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山鳳
摘 要:解讀福州2016年初中語文新教材,在教學實踐中,依據(jù)學情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取舍。分析新教材雙線組織單元結構和作文序列單元結構的特點,有機結合單元課文和單元作文,在教學上相輔相成。在作文教學中,注重知識和能力的落實以及方法的訓練。同時,在教學過程中,細化單元目標,統(tǒng)籌讀寫教學內(nèi)容,高效完成作文能力訓練,以閱讀為推手,促進感悟生成?;貧w課堂作文本源,助推學生認識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
關鍵詞:新教材;課堂作文;讀寫內(nèi)容
一、 引言
2016年始,福州初中的語文教材發(fā)生了重大變革,2017年,這套“教育部審定”的新教材又進行了微調(diào)。伴隨著這一改變,作為一線教師,教學思路的改變隨之而生。教師從教材出發(fā),對編者意圖作出解讀,活用教材,教活學生,讓學生在充滿詩意的語文課堂中,享受成長的欣喜,享受生命的快樂。
二、 解讀教材,依據(jù)學情取舍內(nèi)容
2016年的初一語文新教材,是由教育部組織編寫的,有變化,有創(chuàng)新,帶動著我們一線教師更新教學理念,促進專業(yè)成長,改進教學方法。這些改變都從解讀教材起步。初中的單元結構是以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為重點,如何在教學中使二者前呼后應,相輔相成,是能夠有效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保證?,F(xiàn)代課程論認為,教師是課程的開發(fā)者、決策者和創(chuàng)造者,教師應抓住教材的本質(zhì),對教材進行適度開發(fā),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能。深入地分析教材,全面地掌握教材是課堂教學設計的基礎,是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前提條件。
(一)雙線組織單元結構,知識能力共同促進
通過對新教材的解讀,可以清地看到“部編本”語文教材單元結構體例更加靈活,采用了“雙線組織單元結構”。按照主題組織單元,單元內(nèi)的課文都圍繞著同一主題,形成一條明晰的線索,因此,主題是第一條線索。第二條線索是語文素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包含了一些基本因素:知識、能力、策略、習慣、寫作、口語等。這些基本因素被切割成各個知識訓練點和能力訓練點,由淺入深地分布在各個單元中。采用“雙線組織單元結構”,就可以根據(jù)教學的需要安排單元內(nèi)容,既有根據(jù)人文主題組織單元,又有根據(jù)文體組織單元,這樣既保證了單元內(nèi)容的整體性,又有利于學生文體意識的形成,對寫作更有力。因此,單元雙線結構側重于對學生知識和能力的落實,可操作性更強。
(二)作文序列單元結構,方法訓練有的放矢
對新教材進行解讀之后,在教學中,還要根據(jù)學情取舍教學內(nèi)容。余映潮提出的“語文智慧課堂”就包含了教師對教材內(nèi)容做適當取舍的觀點。他說,如果一個語文教師,能夠從單篇課文的剪裁取舍的角度,進行如全篇課文的整體閱讀教學、知識內(nèi)容的線條式提煉、精美之處的板塊式深入、突現(xiàn)目標的要點式品析以及多篇課文的精煉組合式教學,那么對學生而言,這該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以作文為例,我就嘗試進行了這樣的取舍?!安烤幈尽闭Z文教材在突出綜合能力的前提下,注重基本寫作方法的指導,按照教學順序設計寫作方法和技能訓練。初一全年共十二次寫作訓練課,一單元一次,分別是:熱情生活熱愛寫作,學會記事、寫人要抓住特點,思路要清晰,如何突出中心,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象,寫出人物的精神,學會抒情,抓住細節(jié),思路要清晰,如何突出中心,發(fā)揮聯(lián)想與想象,寫出人物的精神,學習抒情,抓住細節(jié),如何選材。在作文教學中,我依據(jù)教材的這一條寫作方法訓練的線索,依據(jù)學情整合符合班級學生學習需求的作文資源。
1. 把單元課文作為寫作的例文深入解讀
在傳統(tǒng)的寫作課上,教師先提供學生寫作主題,然后再提供學生范文,讓他們對照范文去研究,在這個基礎上套用模板,將范文中的寫作技巧引為己用,從而寫出優(yōu)秀的作文。而部編教材不僅增添了寫作模塊,而且也抓住了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思路安排了相應的例文,以每個單元為一個體系,先安排三至五篇的課文,再安排寫作任務。眾所周知,入選教材的課文都是經(jīng)過高要求的篩選,在同類型的文章中,它們有代表性,或是語言優(yōu)美,或是條理清晰,或是寫作有亮點等。以這些課文為范文指導學生寫作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一方面,能為學生寫好作文做好準備;另一方面,拓寬學生閱讀深度,促進學生對文本材料以及寫作技巧、方法的理解與內(nèi)化。具體來說,把單元作文指導中的方法,落實到單元課文的教學過程中。在課文的教讀過程中,把課文作為寫作的例文來講解,從作文的角度,分析課文中寫作方法的運用。例如,在七年級下“抓住細節(jié)”單元,通過本單元的三篇課文來講解學會抓住細節(jié)的注意事項,如《老王》送香油和雞蛋的細節(jié)描寫來講述真實;《臺階》中父親洗腳、踩黃泥的細節(jié)來講述典型。《賣油翁》中賣油翁觀看陳堯咨射箭的表情和動作來講述生動。
為了進一步促進學生吸收,讓學生通過例文掌握寫作技巧和方法,教師可以在指導學生閱讀例文時采取“讀寫結合”方式,顧名思義,將寫作與閱讀結合起來,通過寫作驅(qū)動學生閱讀,常見的有讀中仿寫、讀后續(xù)寫、讀中改寫以及讀中悟?qū)懙?。教師應根?jù)具體的寫作要求以及例文內(nèi)容選擇合適的“讀寫結合”策略,讓學生在寫作的驅(qū)動下更深入更全面地閱讀。以七年級上冊“熱愛生活 熱愛寫作”為例,這節(jié)寫作課的目標就是讓學生學會感受生活、觀察生活,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人情之美、自然之美;掌握寫人記事類作文的寫法;學會寫人記事類文章謀篇布局的寫作方法和技巧。圍繞這個單元的寫作教學目標,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這個單元的幾篇例文《春》《濟南的冬天》《雨的四季》時可以組織學生仿寫。以《春》為例,可以讓學生先用思維導圖梳理這篇課文的寫作思路,掌握謀篇布局的技巧,然后讓他們以夏、秋、冬中的任意一個季節(jié)為對象仿寫一篇作文。同樣,在指導閱讀《濟南的冬天》一課時,課文中有很多靈動、優(yōu)美的句子,源于作者運用了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在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仿寫這些句子,促使學生掌握修辭手法的應用技巧。通過仿寫,學生有效吸收、內(nèi)化了作者的寫作技巧,并將其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這既增強了學生閱讀感悟且拓寬其閱讀深度,而且在無形之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除了仿寫,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例文的時候可以采取讀中悟?qū)?、讀后續(xù)寫等讀寫結合方式,將寫作與閱讀融合起來,學生一邊吸取知識一邊運用知識,其語言建構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有效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