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鐘思
沒頭腦和不高興是誰?
他們倆啊,一個粗心大意,一個任性自滿。相信在生活中,你一定遇到過這兩個人。他們可能是你的同學,可能是你的鄰居,也可能就是你!
每次家長和老師讓你改掉丟三落四、不聽他人勸告的壞習慣時,你有沒有覺得他們好像“小題大做”?當被督促學習、做作業(yè)的時候,你有沒有在想:我變成大人就好了?變成大人就能從此成為一個成功、受人崇拜的人嗎?那些壞習慣、小毛病,就自動消失了嗎?在《沒頭腦和不高興》里,沒頭腦和不高興就展開了一段讓人啼笑皆非的奇妙之旅……
作者簡介
任溶溶,原名任以奇,1923年出生于上海,是著名的兒童文學翻譯家、作家?!栋餐缴捜贰侗说谩づ恕贰缎★w人》等作品就是任爺爺翻譯的;他還寫過童話集《沒頭腦和不高興》、兒童詩集《小孩子懂大事情》等。
《沒頭腦和不高興》不僅僅是一部廣受好評的兒童文學作品,還是一部優(yōu)秀的動畫片。同學們不妨參照動畫片,來進行一下比對,感受一下當文字變成動畫,會有哪些不同。
閱讀點睛
1.故事梗概
故事非常輕松幽默。話說有兩個孩子,他們一個叫沒頭腦,一個叫不高興。沒頭腦做起事來丟三落四,不是忘記了這個,就是忘記了那個;不高興呢,總是別別扭扭,你要他往東,他偏往西,他開口總喜歡說“不高興”。
大家勸說這兩個孩子改掉壞習慣,他們卻不以為然,認為長大了就好了。終于有一天,一個神秘仙人把他倆嗖的一下變成了大人。
轉(zhuǎn)眼間,長大了的沒頭腦當上了建筑師,不高興如愿做了演員。沒頭腦發(fā)揮了他的聰明才智,設(shè)計了300層設(shè)施齊全、富麗堂皇的少年宮大樓??墒沁@么高的樓,粗心的沒頭腦卻忘了設(shè)計電梯。于是,少年宮就出現(xiàn)了奇異的景象——同學們?yōu)榱丝磻?,要帶著鋪蓋、干糧來回走一個月才能到達225樓戲院。沒頭腦覺得非常羞愧。
不高興呢,果真做了演員。他飾演的正是“武松打虎”里的老虎。舞臺上,扮演老虎和武松的演員都在賣力表演,可是,戲演到緊要關(guān)頭,不高興的脾氣又來了。他不高興自己飾演的老虎就這樣死了,一直不肯死。就這樣,這場“武松打虎”打了一天又一天,不知道的還以為是“虎打武松”呢。眼看著同學們帶的糧食要吃沒了,甚至快要開學了,這場戲居然還沒結(jié)束。沒頭腦坐不住了,他發(fā)現(xiàn)扮演老虎的演員正是自己的童年好友不高興,于是他沖到舞臺上,拉起了不高興,找到了仙人,重新變回了12歲的小朋友。
通過這次教訓,沒頭腦和不高興決定改正自己的缺點。他們下定決心,一定要從小培養(yǎng)好習慣,改掉壞習慣。
2.在目錄中尋找閱讀興趣
我們會發(fā)現(xiàn),在這本名為《沒頭腦和不高興》的書中,除了同名的作品之外,還有其他有趣的小故事。在目錄頁,我們可以看到,它是由7個故事構(gòu)成的。目錄頁可以讓我們非常方便地找到想讀的故事。
拓展思考
1.為什么任爺爺會給作品主人公起名為沒頭腦、不高興,而不是真實姓名?
這個故事的構(gòu)思很不一般。在其他的故事里,很少有作品的主人公名字僅僅是一個“代號”。而在這個故事里,沒有真實的人名,都是用特征來代替人物。提到“沒頭腦”,我們的腦海里就浮現(xiàn)出一個胖乎乎、做事情總是丟三落四的小男孩形象;提到“不高興”,一個高高瘦瘦、卻總是眉頭緊鎖的形象就撲面而來了。哪怕時隔許久,只要一提起他們,他們就像我們身邊的老朋友般,讓我們覺得親切、熟悉。
為什么我們對沒頭腦和不高興的印象會這么深刻呢?因為作者將人物的特點放大了,用他的特質(zhì)來塑造了這個形象,甚至干脆用這個特點做了他們的名字。沒頭腦和不高興正是兩種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他倆的人物性格和人物特色已經(jīng)合二為一了。如果換成一般的名字,估計讀者就不會有這樣頗深的記憶了。
沒頭腦和不高興同時出現(xiàn)在一個故事里,他倆性格迥異,卻鮮活靈動,不僅推動了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還產(chǎn)生了妙趣橫生的火花,也就是產(chǎn)生了典型的戲劇效果。我們推而廣之,會發(fā)現(xiàn)很多作品都會出現(xiàn)他們倆——只不過他們升華成了另外一對形象——一熱一冷、一動一靜,可以說,沒頭腦和不高興是各種作品里屢試不爽的黃金搭檔。
2.《沒頭腦和不高興》里的故事情節(jié)設(shè)計有何意義?
任溶溶爺爺是個風趣幽默、童心永葆的可愛老頭,他的作品,字數(shù)雖短,但情節(jié)的設(shè)計尤為精妙。
在這部作品里,我們發(fā)現(xiàn)變大后的沒頭腦設(shè)計的富麗堂皇的300層少年宮建成,卻唯獨少了一樣——電梯,當大家發(fā)現(xiàn)沒有電梯的時候,竟然沒有重新改修建電梯,而是將錯就錯,直接使用上了。如此一來,后面的一個個喜劇效果就出來了——人們背著干糧上樓,甚至“抬著帳篷、爐子、鍋子、水桶、被子、毯子、褥子,還有些孩子扛著小擔架、醫(yī)藥箱”,情節(jié)一波推著一波,層層深入,讓人捧腹。
最有意思的是,沒頭腦去看戲,去的是自己設(shè)計的少年宮;待到終于爬上少年宮,卻發(fā)現(xiàn)那場戲的主演之一正是自己的好朋友不高興;“武松”和“老虎”打了一天又一天,“老虎”就是不死,而同學們居然無奈地看了一天又一天。種種的意外和巧合,加劇了故事本身的戲劇沖突,也是為了引出長大后的沒頭腦和不高興的相見。故事雖短,整體的構(gòu)思卻非常巧妙,讀起來卻讓人覺得跌宕起伏,情節(jié)的推進也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佳句賞析
任爺爺?shù)恼Z言非常精巧、幽默。常常僅僅用一兩個詞語,就精準地表現(xiàn)了自己的意思。大家可以學習一下語言大師的用法,多積累、多思考,讓精妙的語言為我所用。
仙人說:“我可急著要上天啦。我現(xiàn)在把你們變成大人在原來的地方等你們一個月,你們不來我就走了,切記切記!”說著他念了幾聲咒語,一說“變”,只見不高興和沒頭腦兩人像竹筍一樣,呼的一下子高了起來。
講解:這段文字生動又有趣,這里描繪的是沒頭腦和不高興變成大人的畫面。
僅僅用了一個“竹筍”的比喻,從小朋友到成人的一躍就輕輕松松展現(xiàn)在小讀者面前了。一個“呼的”,又補充了聲音感,小朋友是不是單看文字就已經(jīng)很有畫面感了!
可是課本呢?它剛才還在桌子上,這會兒滿桌子都是書,往哪兒去找哇?沒頭腦一下泄了氣,看著亂七八糟的屋子直發(fā)呆。
講解:“泄氣”一詞用得十分精準,大家肯定見過泄了氣的氣球吧,那癟癟的樣子就是此刻灰頭喪臉的沒頭腦的樣子呢。
這時,孩子們上樓,一個個精神百倍,有說有笑,嘻嘻哈哈,你追我趕。
講解:這是描述孩子們剛開始攀登少年宮樓梯時的樣子。開始時,干勁十足,所以大家很有精神,笑容滿面,還能打打鬧鬧,這和后面的走了一段時間后的疲勞狀態(tài)形成了鮮明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