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15-360
如今我國各個學校都在進行課堂教學改革,逐步改變了以前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再不是授人以魚的方式交給學生死記硬背的學科知識。在這個大背景下,我們中學地理學科教師也應該重在培養(yǎng)學生從地圖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了。
學習任何技能都離不開人們“在工作、生活中需要使用”這個前提,為了能引起學生們的重視,我們地理學科教師必須告訴學生,從地圖中提取信息和我們的學習、工作、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比如:我們國家統(tǒng)一的中考、高考等考試,我們需要從考點考場分布圖上獲取個人的具體考室;去旅游需要從旅游圖上查找相關的景點;長途旅行還需要看交通路線圖;買房屋需要了解房屋平面分布圖等等。而且我國新課程理念提倡的就是“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培養(yǎng)現(xiàn)代公民必備的地理素養(yǎng)”,要求學生具備運用地理圖表和簡單的繪圖技能已經(jīng)成為地圖技能的核心之一,應當給予重視,并進行培養(yǎng)。因此,接下來我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淺談一下如何培養(yǎng)初中學生從地圖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學生對于地理的學習,如果一直依靠記憶大量的教材內(nèi)容,不去掌握學習地理的方法,不去運用地圖獲取信息來解決問題,那么學生的地理學習肯定會枯燥無味。我在多年的地理教學實踐中,嘗試著運用過以下三種辦法。
一、教給學生讀圖的步驟和方法。
第一步:讀地圖底部的地圖名稱。它指明此圖的具體內(nèi)容和范圍,這一步是讀圖的重要前提。(例如,俄羅斯氣候圖),確定讀圖的方向,為獲取有效地理信息奠定基礎。第二步:了解比例尺的大小。設計讓學生動手到圖中量一量、算一算得出兩地的實際距離的活動,從而知道比例尺大小與表示內(nèi)容、范圍的關系。對于圖幅大小相同的兩幅地圖: 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表示的內(nèi)容越詳細:反之,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越大,表示的內(nèi)容越簡略。第三步:確定地圖上的方向。設計例題教給學生判定方向的方法。如: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①中,教室在停車場的_____________方向;
(2)圖②中,教室在食堂的_____________方向;
(3)圖③中,點A在點B的_____________方向,B點在C點的_____________方向,D點在B點的_____________方向。
然后和學生一起總結判定方法:[有指向標的地圖:根據(jù)指向標判定方向(指向標箭頭指向北方);有經(jīng)緯網(wǎng)的地圖:根據(jù)經(jīng)緯網(wǎng)判定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經(jīng)線指示南北方向);既無指向標,也無經(jīng)緯網(wǎng)的地圖,就用面對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方法來判定。]
第四步:根據(jù)圖上的圖例和注記查找所需信息。圖例是地圖的“語言和眼睛”,地圖上的符號、線條、顏色、文字、數(shù)字等表示什么意思,什么地理事物,一般都在圖例中交代得很清楚,這一步是學生讀懂地圖的根本。只有對圖例和注記正確理解,才能保證所讀地理事物名稱的正確,也能幫助學生在地圖上迅速找到目標,并提取正確圖像信息,保證讀圖的順利進行。
為此,我設計“讀圖回答問題”,讓學生明確讀圖任務和目的,獲取所需要的有效地理信息,正確組織有效答案。
如:讀“巴西農(nóng)業(yè)、礦產(chǎn)和工業(yè)分布圖”,回答問題:
八、巴西主要的礦產(chǎn)資源有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等。
(2)巴西建立了完整的工業(yè)體系,從圖中我們看出巴西工業(yè)部門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等。
(3)巴西的經(jīng)濟居南美洲首位,但仍以 業(yè)為重要國民經(jīng)濟基礎部門,主要熱帶經(jīng)濟作物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其中咖啡產(chǎn)量居世界第一位,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部;巴西主要的糧食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個題學生看懂了圖例和注記就能順利完成,問題設計得簡單是為了讓學生建立自信心。
讀圖不能雜亂無章,而要根據(jù)各種圖的實際情況,按照一定的順序和步驟進行。這樣,就可以大大提高讀圖效率。然而,看圖順序也不是絕對的,一成不變的,有時可根據(jù)需要及學習情況靈活變通。地圖集中了客觀世界大量的信息,還要教會學生按需要閱讀各類地圖。 于是我設計了一些綜合題,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逐步深入分析地圖,進而概括出各地理事物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這一步是讀圖的關鍵,是落實課程目標重要的一環(huán)。
如:讀巴西地形圖和氣候圖,試著從氣候、地形兩方面來分析亞馬孫河水量特別豐富的原因。
這個綜合題就需要學生逐步深入分析地圖,進而找出氣候、地形、河流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先讓學生們選取前面讀圖的四個步驟及方法中的其中三步(讀地圖底部的地圖名稱;確定地圖上的方向;根據(jù)圖上的圖例和注記查找所需信息),讀出所需要的有效地理信息:亞馬孫河西起安第斯山脈,東到大西洋,主要經(jīng)過地形區(qū)是位于巴西高原與圭亞那高原之間的亞馬孫平原;分布在亞馬孫平原的氣候類型是終年高溫多雨的熱帶雨林氣候。然后結合提問正確組織有效答案,得出亞馬孫河水量特別豐富的原因是:
① 流經(jīng)終年高溫多雨的熱帶雨林氣候區(qū),降水量豐富。
② 主要流經(jīng)亞馬孫平原,地形北、西、南三面高,有利于流水的匯集,支流眾多。
[3]鼓勵學生動手操作。如:動手描圖、畫簡圖等,有利于學生將教材內(nèi)容圖像化。既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又能提高學生識圖、析圖、記圖的能力。
例如:在學習非洲概述時,要求學生在非洲地形圖上描出重要的經(jīng)緯線,從而得出非洲的半球位置、緯度位置;動手描繪非洲輪廓圖感受它的海岸線比較平直,同時得出非洲的海陸位置;再自己畫出非洲輪廓簡圖,并寫出主要的地理事物名稱。
這樣要求學生去描圖、畫圖能幫助學生輕松愉快地抓住圖像的主要輪廓形狀,掌握地理事物的位置、范圍和名稱。從而為進一步提取地圖信息解答具體問題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督促學生勤于練習和做好記錄。學生學到了從地圖中提取信息的方法和技能,還要要求學生們平時學習中要勤于練習,生活中要善于觀察和思考,還要把好的方法記錄下來,積累的經(jīng)驗多了,自己提取地圖信息的能力自然就提高了。
綜上所述,我認為地理教學必須以地圖為核心展開,通過指導學生讀圖、識圖、記圖、用圖的教學和常規(guī)訓練,不斷培養(yǎng)初中學生從地圖中提取信息的能力,突出地理學科的教學特點。當下,我們地理教師從事培養(yǎng)初中學生從地圖中提取信息的能力的實踐研究是志在必行,這也是我們一線教師執(zhí)行課堂教學改革,使學生真正學習到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責任。
參考文獻
《全日制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
四川省富順第二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