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輝 陳超 丁舒 張蕊 劉澤森 劉崢
摘 要:目的:探討膳食干預對冠心病患者血壓、血脂及體質指數(shù)的影響效果。方法:征集冠心病患者120例,病例被隨機分為對照組(58例)和膳食干預組(62例),對比膳食干預前后兩組冠心病患者的血壓、血脂和體質指數(shù)。結果:兩組患者干預后收縮壓、甘油三酯和總膽固醇水平均下降,且干預組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體質指數(shù)和舒張壓等指標的組間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6個月的膳食干預能夠較為有效地控制冠心病患者的血壓和血脂,可作為改善患者健康狀況的有益參考。
關鍵詞:膳食干預;冠心病;血壓;血脂;體質指數(shù)
《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8》指出,我國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和死亡率逐漸增長,其中冠心病患者達到1 100萬人[1]。冠心病已逐漸成為中國的公共衛(wèi)生難題之一,預防和治療冠心病的手段和方法亟待提升。研究表明,高血壓、高血脂以及超重或肥胖是冠心病的常見危險因素,對冠心病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有重要影響[2]。針對冠心病確診病例設定健康指標如血壓、血脂和體質指數(shù)(BMI)等的日??刂茦藴?,在患者心梗和心衰的預防及改善生活質量方面具有一定意義[3],而隨著醫(yī)學科普的推進,大眾對疾病的預防和控制意識不斷提高,其中膳食干預便是冠心病二級預防的基本護理策略之一[4]。因此,對于冠心病患者而言,經濟成本低但健康效益高的膳食干預則可能成為一種值得考慮的、有效的慢性病控制措施。本研究旨在探究為期6個月的膳食干預對冠心病患者血壓、血脂和BMI的影響效果。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通過醫(yī)院公告欄、醫(yī)院官方公眾號等渠道進行招募信息公示,在入院的冠心病病人中招募受試者共130例,將招募到的患者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和膳食干預組。采用冠狀動脈(冠脈)造影作為冠心病確診的標準,若患者冠脈狹窄≥50%即可認為確診冠心病。本次干預的研究方案經由醫(yī)院倫理委員會討論、審核并批準,隨訪調查和相關干預措施均已獲得受試者或家屬的知情同意。受試者排除標準:繼發(fā)性血壓、血脂異常;已患有其他嚴重的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服用抗甲狀腺和其他影響血脂代謝的藥物;長期臥床不能配合檢查血壓和血脂及相關檢查;甲狀腺疾病;免疫性疾病;晚期惡性腫瘤患者。
1.2 研究方法
在常規(guī)性臨床護理和治療的基礎上,通過隨機抽樣方法將受試患者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n=60)、膳食干預組(n=64)。就對照組而言,維持常規(guī)的藥物指導,以及通過口頭宣教形式對患者進行飲食健康教育,但對患者的個人飲食或就餐選擇不進行干預。而對膳食干預組而言,干預措施如下:(1)飲食方案均由本院營養(yǎng)科提供,制定符合患者營養(yǎng)需求和個人口味的膳食干預措施。總體原則是控制日常膳食中飽和脂肪酸和熱量的攝入,增加谷物纖維類食物的攝入;同時根據(jù)患者的身高、體重、血壓和身體活動情況,按照食物交換份法制定針對受試者個人狀況的健康干預飲食,碳水化合物占總卡路里的60%~70%、蛋白質占12%~15%、脂肪占20%~25%,選擇富含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脂類食物,不食用富含飽和脂肪酸的脂類食物,補充足夠纖維的谷物制品,攝入量3 U/d,并減少鹽的攝入量,最高6 g/d。(2)床頭營養(yǎng)處方懸掛:將獲得的每種營養(yǎng)素的平均攝入量與中國營養(yǎng)學會推薦的每日飲食營養(yǎng)素供應(RDA)進行比較,根據(jù)季節(jié)、康復狀態(tài)和飲食習慣等,制定1周的食譜,指示自助餐廳制作營養(yǎng)餐,掛于患者床頭,每周更新1次,撰寫營養(yǎng)處方對患者進行營養(yǎng)健康咨詢。(3)宣教與監(jiān)督:護理人員和主管醫(yī)師采取多樣化的宣教形式,把治療須知、膳食處方、飲食注意事項等知識對患者進行現(xiàn)場指導和示范講解,將營養(yǎng)處方宣教融入治療操作中,幫助患者明確治療目的,堅持規(guī)范的膳食行為表現(xiàn);同時,責任護士每周開展一次膳食檢查,對按要求達標者給予肯定和獎勵,不達標者進行勸導和糾正。(4)家屬參與:組織每月1次的患者及家屬交流會,發(fā)揮家庭幫助和社會支持作用,從情感上給患者鼓勵和督促,協(xié)助提升受試者對干預措施的依從性。
整個干預階段,研究人員將根據(jù)受試者的身高、體重和日常狀況,確定核心干預食品的頻率和攝入量,并根據(jù)受試者的狀況進行調整,以確保個體代謝達到最佳狀態(tài);同時,參與者可以上傳每餐的餐食照片,記錄干預飲食并查看食物類型和特定頻率。干預周期6個月。
1.3 觀察指標
所有患者入選時和隨訪中采用相同的方法測量相關觀察指標:(1)收縮壓和舒張壓:血壓采用臺式血壓計測量,重復2次,取平均值。(2)生化指標:于清晨空腹抽取靜脈血10 mL,以對患者的血生化指標進行實驗室檢測,包括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與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LDL-C)等項目。(3)BMI:測量患者的體質量和身高,根據(jù)BMI=體質量/身高2(kg/m2),計算出患者的BMI。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使用統(tǒng)計軟件SPSS 22.0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及分析;若為計量資料,則以±s表示,并采用t檢驗;若為計數(shù)資料,則以率(n,%)表示,而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作為差異是否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標準。
2 結果與分析
2.1 兩組冠心病患者基線時比較
所招募的130例受試者中,干預前退出6例,對照組60例,膳食干預組64例。在開展膳食干預后,有2例患者因個人原因退出干預組、2例退出對照組。最終,對照組58例患者和膳食干預組62例患者完成整個干預研究。在基線時期,對照組和干預組在性別、年齡、病程、體重或BMI、血壓及血生化指標等方面無統(tǒng)計學差異(表1)。
2.2 兩組冠心病患者相關生理指標的比較
經過為期6個月的干預,膳食干預組患者的體重和收縮壓顯著低于干預前,TG、TC和LDL-C水平也顯著低于干預前,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BMI、舒張壓和HDL-C水平干預前后沒有顯著變化。而對照組干預前后在所選取的指標方面均沒有顯著變化,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干預組患者6個月后的收縮壓、TG和TC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3 討論
冠心病是一種嚴重危害個體健康、造成沉重負擔的疾病,可作為誘發(fā)心腦血管意外事件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5]。而冠心病的發(fā)生除遺傳因素外,還與肥胖、高血壓、血脂異常、不良生活方式和不良飲食等因素密切關聯(lián),促進其生活方式的改變和進步是預防和控制冠心病的基本治療方式之一,而膳食結構的組成和完善可作為一個關鍵點進行考慮。有研究顯示,用碳水化合物代替脂肪類膳食,可以有效降低機體中血脂的含量[6]。同時,體重減輕5%可以對脂肪變性和胰島素抵抗的情況進行改善,而當個體的體重減輕7%~9%時,則可以降低其患血管性炎癥和其他組織學疾病的風險[7]。本研究通過對醫(yī)院的冠心病患者開展隨機對照試驗,發(fā)現(xiàn)干預組患者體重較干預前有顯著性降低,雖然與對照組差異不顯著,但也提示膳食干預能夠作為幫助冠心病患者有效控制體重、降低復發(fā)風險的參考方式之一,與陳智遠等[8]所獲得的研究結果較為一致。此外,本研究中膳食干預能夠顯著降低患者的收縮壓、TG和TC,對冠心病病情發(fā)展的相關因素起到較好的風險控制作用,與李燕江等[9]和仉珍等[10]的研究結果較為一致。飲食和冠心病之間存在密切的關聯(lián),當個體過多攝入動物脂肪、膽固醇、糖和鹽等時,患上冠心病的風險將顯著提升。本研究的膳食干預方案主要為限定碳水化合物膳食,在膳食結構設計上適當添加植物脂類,雖然在控制體重、BMI和脂蛋白膽固醇水平方面的效應并不顯著,但對控制患者的收縮壓和血脂有較為積極的表現(xiàn),比普通飲食具有明顯優(yōu)勢。
總而言之,膳食干預能夠較為有效地控制冠心病患者的血壓和血脂,醫(yī)院和社區(qū)應加強膳食干預在病患群體和高危人群中的科普,做好健康教育,倡導堅持健康的飲食習慣,不斷優(yōu)化冠心病的臨床治療和社區(qū)防控。
參考文獻
[1]胡盛壽,高潤霖,劉力生,等.《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8》概要[J].中國循環(huán)雜志,2019,34(3):209-220.
[2]劉亞嵩,馬駿.天津市西青區(qū)干部職業(yè)群體冠心病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8,26(2):118-121.
[3]張譯友,邱紅,楊新會.綜合管理模式對冠心病患者血壓、血脂及血糖達標率的影響[J].慢性病學雜志,2019,20(8):1265-1268.
[4]王彥,杜小靜,張莉莉,等.冠心病二級預防的研究現(xiàn)狀及護理對策[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0):79-80.
[5]黃志云,陳利群.社區(qū)穩(wěn)定性冠心病病人生活質量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研究,2016,30(14):1687-1690.
[6]Puri P,F(xiàn)uchs M.Population management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J].Fed Pract,2019,36(2):72-82.
[7]Hassan K,Bhalla V,El Regal ME,et al.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a growing epidemic[J].World J Gastroenterol,2014,20(34):12082-12101.
[8]陳智遠,魏慶民,劉亞玲,等.限時禁食法控制冠心病患者體重和血脂的臨床研究[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yī)學雜志,2020,12(2):217-220.
[9]李燕江,李小娜.飲食干預對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營養(yǎng)狀況的影響[J].現(xiàn)代醫(yī)院,2017,17(5):707-709.
[10]仉珍,吳紅艷,王毅,等.個性化飲食干預對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營養(yǎng)狀況的影響[J].中國食物與營養(yǎng),2018,24(4):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