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黔
摘要:目的 ?探討糖化血紅蛋白、甘油三酯治療達標在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重要性。方法 ?回顧分析2018年01月—2018年6月期間收入內科住院、既往已確診2型糖尿病2-15年的5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對入院時糖化血紅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檢測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 ?50例男女T2DM患者均合并有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并發(fā)癥,其中男性26例,平均年齡60.65±4.52歲,平均病史平均HbA1C:9.41±3.43(%),達標率19.2%,TG:2.72±1.18(mmol/L),達標率: 34.6%。女性24例,平均年齡:59.70±3.47(歲),病史HbA1C:9.26±2.96(%),達標率:16.6%,TG:2.92±1.12(mmol/L),達標率:25%。結論 ?糖化血紅蛋白、甘油三酯治療達標率普遍較低,基層醫(yī)療機構對糖尿病的管理亟待加強。
關鍵詞:2型糖尿病 ? HbA1c ?TG
【中圖分類號】R587.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2107-2306(2019)01-057-02
近年來,隨著高血壓、2型糖尿病發(fā)病率的不斷增高,危害性日益嚴重,對其防控也已提高到了國家政府層面,各級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尤其是基層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承擔著治療和預防管理職責。糖化血紅蛋白和甘油三酯作為2型糖尿病血糖、血脂中的兩個重要防治監(jiān)測指標之一,重要性日益受到關注。本研究旨在探討關注二者水平達標的重要意義。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8年01月--2018年07月收治的既往有2型糖尿病病史2-10年的50例患者的臨床病歷資料,其中男性26例,平均年齡60.65±4.52歲,女性24例,平均年齡:59.70±3.47(歲)。所有患者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心腦血管損害等并發(fā)癥。
1.2 方法
對50例患者入院當日生化檢測指標中的HBA1C、TG檢測值按性別進行分別統(tǒng)計。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HBA1C、TG等計量資料用x±s 表示。達標情況用百分率表示。
2.結果
2.1 臨床一般資料與生化資料
3.討論
HbA1c是評價長期血糖控制的金指標,也是指導臨床調整治療方案的重要依據,其正常值為4%-6%【1】??崭寡呛筒秃笱强刂频暮脡膶ζ溆兄苯拥挠绊?,長期血糖增高會導致機體各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尤其是心腦腎等重要臟器的損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將HbA1c控制在7%以下是2型糖尿病治療和管理的目標。本研究結果與國內諸多研究結果一致,提示目前國內,尤其是基層醫(yī)療機構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療和管理尚未達到滿意的效果。這一問題應高度重視。
近年來,國內外諸多研究證實2型糖尿病和高甘油三酯血癥和心腦血管疾病密切相關,近期國內外研究較多的心血管剩留風險也和甘油三酯密切相關。2型糖尿病患者常見的血脂紊亂是甘油三酯升高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降低,兩者與2型糖尿病患者發(fā)生心血管疾病變的高風險相關【1】。已有證據提示高甘油三酯血癥增加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同時增加胰島素抵抗,促使β細胞凋亡。【2】【3】。本研究統(tǒng)計分析結果基本與國內相關報道相符。由此可見,甘油三酯水平在2型糖尿病防治工作中是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指標。
綜上所述,在2型糖尿病治療和管理工作中,積極關注患者糖化血紅蛋白水平達標和甘油三酯水平是當前作好糖尿病慢病管理的有效措施之一,尤其是一線基層醫(yī)務工作者要充分認識二者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版)。P:14-49.
[2]梁 峰 胡大一 沈珠軍.2 型糖尿病患者的高甘油三酯血癥.醫(yī)學研究雜志.2012.11:3-5.
[3]周鵬等.2型糖尿病與高甘油三酯血癥的臨床研究.新疆醫(yī)學.2004.34:141-145。
(貴陽市白云區(qū)醫(yī)院 貴州 ?貴陽 ?55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