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高校共青團培訓體系建設調查研究
      ——以A大學為例

      2021-09-13 06:20:38趙苗苗
      大學 2021年8期
      關鍵詞:團干培訓者團干部

      趙苗苗

      (華中師范大學,湖北武漢430079)

      團干部是共青團工作的骨干力量,是黨的干部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共青團要想完成新時期創(chuàng)新的目標,推動青年發(fā)展,需要一支素質強大的共青團干部隊伍,且習近平總書記對團干部提出了堅定理想信念、心系廣大青年、提高工作能力、錘煉優(yōu)良作風的要求。培訓是提升團干部素質的關鍵途徑,因此,團干部培訓必須圍繞黨和國家的工作大局,將提升團干部政治素質放在首位,結合實際培訓需求,加強團干部培訓體系建設,增強團干部培訓的實際效果。本研究主要從高校團干培訓的目的、內容、時間、方式、評價幾個方面進行調查研究,以進一步完善高校團干部培訓體系。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A 大學的團學干部以及院系團委書記。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文獻研究法的基礎上,主要采用了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

      1.問卷調查法。本研究共發(fā)放問卷350 份,回收327份,有效問卷327 份,有效回收率為93.4%。調查的樣本為A 大學2017 級9 人,2018 級72 人,2019 級246 人;男生78 人,女生249 人。

      2.訪談法。為更詳細地了解團干培訓中的具體情況,除問卷以外,本研究隨機對院系的團委書記進行了訪談。

      二、結果與分析

      (一)培訓目的

      目的或動機是所有行為的內驅力,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行為的效果。從對培訓的目的統(tǒng)計來看,有69.72%的學生認為參加團干培訓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工作能力,12.84%的學生是為了提高理論水平,3.67%的學生是為了更新知識,2.75%的學生是為了結交一些朋友,11.01%的學生認為參加培訓是因為組織安排,必須參加??梢姡蟛糠謭F學干部參與培訓的目的或動機比較端正,且在知識和能力的選擇中,更傾向于提高能力。在期望能力的提高中,調查顯示,從高到低分別為組織領導能力(71.56%),處理復雜問題能力(67.89%),溝通協(xié)調能力(62.39%),執(zhí)行操作能力(56.88%),語言文字表達能力(55.96%),研究分析能力(45.87%),認識判斷能力(41.28%)。

      (二)培訓內容

      對于培訓的內容,有55.96%的學生認為滿意,10.09%的學生認為非常滿意,滿意率為66.05%;33.94%的學生認為培訓內容一般。有45.87%的學生認為目前團干培訓中最需要的內容是“活動策劃與創(chuàng)新”,有36.7%的學生認為目前最需要的是“團學工作理論與實務”,有11.01%的學生認為培訓內容最需要的是“個人修養(yǎng)與發(fā)展”。在團干培訓中會借助一些教材或資料,學生對這些教材或資料大多持肯定態(tài)度,滿意率為61.47%。

      圖1 當前培訓內容滿意度

      圖2 所期望培訓內容

      (三)培訓時間

      調查發(fā)現(xiàn),團干培訓的時間也是學生關注的重點之一,40.37%的學生認為每學期應該有2 次團干培訓,34.86%的學生認為團干培訓的頻率應為每學期1 次,23.85%的學生認為頻率應為一學年1 次。

      對于每次培訓的時間,有43.12%的學生認為每次培訓應以半天為宜,有19.27%的學生認為每次培訓應在1 天以內,有33.94%的學生認為每次培訓應該控制在2—3 天內。

      (四)培訓方式

      調研數(shù)據顯示,對于當前的培訓形式,有10.09%的學生非常滿意,有50.46%的學生認為滿意,有37.61%的學生認為非常一般,還有1.83%的學生認為不滿意。對于培訓方式的選擇,從高到低的排序分別為:團隊拓展訓練(82.57%),參觀考察(66.06%),理論專題授課(48.62%),專家演講報告(44.95%),座談會(32.11%)。對于教學方式的選擇,有77.98%的學生選擇體驗式教學,有69.72%的學生選擇案例式教學,僅有40.37%的學生選擇講授式教學,由此可見,學生對實踐性較強的體驗式教學需求更大。

      圖3 意向培訓方式選擇

      圖4 意向教學方式選擇

      (五)培訓評價

      總體來看,大多數(shù)學生對目前團干培訓的系統(tǒng)性持肯定的態(tài)度,有50.46%的學生對團干培訓的系統(tǒng)性滿意,有12.84%的學生認為非常滿意,33.94%的學生認為系統(tǒng)性比較一般,仍有2.75%的學生認為非常不滿意。對于培訓的效果,認為滿意的學生占51.38%,認為非常滿意的學生占11.93%,有34.86%的學生認為效果一般。對于培訓的收獲,在“掌握理論知識,知識面擴大”方面非常滿意(16.51%)和滿意(55.05%),“工作技能提升”方面非常滿意(17.43%)和滿意(56.88%),“對團學工作的態(tài)度情感發(fā)生了變化”方面非常滿意(22.94%)和滿意(50.46%),在“結交了朋友”方面非常滿意(20.18%)和滿意(52.29%)。對于所在學院對團干培訓的重視程度,有57.8%的學生認為學院重視團干培訓,有34.86%的學生認為學院非常重視團干培訓,而個人也非常重視(27.52%)和重視(55.96%)團干培訓。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調查研究顯示,大部分團干對當前團干培訓的評價較積極,持肯定的態(tài)度。對于團干培訓較為重視,參加培訓的目的和動機端正,希望通過培訓提升組織領導、處理復雜問題、溝通協(xié)調、執(zhí)行操作、語言文字表達、研究分析、認識判斷等工作能力和相關理論水平。大部分同學認為學院和個人都較重視團干培訓,對目前的培訓內容設置和培訓方式比較滿意,認為通過培訓掌握了理論知識,知識面得以擴大,工作技能有一定的提升,對團學工作的態(tài)度情感也發(fā)生了變化,在培訓的過程中還結交了朋友。

      雖然學生對團干培訓的整體評價尚可,但也存在一些問題。首先,培訓時間不靈活,有近一半的學生認為一學期應該有兩次培訓,但從對調查對象參加培訓次數(shù)的調查顯示,大多只有一次,說明培訓的次數(shù)不足。此外,許多受訪者認為單次培訓時間過長會影響培訓的效果,時間越長則越到后面的內容,培訓實效性越會受影響,而且因為上課等原因,也很難有完整的幾天時間參加培訓,不能保證出勤率。

      其次,培訓的方式有待改進。目前來看,培訓大多采用的是傳統(tǒng)專題授課的形式,調查顯示有80%以上的學生在培訓方式上都選擇了團隊拓展訓練,即使是傳統(tǒng)的理論教學,也大都選擇了體驗式教學和案例式教學,這與當前的培訓方式是不匹配、不相符的。

      再次,培訓的內容有待調整。目前來看,培訓內容的設置不系統(tǒng),未在培訓內容的設置上做規(guī)劃,如“個人修養(yǎng)與發(fā)展”等周期性較長的內容與“活動策劃與創(chuàng)新”等應用性強的內容設置就要區(qū)別對待。

      最后,培訓調研不足。許多受訪者表示,每次培訓前對團干部的實際需要調研不足,缺乏針對性,影響了培訓的效果。

      (二)建議

      1.加強以能力提升為主的培訓內容

      培訓內容是培訓體系的核心,主要包括理論知識和能力兩大部分,為堅定團干部的理想信念,樹立科學的世界觀、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團干部是最急需提升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yǎng)和黨性修養(yǎng)的教育對象,因此,團校的團干部培訓工作也應參照《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校工作的意見》,結合團干部的特點,抓好教學改革,把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作為團干部培訓的主課。”[1]團史知識、團務知識、青年工作知識等專業(yè)知識為團干部的專業(yè)技能奠定了理論基礎。

      調研發(fā)現(xiàn),學生期望培訓內容的重心向提升能力方面轉變,如邏輯思維能力,演講和書面表達能力,組織溝通能力,計劃能力,決策能力以及專業(yè)工作能力,如活動策劃能力,活動實施能力,組織、引導、服務和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能力等。就目前培訓情況來看,雖然也會涉及能力培養(yǎng)的內容,但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更注重實用能力的培養(yǎng),雖將團干部培養(yǎng)成了開展活動的好幫手和好助手,但卻忽略了創(chuàng)新能力和領導能力等方面的培養(yǎng),影響了團干部的成長和發(fā)展。團干培訓的意義一方面是為了更好地服務團干工作,另一方面也在于提高團干的能力和素質,從而實現(xiàn)其自身的價值。

      2.注重以參與式、體驗式為主的培訓方式

      參與式、體驗式培訓方式的呼吁是教育方式轉變大背景下的必然,但目前團干培訓中主要的方式仍然是灌輸式的培訓方式,被培訓者大都只是被動地接受,缺少思考的空間和選擇的可能,忽視團干部的主觀能動性。杜威認為,如果讓學生處在一種完全被動的態(tài)度中,他或許“差不多把他從教師那里聽來或在書本中讀來的東西歸還回去”[2]。培訓主要影響的是學生的思想和行動,所以培訓方式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都應該是學生,以生為本,而非以師為本。灌輸式培訓方式強調的是培訓者做了什么,參與式、體驗式培訓方式的著力點是被培訓者學到了什么,發(fā)生了哪些改變。培訓者要把培訓打造成“學生期待”發(fā)生的學習活動,而不是“培訓者期待”的培訓活動。具體來說就是參與式、體驗式培訓要盡可能體現(xiàn)和再現(xiàn)培訓對象的主題需求和內心期待。這樣,學生才會“想參與”,并“能參與”到培訓中去。當學生真正參與培訓后,才能形成自己的體驗,進而從自己的體驗和內省出發(fā),自主進行理論建構的內化。唯物辯證法認為,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被培訓者只有通過參與、體驗,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進行比較和審視,認同和接受培訓的內容,才能內化為被培訓者的一部分,進而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只有能夠激發(fā)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3]。

      3.引入靈活機動的“線上+線下”的培訓機制

      社會對教育產生了大量的要求,“這種要求只有充分地和適當?shù)乩媚切默F(xiàn)代技術中產生的、具有無限可能性的工具,才能得到滿足?!保?]現(xiàn)在互聯(lián)網技術已經深入了各行各業(yè),教育也不例外,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也在積極推動教育新形態(tài)的產生和發(fā)展,從團干培訓的調研來看,線上的培訓已經逐漸成為重要的學習方式,如每周的青年團課,這使得傳統(tǒng)的面對面的交互式培訓向線上云培訓轉變,實體空間向虛擬空間轉移。線上培訓因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優(yōu)勢,越來越受到大家的歡迎,深入人心,為教育和培訓打開了一種新模式。所以,積極發(fā)揮線上和線下培訓的優(yōu)勢,引入線上與線下相融合的培訓機制,已然是未來團干培訓的趨勢。

      線上線下相融合的培訓形式可以節(jié)約學生時間成本的投入,但又不影響認知的增加,而且此這種線上線下相融合的培訓方式可以把教師從單調的、重復的工作中解脫出來,使其更有精力保障線下的教育質量。線上培訓的覆蓋面和培訓量是線下培訓不可比擬的,且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靈活地進行分階段系統(tǒng)學習,并在線上進行自測,以檢驗自身培訓效果。此外,線上培訓可以開發(fā)系列課程,利用互聯(lián)網技術,借助各種視頻資料,讓課程更加豐富、立體,從而更受廣大團干部的喜歡。

      目前來看,很多培訓者的思維方式仍然停留在傳統(tǒng)培訓的思維框架內,必須盡快實現(xiàn)培訓思路和傳統(tǒng)方式的轉變。培訓者無論是知識還是技能都要不斷提升,以適應線上培訓的需要,才能使線上培訓進一步落地。一些培訓者對于線上培訓不支持的態(tài)度很大程度上源于他們認為線上培訓的效果無法保證和評估,在看不見摸不著的情況下,了解培訓對象的真實學習狀態(tài),是一個重要的課題[5],還需后續(xù)不斷完善和提升。

      4.強化培訓調研和需求分析

      培訓和需求是緊密相連的,要想提高培訓的吸引力和實效性,離不開對學習者進行系統(tǒng)的調研和精準的分析?!拔覀儜箤W習者成為教育活動的中心;隨著他的成熟程度允許他有越來越大的自由;有他自己決定他要學習什么,他要如何學習以及在什么地方學習與受訓?!保?]大多數(shù)的學生也都提到希望培訓前能夠多傾聽學生的心聲,加強調研。調研應主要從兩方面展開:一方面要調研團干部個人的需求,將需求分層分類,如不同部門的需求,不同級別的需求,個人在成長和發(fā)展中的需求等,例如被培訓者希望的培訓時間,最感興趣的培訓內容,最有效的培訓方式方法等,總之要了解不同團域、團級和團涯的團干部需求,只有對這些因素加以考慮,團干部培訓的針對性問題才能得以解決;另一方面要調研組織的需求和崗位的需求,時刻關注黨團的最新發(fā)展動態(tài)和需求,這也是做好培訓的根本。調研也不是一勞永逸的,要根據培訓對象的不同而重新調研,力求將調研常態(tài)化。高校可依據調研的結果,從而分層分級分類制定更為細致的培訓內容,在此基礎上,生成各種不同類型的課程體系。

      猜你喜歡
      團干培訓者團干部
      新“國培”高質量培訓者隊伍體系化管理探索
      新時代團干,應該如何“正心”怎樣“修身”?
      中國共青團(2020年5期)2020-04-09 08:21:51
      云端 落地 花開——山東省鄉(xiāng)村教師培訓者培訓學習后記
      少兒美術(2019年3期)2019-12-14 08:02:58
      提升中小學校長和幼兒園園長培訓者專業(yè)能力的研究
      教師培訓要有“場”
      當前形勢下高校學生團干管理方法研究與創(chuàng)新
      淺談班主任對班團干部的培養(yǎng)
      亞太教育(2014年3期)2014-04-29 10:46:07
      開卷
      中國共青團(2014年8期)2014-02-03 02:33:45
      團干部須有5種特質
      企業(yè)轉換經營機制對團干素質提出新的要求
      中國青年(1997年7期)1997-09-11 03:36:12
      大同县| 翼城县| 吉林省| 瓮安县| 卓尼县| 恭城| 辽宁省| 宁乡县| 靖远县| 赣榆县| 霍州市| 白沙| 桂阳县| 南丹县| 松桃| 阿勒泰市| 洛隆县| 长宁县| 黑水县| 龙里县| 宜都市| 贺兰县| 双流县| 石渠县| 苍山县| 临湘市| 都江堰市| 宁都县| 牙克石市| 会宁县| 嵊泗县| 河北省| 五华县| 武冈市| 惠东县| 凤台县| 中卫市| 茌平县| 大连市| 瑞安市| 都江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