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加娟
【摘 ? 要】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在語言交際中融入文化內容,幫助學生養(yǎng)成跨文化交流的意識。本文主要從精研教材、依托媒體、關注內容及綜合多法等方面闡述初中英語教學中文化理解的策略。
【關鍵詞】 ?初中英語;文化理解;策略
在當前英語教學中,教師重語言知識輕文化理解,學生語言應用能力不足、文化理解能力薄弱,導致他們在交流中存在障礙。教師不能滿足于簡單的識記理解,要理解語言中所表達的文化、道德等內容,促進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升。
一、精研教材,深度理解文化內容
教師要精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編排方式,要依據(jù)教材話題整合內容,拓展教學設計的深度。教師要依據(jù)交往、環(huán)境、天氣、自然、旅游、科普等話題引導學生表達交流,滿足學生多元化的學習需求。教師要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深挖教材中蘊含的中外文化內容,能激活學生的文化思維。如,在教學譯林版七上“Unit 5 Celebrate!”內容時,教師將中國的Spring Festival與西方的Halloween兩個節(jié)日加以對比,讓他們了解中西方的風俗習慣,教師拓展Dragon Boat Festival、Mid-Autumn Festival、Christmas等節(jié)日的內容,讓學生感受到中國的節(jié)日有以“家、團圓”為主題的春節(jié)、中秋節(jié)、元宵節(jié),也有以“緬懷”為主題的清明、中元節(jié),而西方人則更偏好利用節(jié)日、紀念日與朋友聚會,以放松身心,促進自身生活質量的提升。學生只有把握文化的差異去分析節(jié)日,才能拓展自己的文化視野,促進學生跨文化能力的發(fā)展。教師要依托教材,引入學生熟悉的文化內容,才能聚攏學生的注意力,引發(fā)他們對閱讀內容的興趣。
二、依托媒體,提供文化理解支持
在信息時代,教師要借助多媒體集聲音、圖像、動畫于一體這一特點,以多樣的媒體元素刺激學生的感官,為他們提供文化理解的氛圍,讓他們在真實的情境中進行交流,能增強他們對語言的理解。教師要將語言知識的學習與文化內涵的理解結合起來,幫助學生理解語言知識及文化的底蘊,讓他們的表達更地道、更得體。教師要鼓勵學生去搜集素材、整理文化的資料,并運用E-mail、QQ等軟件進行溝通交流。教師讓學生開展討論交流,并進行成果展示,通過情景劇、采訪等形式的活動促進學生聽、說、讀、寫等技能的發(fā)展,讓學生了解語言文化方面的信息。教師要借助現(xiàn)代教育技術增強學生對文化的理解,形成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比如在教學譯林版八上Unit 2 School life 時,教師在學生了解了文本內容后,讓學生上網(wǎng)搜索更多關于英美國家學生在校的信息,并且和我們中國的學校生活進行比較。
三、關注內容,深刻理解語言文化
教師既要關注學生語言知識、語言技能、學習策略的培養(yǎng),還要關注學生情感的體驗、文化意識的發(fā)展,教師不能孤立地強調語言技能的內容,要強調語言的交際功能,讓其成為文化的載體,這樣才能形成濃厚的文化氛圍,促進他們對語言文化的深度理解。學生只有理解內容的文化背景,掌握英美國家的人文、地理、歷史、風俗等內容,才能將所學的語言知識靈活運用于實踐,從而形成深度的理解。如在教學譯林版九上Unit 2 Colours時,要讓學生了解有些顏色在中西方的文化中表達截然不同的意思,比如red,在中國象征著吉祥、好運,如過年時給孩子紅包,過節(jié)時掛大紅燈籠……而在西方文化中red是貶義詞,是“火”“血”的聯(lián)想,象征殘暴和流血,如The red rules of tooth and claw,a red battle,red alert等。
四、綜合多法,促進學生文化理解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針對不同的對象、不同的學情采用靈活的方法,促進學生對文化內容的理解。對比是學生學習文化的常用方法,教師可以將相對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放在一起,讓學生感受其中的差異。教師將中西方兩種文化置于一起,讓學生去理解文化差異,從而加深對多元文化的理解,教師要借助教材中的文化素材,讓學生接受文化的熏陶,從而突破語言的文化障礙。教師讓學生在理解文化差異的基礎上進行交際,能促進他們對語言化內容的深入把握。在語言學習中,學生只有融入其中進行深入的體驗,才能促進他們對文化內容的理解。教師要創(chuàng)設真實的語言情境,再現(xiàn)教學內容,讓學生親歷交際的過程,這樣才能促進他們對知識的建構。很多學生由于受母語負遷移或文化障礙的影響,他們在表達時常會出現(xiàn)語用錯誤。語言的交際不只是信息之間的簡單傳遞,還有情感的交流,教師要尊重學生文化理解上的差異,針對部分學生“保持沉默”的狀況,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為他們提供大膽表達的機會,讓他們參與調查、猜測、配音、扮演等體驗活動,能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學習英語語言知識。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引領他們去探究知識,促進學生對文化知識的理解以及創(chuàng)新意識的形成。教師要引領學生透過語言內容去探究深層次的文化,并引導學生討論交流,互換彼此的信息,從而促進他們對知識的建構,形成自己的理解。
總之,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挖掘語言內容中的文化知識,運用多樣的教學方式,增進學生的文化理解,在幫助學生完善認知結構的同時,促進他們文化素養(yǎng)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