭其言·解說】
親愛的小朋友,你有沒有經(jīng)歷過這樣的情況:當你在不該說話時,你說話了,別人嫌棄你;當你在不該笑的時候,笑了,別人嫌棄你。你的爸爸媽媽應(yīng)該會在這個時候提醒你:要注意場合,做適當?shù)氖隆?/p>
適當,場合,請記住這兩個詞語,太重要了。知道嗎?如果孔子在場,他可能會說出這樣一句話:夫子時然后言,人不厭其言,樂然后笑,人不厭其笑。這句話出自《論語·憲問》,意思是:孔子說自己到了該說的時候才說,因此,別人不會厭惡他說的話;到了該笑的時候才笑,因此,別人不會厭惡他的笑。在適當?shù)臅r候,做適當?shù)氖拢@就叫一個“好”字。
作文,怎么作才好呢?也要注意適當,注意場合。
語言,合適了才有力量。所謂的“合適”,就是指在合適的場合,面對合適的對象,表達合適的內(nèi)容。話,合適才好。有的時候,我們寫作文會說出不像自己的話。例如,我們喜歡喊喊口號,似乎口號一喊,文章的立意就變高了;有的時候,我們還會學大人說話,明明是兩個小孩兒之間的對話,寫起來就好像兩個很有思想的哲學家在聊天一樣。其實,作文中寫成那些話,都是不合適的,不應(yīng)該是小朋友作文中的話。
說個細節(jié)吧。有的時候,我們寫作文對話的提示語,也不夠注意場合,寫得不合適。例如,在安靜的場合里,本來不該大聲說時,卻寫道:他大聲地說。不該悄悄說,卻寫道:他輕聲細語地說。這就是不夠注重說話的場合和時機。大家讀過課文《晏子使楚》吧?是不是發(fā)現(xiàn)晏子可會說話了?他非常注重說話的對象和場合。當楚王要嘲笑他時,楚王說話很不客氣,晏子就“嚴肅地回答”;當楚王覺得這個人不簡單,改為比較正經(jīng)地說話時,晏子心里一時半會兒摸不透楚王到底是什么意思,他就會“裝著很為難的樣子”來回答;最后,楚王尊敬他,恭恭敬敬地說話時,晏子也拱了拱手,恭恭敬敬地回答。瞧,會說話的人,總是會注意場合,會用合適的方式,說適當?shù)脑挕?/p>
小朋友可能會問,怎樣說才合適呢?
其實,符合要求,能夠為表達的意思服務(wù)的,就是合適的。
在寫作的時候,為了突出文章要表達的意思,你可以合理安排,讓文中的人說合適的話。例如,我們要表現(xiàn)媽媽很愛嘮叨這個特點,就可以不斷地在文中出現(xiàn)媽媽的話:早上起來,媽媽就嘮叨:“要吃早餐??!”“過馬路要小心啊!”“進學校要行隊禮呀!”“紅領(lǐng)巾,不要忘記帶呀!”中午回到家,媽媽又開始嘮叨:“上課有沒有注意聽?”“有沒有跟同學打架?”“作業(yè)都抄回來了嗎?”“飯后趕快去睡個午覺!”晚上的時候,媽媽又開始嘮叨:“快快做完作業(yè),還要讀書呢?”“別忘了練琴,練完琴趕緊洗臉洗腳上床去?!蹦闱疲瑸榱送怀鎏攸c,不停地安排文中的媽媽說話,這就叫合適。所以合適并不是簡單的“多與少”的問題,而是配合表達需要的問題。
有的時候,不說話,也合適。例如,你要表現(xiàn)一個人的內(nèi)向,就讓別人問他幾句:你在做什么?你心里在想什么?你有什么需要?你有什么話要對我說?而他呢,就一言不發(fā),不說話。這就合適了。
總之!沖著寫作目標去,為了達到寫作的目的,在合適的場合,說合適的話,表達出希望表達的意思。
【見賢思齊·佳作】
都是分數(shù)惹的禍
曾靜宇
唉,每當看到自己的分數(shù),就仿佛看到了媽媽的臉。白紙紅字,一清二楚;喜怒哀樂,寫在臉上。而我今天要說的話題,就是分數(shù)。這一切,都是分數(shù)惹的禍……
迎著老師贊許的目光,沐浴著太陽公公的光芒,小鳥歡快地歌唱,我走進了家門?!皨寢?,我這次語文單元考考了100分!”我高舉著那張試卷大聲喊著。媽媽的臉笑成了一朵花:“哦?是嗎?哎呀,真不賴!等著,媽給你去做好吃的!”說完邊系圍裙邊招呼爸爸,“孩子他爸,過來,咱家孩子考了100分!”“不錯不錯……”爸爸仔細端詳著考卷,“允許你看一會兒電視,玩一會兒手機。”要知道,平時學習繁忙,父母都不讓我看電視、玩手機的。我的心里頓時樂開了花,心滿意足!
一個星期過去了,數(shù)學成績還沒出來。我盼星星,盼月亮,終于,在一個下著傾盆大雨的下午,數(shù)學考卷上的分數(shù)給我來了一個下馬威——78分!??!這是我拿過的前所未有的低分??!整堂課下來,我紅著臉,低著頭,滿腦子想的都是:“回家該怎么向爸媽交代?”回家路上,小路依舊,景色依舊,可往日鮮艷的色彩卻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抹令人失望與難過的灰暗。
回到家,媽媽馬上問我:“成績出來了嗎?”“出來了?!薄岸嗌伲俊蔽业哪X子頓時一片空白。說,會被媽媽罵;不說,會被認為撒謊。經(jīng)過了一番內(nèi)心的煎熬與掙扎之后,誠實的我最終還是選擇說了出來:“7……78?!?/p>
媽媽的臉色霎時不對勁兒了——“晴轉(zhuǎn)多云”。她眉頭皺了起來,過了許久,沉悶悶的火山終于爆發(fā)了:“什么?你才考這幾分?”我像老鼠見了貓一樣瑟瑟發(fā)抖,郁悶了一個晚上。
都是分數(shù)惹的禍!它牽著媽媽的鼻子轉(zhuǎn),讓我吃了不少苦頭。但我覺得,媽媽不應(yīng)該以分數(shù)來作為衡量我的標準。如果考得不好,我也會好好總結(jié)自己的不足,改正錯誤。媽媽啊媽媽,希望您不要被分數(shù)蒙蔽了雙眼!
【必有我?guī)煛ぴu點】
什么樣的人,就該說什么樣的話;什么樣的場合,就該說什么場合的語言;人說話時的語氣和狀態(tài),也該隨著人物的心情而變化。所以,在作文里給人物進行語言描寫時,一定要符合人物、場合、心情等。
在曾同學的這篇作文里,語言成為了她重點描寫的內(nèi)容。當她考試成績不錯時,她自己的語言是充滿童心的快樂,媽媽的則是來自長輩的欣慰贊許,爸爸的就比較含蓄、簡單但又內(nèi)斂,卻很符合父親的身份和特點。而當她考試成績不佳時,她的語言因為心里害怕被責怪而變得吞吞吐吐,而媽媽的語言也因為生氣和不滿而產(chǎn)生了相應(yīng)的變化。這樣的語言,符合人們?nèi)粘5恼Z言習慣和邏輯,使得文章有了代入感。
所以說,合適的語言有力量,能夠為我們的作文增添光彩。
【學而時習·任務(wù)】
小朋友,學習了這一章的內(nèi)容,相信你已經(jīng)感受到了語言的魅力。生活中,我們在很多場合和情境中也需要運用到我們的語言,例如一場辯論會、一次爭吵、一次意味深長的談話等等。在這些場合中,有沒有哪一次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或者,在你的生活中,是否有某人說過的某一句話,一直縈繞在你的心里,給你帶來巨大的影響呢?把這樣的一件事情找出來,完整而具體地寫下來吧。注意,要準確記錄和描述故事里的語言,注意語言要符合人物、符合場合、符合情境。相信你一定能寫出最生動、最特別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