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繞花
摘要:如今社會,經(jīng)濟不斷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培養(yǎng)全能型人才成為一種趨勢。學校要培養(yǎng)全能型人才,勢必要重視對學生音樂、美術(shù)、舞蹈等的教育教學。而傳統(tǒng)單一的音樂欣賞教學模式讓音樂欣賞變成“催眠曲”,使學生的學習激情漸漸退去,于是音樂教師想出了新創(chuàng)意,給音樂欣賞教學注入新的元素,使學生體會到多元化的音樂欣賞方式。文章結(jié)合小學音樂欣賞教學實例,深入分析了實施多元化教學的策略,以提高小學音樂欣賞教學水平。
關鍵詞:小學音樂欣賞;欣賞教學;多元化策略;
在小學音樂欣賞教學活動設計、組織中,通過運用多元化教學策略,既有助于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種種局限,也能給學生想象力、創(chuàng)新能力的進一步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同時,也能為師生提供更多互動交流的機會,從不同層面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且音樂欣賞教學活動也要重視動靜結(jié)合,以此來吸引更多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在顯著提升學生課堂學習效果與效率的同時,有效落實各階段教育培養(yǎng)要求。
一、小學音樂欣賞教學過程中暴露出的一些問題
(一)對音樂欣賞課堂的重視度不夠一些學校為了提高升學率對學生實施高壓政策,而有些家長甚至給孩子報了好多主科方面的輔導班。在很多家長眼里,學生最主要的學習任務就是學好主科,副科上不上都無所謂。說起主科,這個定義出現(xiàn)很多年了。所謂主科就是主要的課程、重要的課程。與主科相對的就是副科,也就是次要的、不重要的課程。從學校與教師的層面上來看,學校的教學目的是培養(yǎng)更多的人才,所以學校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上。而考試成績是最能衡量學生學習效果的,也是最能表現(xiàn)學校競爭力的。社會不斷發(fā)展,各個行業(yè)都處于激烈的競爭中,學校也不例外。在這種社會發(fā)展大背景下,學校為了爭取到更多的生源,就會不斷提高學校的教學質(zhì)量,而這種教學質(zhì)量的直觀表現(xiàn),就是學生的成績。所以,學校更加重視對學生主科的培養(yǎng),甚至犧牲副科教學時間為主科服務。學校的發(fā)展理念又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教師的教學理念,學校對音樂課、美術(shù)課等副科的忽視也會影響教師的教學方式。一些學校里只是虛設美術(shù)課、音樂課,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而選擇犧牲副科的教學時間。
(二)教學方式太過單一在小學音樂欣賞教學過程中,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qū)е乱魳氛n變得死氣沉沉。教歌曲之前首先要梳理歌詞內(nèi)容,這是大部分教師的教學方式。讀懂歌詞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清理閱讀過程中的障礙。其次是聽歌。教師通過播放音頻的方式來增加學生對歌曲的印象,同時在模仿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音樂的節(jié)奏。然后,教師通過一句一句的教授來糾正學生的發(fā)音?,F(xiàn)在我們對這個過程進行分析。在第一步進行字詞梳理的時候太過枯燥,音樂課變成了識字課。同樣的,教師采用一句一句教唱的方式也不太合理,這個過程與語文上課的方式幾乎沒有什么差別,所以這也是造成小學音樂欣賞教學出現(xiàn)問題的所在。音樂欣賞應該是一個放松、愉快的過程,而不是枯燥乏味的文字教學過程。
(三)沒有正確了解小學音樂欣賞的概念音樂欣賞應該包括這樣幾個方面:第一,對歌詞的理解與體會;第二,通過聆聽音樂帶來身體與精神上的放松。聆聽一些紅歌時,教師可以介紹其創(chuàng)作背景,從而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而對于小學音樂課堂來說,最主要的就是使學生在音樂課堂上能夠得到放松。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還不成熟,不應該背負過重的學習壓力,通過開設音樂課程可以使學生的精神得到放松。如果學校與教師沒有注意到這一點的話,那么小學音樂欣賞課就沒有設立的必要了。
(四)沒有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設備音樂課應該能夠帶給學生樂趣,而利用一些現(xiàn)代化的設備不僅是幫助學生放松的一種方式,也可以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但是,在一些小學音樂課堂里反而缺乏應該有的現(xiàn)代化設備,最常見的只有一臺鋼琴。這也是目前小學音樂課堂存在的問題之一。
二、提高小學音樂欣賞教學實效性的多元化策略
(一)注重音樂的時空背景介紹,幫助學生進一步感知音樂對于每一首音樂作品來說,其創(chuàng)造都是基于一定的歷史背景和地理環(huán)境之下?!端苫ń稀吩摬孔髌返臅r代背景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歌唱祖國》是在社會主義和平建設時期,通過時代背景的了解,學生可以進一步感知作品的情感,進而深入理解作品的創(chuàng)作意圖。同時,在進行時代背景介紹時,老師不能長篇大論,最好以一些故事、任務入手,這些故事和人物最好是學生熟悉的,這樣可以幫助學生降低理解作品時空背景的難度,也更容易感受到音樂作品的力量。另外,介紹作品的時空背景除了通過老師的語言表達,可以借助影視作品等形式來讓學生直觀感受那段歷史歲月,或者那個地理環(huán)境,進而加深對于音樂作品的理解。
(二)注重音樂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對于小學生來說,其對于枯燥乏味的學習氛圍提不起興趣,老師必須要注重音樂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實現(xiàn)多種形式的結(jié)合,進而激發(fā)小學生音樂欣賞的積極性。第一,要突破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方式,不能以單純地說教進行音樂教學。第二,要注重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讓學生更多地去進行音樂作品的實踐。一方面可以讓小學生進行演唱演奏,讓小學生進行演奏演唱要注意循序漸進,不能采取強硬化的手段,這樣會打擊小學生進行音樂學習的自信心,甚至會讓其對音樂學習產(chǎn)生恐懼。老師可以通過前期的哼唱,帶領小學生進入音樂情境,之后再進行簡短的展示,幫助小學生掌握音樂演唱的節(jié)奏和調(diào)性。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游戲化的形式進行學習。小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比較好動,這種演唱演奏又或者音樂游戲的形式可以讓小學生動起來,滿足小學生的好奇心。第三,要注重多種教學方式的融合,各個教學方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老師在應用教學方式時,可以結(jié)合實際的情況以及自身的教學需求,進行多種教學方式的融合,進而提高音樂欣賞教學的實效性。
三、結(jié)語綜上所述,在素質(zhì)教育理念下,廣大小學音樂教師也逐漸認識到加強音樂欣賞教學,不論是對豐富授課內(nèi)容、優(yōu)化教學環(huán)節(jié),還是對小學生音樂綜合素養(yǎng)的進一步提升都具有重要意義。對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對現(xiàn)階段的音樂欣賞教學情況做出綜合分析,明確其中存在的不足之處。然后,注重從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入手,運用更新穎、多樣化的教學策略、手段來促進學生欣賞能力的培養(yǎng),優(yōu)化小學音樂欣賞教學成果。
參考文獻:
[1]黎永霞.運用多元化策略提高小學音樂欣賞教學實效的研究[J].學周刊,2018(8).
[2]張璟.關于提高小學音樂欣賞教學效率的策略探析[J].北方音樂,2019(19).
南京市小行小學 21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