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未來的發(fā)展趨勢上,學生參與學校管理的觀念將逐漸改變,學生參與學校管理的體系將日趨完善,學生與學校之間的互動將逐步增加。因此,在學生參與的基礎上,逐步提升學校行政管理水平勢在必行,基于此,本文以大學生參與學校行政管理的現(xiàn)狀為切入點,對當前影響行政管理水平提升的因素進行了詳細分析,并提出了幾點關于提升管理水平的策略。期望可以為相關研究人員提供參考。
隨著教育的普及,教育功能的選擇性被削弱,學校關注的重點從考試成績轉移到學生成長的過程。而建立和完善學校的質量管理體系還應結合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學校教育的質量受許多因素的影響,例如:學生,資金和教學人員的質量,還需從內部和外部兩方面加強學校質量管理體系。目前,有關質量管理的宏觀研究相對較多,對學校質量管理的關注較少。學校質量管理模式是在我國實施宏觀管理的基礎。近年來,政府高度重視提高學校教育質量,并制定了教育質量管理指導方針,不僅為學校提供了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而且還提高了教育機會,改進了教學設施。
一、大學生參與學校行政管理的現(xiàn)狀
目前,學生參與學校管理主要集中在班級管理層面,內容上主要涉及學生事務,教育教學和后勤保障。在校級行政管理很少有學生的參與,而學生對行政管理的參與程度也相對較低[1]。
1.學校行政管理部門提供的參與機會較少。學生參與學校管理的主要方式是:學生會,學生社團,學生校長助理,師生研討會,校長信箱,網絡平臺等。學生參與學校管理的大多數(shù)方式都與他們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有關。例如:在課程管理中學生選課,網上評教,類似于宿舍管理中的住房管理委員會的學生組織,類似于宿舍風采展示,宿舍文化節(jié)等學生活動,食堂管理類似于食堂管理委員會,餐飲管理委員會等學生組織。
2.學校行政管理的特點決定了學生的參與率低。在行政管理中,學生很難在行政管理問題上有發(fā)話語權,例如發(fā)展計劃,改革方向以及大學的規(guī)章制度。大學生沒有機會干預高校的各個職能部門。在大學行政管理中,無論是入學計劃還是就業(yè)政策,學生都難以參與。
3.學校不重視學生參與學校行政事務的管理。對于大學行政管理者來說,學生很少參與行政管理不會對學校的日常管理和短期發(fā)展產生重大負面影響,即使對學習和生活也產生一定影響,也難以及時被發(fā)現(xiàn)。
4.學生參加的意愿不高。目前,手機的廣泛使用已經影響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習方式有待提高。學生參加行政管理的意愿并不高。很少有學生能自覺參與管理,大多數(shù)學生更愿意專注于與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密切相關的事情。盡管學校有相關的渠道和指導方針,但學生不愿參加學校的管理的情況也導致參與率較低得現(xiàn)狀[2]。
5.大學生的能力有限。學校的行政管理不同于學生事務的管理。學習行政管理要求管理人員具有豐富的管理技能和管理經驗,學生短期內很難掌握這些知識的。在學習階段,學生在學校的學習周期性強,課余時間有限。長期積累管理經驗和技能是困難的,并且難以了解整個管理過程和詳細的管理操作步驟。
二、提升學校行政管理水平的策略
1.建立學校行政管理的目標體系
為了提高和確保學校行政管理的質量和效率,學校的行政管理應以目標體系的建立,完善和實施為前提。因此,在建立學校行政管理體系時應首先設定目標體系,以提高學校行政管理的效率。把新世紀黨的教育政策應作為目標體系的指導思想[3]。從人才發(fā)展和社會人才需求的角度出發(fā),確定學校管理的目標,并結合教育教學的具體要求形成學校行政管理綱領。根據(jù)學校的基本情況和師生的實際情況,建立重要,系統(tǒng),有針對性的學校行政管理體系,以確保和提高學校行政管理的質量和效率。
2.強化體系創(chuàng)新
一些學校已經為建立自己的教育質量管理體系建立了目標,從而拓寬了視野,并不斷改革和創(chuàng)新教育質量管理體系。建立強大的質量管理體系并非易事。學校必須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和適應管理體制。由于大多數(shù)學校在建立管理體系方面存在部分問題,并有在某些領域需要改進,所以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4]。因此,質量管理體系必須及時發(fā)現(xiàn)并解決實施問題,并對其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在管理體制創(chuàng)新過程中,應逐步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學校環(huán)境的逐漸變化促進質量管理體系的創(chuàng)新。學校應根據(jù)教學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改革和創(chuàng)新質量目標,管理體系和質量管理方法,并建樹立長期不斷創(chuàng)新的意識。
3.加強班級文化建設,提升學校管理質量
學校質量管理中最重要的一點是遵守“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根據(jù)“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學校應以學生發(fā)展為基礎,營造民主,和諧,平等的管理氛圍。班級文化建設包括班級精神文化、班級行為文化和班級制度文化建設。它的基本目標是以學生為中心,促進學生的整體發(fā)展。兩者的目標是一致的,并且班級文化建設是管理學校質量的一種特定方法。強調以成立學習小組為基礎建立班級文化,并以班級目標,班訓,班徽,班級宣誓,班級旗幟,日常班級勵志詞,學生個人目標,座右銘等來營造良好的班級風格和學習風格[5]。充分利用值周班長、值日班長、科代表對每學期教育教學活動的組織和管理,以促進有序的教育管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制定每周和每天的時間表,以便學生可以有效地學習,研究預習、復習和做作業(yè),以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學校應將學生的自我管理和教師管理有機地結合起來,以有效提高學校管理的質量。
4.擴寬學校行政管理的主渠道
學校行政管理應將教學活動和教育工作視為一種價值取向,并應確立和尊重學校行政管理的主要方向和渠道。建立學校行政管理機構,履行知識傳授,技能提升和道德建設的任務,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人格個性的和諧發(fā)展,使學校的行政管理能夠參與到各類活動中,通過活動的自主性,工作的自愿性,內容形成的多樣性,管理的自治性和開放的環(huán)境等關鍵問題構建,拓寬學校行政管理渠道,為提高學校行政管理效率奠定堅實的基礎[6]。
三、大學生參與學校行政管理的發(fā)展趨勢
多數(shù)高校對于大學生參與學校行政管理的理念正在逐漸改變。與學校管理系統(tǒng)和教育理念的被動接受不同,隨著高校自身的發(fā)展,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將在一定程度上逐漸增加對學校的影響。學生參與學校行政管理將有助于改善學校的管理水平,這也是實現(xiàn)學校民主管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學生參與學校行政管理的相關制度正在日趨完善[7]。用于的學生代表大會制度,學生助理制度和重大決策的學生聽證會制度變得越來越復雜成熟,并且創(chuàng)建并完善了各種保護學生權益的組織。這些系統(tǒng)和組織為大學生行使其管理權和參與權提供了非常有力的保證。大學生與學校之間的互動渠道也將逐步拓寬。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學校能及時了解學生的需求,征求學生的意見和建議時也會非常方便。雖然與大學生興趣密切相關的主題討論平臺將更多地基于依賴互聯(lián)網。但是學生就可以通過使用一部手機與學校行政管理部門聯(lián)系。更有利于學校及時回應和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并采納適當?shù)膶W生意見和建議。
結束語:如何提高學校管理質量是教育永恒的課題,也是一項重大工程。須在各個方面實施。這絕不是目標一確立,效果就立竿見影的,在此過程中會遇到很多難題。因此管理應從實情入手,努力實施,調動全體員工的積極性,扎實工作,堅持育人,細致管理,優(yōu)先效率,踏實作風,認真研究,注重質量,探索有效新方法,新思想,新策略和新措施,以提高學校管理質量,提供讓人滿意的教育。
參考文獻:
[1]賀薇.大學生參與高校民主管理的現(xiàn)狀研究——以武漢市高校為例[D].廣西大學,2016.
[2]朱堅強.論行政管理效率觀一兼談我國行政管理效率的現(xiàn)狀及其改觀對策[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01):83—84.
[3]徐玉玲,劉達玉,胡一冰,劉濤.質量管理視角下的高等教育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構建研究[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7,(05):45-49+63.
[4]丁玲,孫華,鐘守昌,凌明成.審核評估融入新建本科院校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的路徑探析[J].煤炭高等教育,2017,(03):82-85.
[5]劉淑華,付偉,劉建宏.大學生高校管理參與權的完善路徑[J].法制與社會,2019(5).
[6]程興華.淺談學校全面質量管理[J].連云港教育學院學報,1996(1):38-39.
[7]劉強.論我國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價值理念與行為模式的重構[J].江蘇高教,2018,(02):12-17.
作者簡介:李淑莉(1983.2-),女,漢族,籍貫:陜西省渭南市白水縣,學歷:本科,專業(y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研究方向:學生管理,職稱級別:初級。
(西北大學現(xiàn)代學院 陜西省西安市 7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