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 李俊杰
【摘要】情感教育是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也是小學語文學科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教學內(nèi)容之一,情感教育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從心理學和教育學的理論入手,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通過相關的教育教學活動,促使學生產(chǎn)生一定的情感共鳴,幫助學生形成新的情感品質(zhì)。由于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良好的情感教育,對于學生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語文作為人文性的學科之一,在語文教學當中融入情感教育,有利于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情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質(zhì)量,促進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zhì)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感教育;實施策略
引言
情感教育是小學語文課堂上的重要教學策略。但是在現(xiàn)如今的小學語文課堂上,情感教育存在許多問題,所以針對當前小學語文情感教育的現(xiàn)狀,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深刻理解情感教育理念,并對情感教育的實施價值進行分析。同時,教師需要全面梳理自己的教學思路,正確挖掘、講解文章中的情感,既要注重言不如意的情況,也不能夸大其詞。只有這樣,才能恰如其分地表達文章的情感,實現(xiàn)合理的情感教育。
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價值
(一)引導和豐富學生的情感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普遍沒有成熟的心理,對所接觸的新鮮事物充滿強烈的好奇心,也會因好奇心而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小學生沒有發(fā)展性思維,缺乏自控能力。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培養(yǎng)學生的自控能力,對學生的情感進行豐富。在正確樹立學生的情感發(fā)展方向時,指引學生順著這個方向發(fā)展情感,從而為以后的學習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凈化學生的心靈
小學生雖沒有豐富的生活經(jīng)歷,卻會過早接觸網(wǎng)絡世界。而在虛擬的網(wǎng)絡世界中,存在許多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因素,這些因素也會對學生的情感世界產(chǎn)生影響。對此,通過小學語文教學和情感教育的融合,能夠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樂觀思想,對學生的情感體驗進一步豐富、發(fā)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實現(xiàn)對學生心靈的凈化。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
(一)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感教育情境
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融入情感教育,首先需要營造良好和諧的情感教學情境。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教師常常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導致師生之間沒有互動,課堂的氣氛較為壓抑,在這種沉悶單一無聊的課堂氛圍下,學生很容易覺得小學語文的學習枯燥乏味,因此,給學生的情感體驗不佳。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革當中,進行情感教育的前提是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情感教學氛圍,利用良好的情感氛圍,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增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從而增進學生的情感體驗。
例如:在學習《鄉(xiāng)下人家》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視頻播放的方式為學生展示鄉(xiāng)村人家的生活,讓學生進入到鄉(xiāng)村生活的情境當中,進而更好地理解課文,體會作者對于鄉(xiāng)村生活美好的熱愛之情,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二)組織合作探究增強情感體驗
合作探究能夠極大地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在組織小學語文情感教育活動時,教師應當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成長規(guī)律布置相應的合作探究任務,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解決教師提出的問題,讓學生能夠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增強情感體驗。這時應當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學習表現(xiàn)劃分學習小組,以3~5人為單位開展合作探究活動,根據(jù)語文基礎知識點,幫助學生指明合作探究的方向,引導學生著重對情感進行探討。
以小學語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課為例,在開展教育活動時,教師首先需要幫助學生分析故事的基本情節(jié),并讓學生了解周總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背景。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圍繞“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一主題進行討論,讓學生思考“在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迅猛的當今時代,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該如何做?”互動討論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完成探究,并且樹立濃厚的愛國情懷。
(三)注重學生的情感認知
當前,仍有部分教師沒有樹立為學生解決情感問題、教會學生如何進行情緒管控的思想意識。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教師對情感教育沒有重視,沒有及時地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另一方面在于學生并不能主動反映自身情感遇到的問題,導致很多情感問題被掩蓋,很多時候教師無法了解。為此,教師需要注重學生的情感認知。
例如,在日常課堂教學中,認真聽講的學生的目光都會隨著教師的移動而移動,始終注視著教師。這些學生對課堂內(nèi)容聽得非常認真,這也是比較容易觀察到的。而那些上課情緒不高,眼神飄忽,即使是回答問題也常??聪蜃雷拥膶W生,一般都是有一定壓抑情緒的學生。因此,教師要與他們主動溝通與交流,了解他們的內(nèi)心情感,給予他們熱情幫助和正確引導。教師要對班級學生的情緒波動具有敏銳的嗅覺,及時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疏通學生的心理障礙,防止學生因為心理問題的堆積而浪費大量時間用于自我緩沖。教師主動幫助學生解決情感問題,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心理狀態(tài)的重要舉措,是情感教育的有效路徑。因此,教師要提高對學生的關注度,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心理問題,以便對癥下藥。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是學生學習生涯的初級階段,也是最基礎的階段。身為小學語文教師,要想全面發(fā)展,指導學生深入地學習語文知識,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能力,就需要在進行認知教育的同時,實施情感教育。利用情感教育加強學生對知識的學習,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在熏陶學生、感染學生時,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劉潔.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4):218.
[2]王建青.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實施策略分析[J].長江叢刊,2019(33):62+190.
[3]吳平英.淺析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情感教育的策略研究[J].情感讀本,2018(2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