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靈
摘要:家庭是學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位人生導師。家庭教育對學生人格的塑造,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具有巨大的影響。為此,社會各界、學校以及教師更為注重學生的家庭教育。教師是連接學生與家長之間的重要樞紐,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德育的教學效果。在本文的德育在家庭教育的開展過程中,教師注重從實踐的角度,進行此部分內容的解析。
關鍵詞:家庭教育;德育教學;教學策略
在現(xiàn)階段的家庭德育教學過程中,部分家長常常運用語言教訓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思想建設,導致部分學生在性格方面產生畸形,從而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更有甚者,有些家長甚至運用打罵的方式,并不注重相應的方式方法,從而造成管理孩子效果差的局面。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本文注重從讓家長以身作則、開展家庭實踐課以及提升家長個人素質三個角度,進行此部分內容的解析。
家長以身作則,影響學生的言行舉止
最好的教育是言傳身教。在家庭德育中,教師發(fā)現(xiàn):部分家長只是注重要求學生并不注重個人的言行,從而導致學生重復犯錯的情境,最終造成整體的家庭德育教學效果差。針對這種狀況,家長應提升個人的行為要求準則,真正為學生做表率,從而真正發(fā)揮行教大于言教的作用,讓學生在家長的影響下,言行舉止更為文明。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家長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第一點,規(guī)范家長的語言。有些家長在日常的交流過程中,常常愛吐臟字。這種情況極易造成學生不文明用語的狀況。針對這種情形,家長在日常的交流過程中,應注重轉變原有的交談方式,真正為學生做表率,讓學生的表達更為文明。第二點,規(guī)范家長的行為。在現(xiàn)階段的家庭教育中,部分家長為了達到良好的管理效果,往往運用打罵的方式,教育學生。針對這種狀況,家長應轉變原有的觀念,真正從學生的立場思考問題,不能不分青紅皂白打罵學生,而是要真正在理解學生所思所想的基礎上,并通過循循誘導的方式,讓學生真正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在此過程中,讓學生糾正個人的思想,并適時地對學生進行監(jiān)督,真正讓學生糾正個人的行為。第三點,樹立正確個管理觀。在開展學生教育的過程中,家長應真正樹立正確管理觀,注重讓學生從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真正讓學生跳出以自我為中心的怪圈,真正促進學生情商的提升。與此同時,家長應運用正確的價值觀,影響學生,比如,在日常的生活中,踐行誠實信用的優(yōu)秀品質,踏實肯干的優(yōu)秀品質等等,真正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獲得精神境界的提升和行為約束能力的增強,促進學生良好言談舉止的形成。
家長開展實踐,培養(yǎng)學生正確價值觀
實踐是最具有實效向的家庭教育方式之一。家長可以通過定期開展實踐的方式,進行相應的家庭教育,真正讓學生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運用個人的所觀所感、所思所想,真正獲得正確的價值觀。與此同時,教師在此過程中,應充分發(fā)揮樞紐的作用,真正通過與學生,以及家長的交流,促進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為促進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提供必要的助力。
在具體實踐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從以下幾點,起到樞紐的作用。第一點,提出實踐任務。為了促進實踐任務的順利完成,教師運用多媒體,展示一位母親辛勤工作的視頻。與此同時,教師讓學生思考:父母工作的名稱是什么?是否辛苦?在學生內心受到觸動的情況下,教師提出如下的實踐活動:父母不僅給與我們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將我們養(yǎng)大,我們可否為父母洗一次腳?第二點,與家長溝通,促進實踐活動的開展。教師在此過程中,充分發(fā)揮樞紐的作用,并在此過程中,讓家長了解這項活動,并積極地配合學生完成此項任務。第三點,展示成果。在再次上課后,教師鼓勵學生分享實踐成果。通過和學生的交流,教師發(fā)現(xiàn):本班學生真正懂得父母為了生活,而工作的不易,并在此過程中,真正懂得感恩,懂得心疼父母,促進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獲得良好的實踐效果。
家長提升個人,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家長應意識到個人素質以及行為,對學生健康心理形成,以及價值觀塑造的積極作用,并在此過程中,應提升個人的素質,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讓學生更為健康的成長,從而獲得良好的家庭德育效果。
在具體的執(zhí)行過程中,家長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第一點,家長可以閱讀心理方面的書籍,并在此過程中,真正了解學生的身心特點,從而在日常與學生的相處過程中,注意相應的方式方法,進而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第二點,父母之間在日常的生活中,應注重用語,以及相應的言行,真正讓學生感受到父母之間的相親相愛,并真正關心學生,運用合理的方式,讓學生感受到父母之愛,促進學生心理的健康。第三點,家長應定期與學生溝通,真正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并在此基礎上,針對學生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進行針對性的引導,讓學生順利渡過青春期。第四點,家長之間可以相互溝通,并在此過程中,學習其他家長的優(yōu)勢,并彌補個人在家庭管理中的不足,真正提升個人的家庭德育管理水平。通過運用上述的方式,家長不僅讓學生感受到親情的溫暖,而且還讓學生真正在家長的影響下,獲得心理問題的解決,真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也讓學生在家庭的氛圍下更為健康的成長。
總而言之,在開展家庭德育的過程中,教師應真正發(fā)揮樞紐的作用,并在此基礎上,充分與家長溝通,與學生交流,從而真正糾正家長的錯誤觀念,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讓家長提升個人的素養(yǎng),為學生立表率;讓家長約束個人的言行,促進學生良好品行的形成。與此同時,教師在開展日常的德育管理過程中,應深入學習相應的知識,并將這些知識,運用在實際的管理中,生活中,充分發(fā)揮家庭教育樞紐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鄭雅萍.家庭學視域下高德育教學現(xiàn)狀及其對策[J].中國教育.2017(08)
[2]高建平.德育教育低效性分析與家庭教育之間的關系[J].中國高教研究.2016(03)
[3]楊士恒.家庭德育教學的現(xiàn)狀與對策[J].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17(06)
深圳市坪山區(qū)第二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