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立
摘要:道德教育是學校教書育人的根基所在,是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而小學生是一個人成長的初級階段,對于其思想道德品質的教養(yǎng)和熏染是黃金時期。隨著新型課程改革的不斷推行,小學語文課堂將納入德育教學,以建立學生優(yōu)秀的道德素養(yǎng)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這對于小學語文教學提供了一個新的發(fā)展道路,也是拓寬小學語文教學良性發(fā)展的方式,更是語文教育實踐的新起點。
關鍵詞:小學語文;德育教學;實踐路徑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14-300
引言
德育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價值和人生態(tài)度,并通過語文的學習建立愛國主義情感和高尚的道德品質。并且隨著素質教育的引入,教育部對于學生道德素養(yǎng)有了深入的要求,所以老師在語文教學中,要將正確的思想價值觀融入語文課本知識中,讓學生通過語文知識的學習,了解道德素養(yǎng)的內涵和意義,在不斷的閱讀和知識積累中,獲取做人的道理,以引導孩子向著正確的道路前行。同時,小學生是我國未來發(fā)展的社會進步的動力源泉,是建設社會主義的接班人。所以對于其思想和心靈的啟迪,都是教育關注的重點部分,也是我國教育在全球化浪潮中,不斷前進的根基。
一、小學語文教學滲透德育的意義
學校是為國家輸送人才的基地,也是學生實現(xiàn)遠大理想的搖籃。對于德育教育,是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趣,建立正確的人生價值和找準人生方向的路徑,所以,老師對于學校語文教學中著重滲透道德教育是教育學生成長發(fā)育的關鍵步驟。首先,老師對于道德素養(yǎng)的概念要有清晰的認識,然后將正面的人物形象穿插于語文教學的課文內容之中,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時候,對高尚的品格人物有明確的認知,從而建立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其次是在教課中,注意學生對于人物品德的評價,讓學生主動發(fā)言對于課文人物或者課文所表達情感的體會,讓學生在探索中發(fā)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美德的魅力。
二、小學語文教學滲透德育教學的實踐路徑
(一)用優(yōu)美語言感染學生
對于德育滲透于語文教學,可以運用優(yōu)美的語言熏陶感染學生,讓學生在學習語文閱讀中會偶爾的高尚的思想的感染。因為這些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中,包含著對于祖國大好河山的歌頌也包含著對于堅毅品格和頑強的拼搏精神的展現(xiàn),所以在學生閱讀這些語句的時候,就能被這種情感所感染,因此逐漸建立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健康的價值觀。
(二)用高大的形象影響學生
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還可以運用高大偉岸的英雄人物為實例,對學生進行德育的教育,讓學生在學習課文知識中,對于優(yōu)秀品德的人物有清晰的輪廓,以此樹立對于高尚品格的認識,建立正向的人格,培養(yǎng)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平等、友愛、善良的素質。
比如在學習《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說》這節(jié)課的時候,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掌握文章中對于伏爾泰本人的偉大的了解,鍛煉語言知識的積累。其中,老師就可以將伏爾泰對于打破封建專制主義,為大革命做思想準備的英勇事跡向同學生動講述,并展覽幾節(jié)伏爾泰的作品,讓學生了解伏爾泰的偉大,并被身上的道德品質所感動。
(三)以豐富的資料感動學生
德育教育的滲透也在于將語文課堂中以單純的教材為主,轉化輔助豐富的教學資源,運用大量的課外資料,將德育教育立體化的、形象化的呈現(xiàn)給學生,加深學生對于高尚品格的認知,同時課外資料的多元性,也能更好的感動學生,并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聯(lián)系,更能激起學生的興趣。
比如在學習“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學目標是品鑒文章的優(yōu)美詞句,并掌握文章的生詞和寫作手法,同時理解文章的中心。對此,老師可以將與此類文章相關的資料展現(xiàn)在課堂上,讓同學在大量且豐富的資料中感受祖國的發(fā)展壯大,以此培養(yǎng)熱愛祖國,友愛同胞的品德。
(四)利用文眼滲透德育
文眼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的濃縮和梗概。所以在小學語文課堂的德育教學中,可以利用學生對于文章中心主旨的理解,讓學生感受文章內容所比表達的思想品德的內涵,這樣既有利于學生學習語文知識,鍛煉語言運用能力,也能夠在理解課文中心的基礎上達到對于品德的熏陶。從而建立品德高尚的人格,對于學生未來建立宏偉目標和為祖國的發(fā)展貢獻力量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比如在學習《孟子》中“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教學目標是能準確、流暢的朗讀課文,背誦全文,記住詞句,理解文章論證的思路及結構。所以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將德育教育滲透與教學中,可以讓同學主動思考,并予以指導,告誡同學“即使在安靜祥和之下,也不能缺少憂患意識”,猶如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道理。讓同學在學習詞句的時候,培養(yǎng)這種優(yōu)秀的道德品質。
(五)利用詞句品味施以德育
詞句品味也是對于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有效方法,在語文課文學習詞句鑒賞的時候,學生可以根據(jù)對于詞句中作者思想品德的表露,來挖掘作者的思想感情,從而受到作者的高尚品格的感染和啟迪。這樣的方法有利于學生思想品德的教養(yǎng),并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和成長有著重要的意義。
總結
綜上所述,道德教育是教育的根,是學生未來發(fā)展道路上的墊腳石,也是影響一生的關鍵部分。所以小學語文教學,要著力將道德教育融入語文教學之中,轉變以往唯成績論的思維模式,讓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各方面上全方位、立體化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建青.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研究[J].新一代,2021,25(1):102,114.
[2]黃銘燕.芻議如何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卷宗,2021,(2):292.
安徽省宿州市碭山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