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棟斌
肝囊腫是一種較常見的肝良性疾病,分為寄生蟲性(如肝棘球蚴?。┖头羌纳x性肝囊腫,后者又分為先天性、創(chuàng)傷性、炎癥性、和腫瘤性囊腫。臨床多見的是先天性肝囊腫。又可分為單發(fā)性和多發(fā)性兩種,單發(fā)性肝囊腫以20—50歲年齡組多見,男女發(fā)生率之比為1:4【1】.全球肝囊腫患病率為4.5%—7.0%僅5%需要治療。肝囊腫發(fā)生于肝右葉居多。主要是囊性棘球蚴病的蟲卵從口進入人體后,在胃及十二指腸內脫殼入腸壁,進入腸系膜靜脈而到達門靜脈系統(tǒng),大多數幼蟲被阻于肝臟。少數幼蟲可通過肝靜脈經下腔靜脈、右心而達肺部。因此寄生蟲性(如肝棘球蚴?。└文夷[部位以肝臟最多(75%-78%)肺臟次之(10%-15%)肝囊腫病的特點是肝臟受損的臨床表現不嚴重,肝功能輕度異?!?】
1、臨床資料:患者、男性,13歲 ,因腹痛、腹瀉1天,加重1小時于2021年3月3日24:10急診入院?;颊咦允黾s20小時前無明顯誘因出現腹痛、腹瀉排淡黃色水樣變2次,腹痛呈持續(xù)性加重,伴有惡心、 嘔吐一次,嘔吐物為胃內容物,無發(fā)熱,無膿血便及里急后重感,無咳嗽、咳痰,在家休息未給予治療,1小時前突然出現腹痛癥狀加重,不能忍受,故由家人急送入醫(yī)院,入院查體T38.3 脈搏100次/分呼吸25次/分血壓100/50 mmhg,營養(yǎng)一般無黃疸及貧血征,消瘦,淺表淋巴結未觸及,無杵狀指,雙肺呼吸音清晰,未聞及干濕啰音,腹部軟腹水征(-)肝肋下3cm 可觸及,質地中等,心臟(-) 實驗室檢查:白細胞13.07 × 109/l中性粒細胞百分比78.3%,淋巴細胞百分比17.8%單核細胞百分比3.6%嗜酸性粒細胞百分比0.2%肝功能正常。尿常規(guī)未見異常,意識清,精神差急性痛苦貌,鞏膜無黃染,心肺正常。腹平軟,未見腸型及腸蠕動波,腹肌緊,全腹輕度壓痛,右下腹麥氏點壓痛明顯且有反跳痛,肝腎區(qū)無叩擊痛,腸鳴音減弱,肛門及外生殖器未查。
入院后結合病史、體征及輔助檢查,初步擬診急性闌尾炎。需急診手術治療,經與病人家長談話后同意先在我院抗炎保守治療待病情穩(wěn)定后轉上級醫(yī)院手術,后因抗炎治療效果不佳,腹痛沒有明顯緩解,于3月7日轉上級紅星醫(yī)院進一步治療,經CT檢查提示:右中上腹部囊實性占位病變,考慮肝包蟲可能。為明確診斷給與積極治療,于3月11日行剖腹探查手術,手術完整切除一個15×10cm的包塊,經病理檢測診斷(腹部腫物)結合形態(tài)及免疫組合符合肝囊腫,考慮膽管源性潴留性囊腫,伴炎性肉芽組織乳頭狀增生。病人住院治療11天痊愈出院。
2、討論: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肝囊腫病近十幾年來發(fā)病數逐年減少,基層醫(yī)療機構極少能見到,基層醫(yī)務人員對此病了解甚少,遇到急腹癥首先考慮常見病、多發(fā)病,從而忽略了少見病。加之病人右下腹麥氏點壓痛、反跳痛明顯,結腸充氣實驗(+)腰大肌試驗(+)且血象WBC13.07 × 109/l故而誤診為急性闌尾炎。
1、誤診原因分析:①此病例誤診主要是基層醫(yī)務人員對肝囊腫病缺乏了解,加上此病例有闌尾炎的癥狀及體征特點。沒有詳細詢問病史及居住地,輔助檢查做的不夠充分,誤導了醫(yī)生的診斷思路,從而造成誤診。
2、防止誤診的措施:①病史采集要詳實:全面詳細采集病史是最基本的診斷途徑,重視病史采集和重要線索的獲取。
②要拓寬思路,全面分析相關臨床資料,認真綜合分析病情,對相關癥狀體征要分析其原因,局部癥狀要和全身情況綜合分析。
③及時做必要的針對性輔助檢查,凡臨床可疑病例常規(guī)做CT或MRI檢查
④臨床醫(yī)生應加強業(yè)務學習,對于不能確診的病例及時請上級醫(yī)師會診或通過遠程會診手段進行會診。從而避免發(fā)生誤診。
參考文獻
[1]肝囊腫 吳在德主編:外科學第五版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595
[2]蔡衛(wèi)民 肝臟寄生蟲感染的診治[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1998,18. ⑶:[4]
(第十三師紅星醫(yī)院柳樹泉農場分院 新疆哈密 839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