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佳妮
摘要:小學英語是學生接觸英語的基礎(chǔ)階段,學生在接觸一門新的語言時會覺得很好奇,但是同時也會有不適應(yīng)的心理狀態(tài)。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可能會因為不適應(yīng)英語學科的學習而缺乏學習興趣。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明確學生的興趣愛好從而展開教學,有利于高質(zhì)量地完成小學英語教學目標。
關(guān)鍵詞:小學英語;學生興趣;培養(yǎng)策略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12-007
在小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興趣是相當重要的。學生對英語學科產(chǎn)生興趣,就樂于對英語知識進行不斷地探索與研究,有利于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摸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學習道路。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也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幫助學生掌握一門新的語言學科。
一、小學英語的教學現(xiàn)狀
1.1英語教學課程枯燥無聊,學生缺乏學習興趣
在新課標的不斷開展之下,要求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明確學生的興趣點,依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展開教學,從而高質(zhì)量地提高小學英語課堂的效率。但是在一些地方,部分英語教師的教學模式過于傳統(tǒng),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需求,難以針對學生的興趣展開教學。其次,英語課堂時間較短。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地抓住有限的時間為學生講解一些重點知識。課堂時間不允許,也不利于學生通過一些興趣化的課堂活動豐富自己的內(nèi)在品質(zhì)。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主體性地位比較明確。英語教師在課堂中發(fā)言的時間比較長,學生對于英語單詞以及英語文章進行朗讀的時間比較少。最后,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模式比較傳統(tǒng)刻板,缺少將英語知識與生活相互聯(lián)系,不利于引導學生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導致英語學科的教學效率低下。
1.2學生學習英語的水平比較低,適應(yīng)能力比較差
小學生年紀小,缺乏學習英語的基礎(chǔ),對于自己的未來也沒有明確的規(guī)劃,也不能夠明確學習英語的現(xiàn)實意義。小學生本身對于英語學習沒有任何基礎(chǔ),在學習過程中也缺乏一定的適應(yīng)能力,這就會導致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在遇到挫折與問題的時候可能會選擇放棄,而不是積極地去面對。小學生的適應(yīng)能力又比較差,會導致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出現(xiàn)缺乏學習興趣,遇到問題難以面對,遇到問題、遇到挫折的時候總是想退縮,而不是想解決問題的辦法的現(xiàn)象。難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也不利于整體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淺析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策略
2.1 及時鼓勵學生,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
在應(yīng)試教育的影響之下,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度關(guān)注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會依據(jù)學生的成績單對學生展開評價。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全方位地評價學生,及時對學生進行鼓勵,引導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充滿信心,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與創(chuàng)造力。
例如在對小學英語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Hello》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本單元的核心句型是“Hello,i'm ......,what's your name?”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依據(jù)對話的形式對本單元的核心句型展開練習。英語教師在學生進行對話的過程中需要及時關(guān)注學生的發(fā)音是否準確,語氣是否正確。在學生完成對話之后,英語教師需要對學生的英語朗讀進行評價,英語教師的評價需要是多方位的,需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聲音是否洪亮,單詞朗讀是否準確,以及學生的情緒是否正確。英語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及時地鼓勵與表揚,由此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英語學科的學習本身就有一些枯燥和無聊。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及時地表揚學生,從而調(diào)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只是一味地批評學生,或者是依靠學生的英語成績對其進行評價,這就會導致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喪失興趣。久而久之,學生也會對英語學科的學習產(chǎn)生厭倦心理,學生內(nèi)心有了壓力,難以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部分學生的抗打壓能力較差,教師對學生進行批評可能會導致學生喪失學習英語的信心。
2.2創(chuàng)造有趣豐富的英語課堂活動
英語學科是一門語言類學科,學好英語能夠提高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但是在如今的教學形式之下,英語學科本身的枯燥無聊性以及教師的教學模式傳統(tǒng)都會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一定的興趣。因此,為了改變這種現(xiàn)狀,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創(chuàng)造一些有趣的課堂活動,將學生充分地代入到英語的學習過程中。
例如在對小學英語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Look at me》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本單元的重點句型是“Nice to meet you,this is my......”英語教師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可以依據(jù)本單元的重點句型和題目要求,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豐富多樣的課堂環(huán)境。英語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自動結(jié)組對“Nice to meet you,this is my pencil、this is my friend等進行介紹。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課堂時間更多地留給學生自己,引導學生在課堂中進行充分地發(fā)揮,有利于引導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大聲朗讀英語課文以及英語文章。也有利于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可以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技術(shù)為學生播放一些外國影片,引導學生對影片中的英語語氣以及單詞讀法進行模仿,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也能夠增強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2.3走入學生內(nèi)心,了解學生想法
小學生年紀小,在學習英語過程中也缺乏一定的自制力。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要成為學生的朋友,明確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從而更好地展開英語學科的教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一定的錯誤,英語教師不能立即對學生進行批評。而是要及時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耐心地詢問學生,比如:為什么會在課上走神,走神的時候都在想一些什么事情。英語教師需要及時了解學生內(nèi)心真正的想法,及時與學生進行談心,從而引導學生對于英語學習充滿興趣,也能夠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英語的欲望。
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對學生進行鼓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以及學習興趣。英語教師還需要對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有清晰的認知,明確本班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依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展開教學,增強英語學科的趣味性。有利于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促進學生的綜合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林婉瓊.牽一“問”而動全身——小學生英語問題意識培養(yǎng)初探[J].新教師,2021(02):77-78.
[2]周丁玲.淺議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2):246-247.
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qū)四十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