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
摘要:在初中物理課堂上,多元化教學模式的使用,不僅可以給課堂教學注入更多趣味性和活力,也可以從多方面鍛煉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使學生能夠充分參與物理課程的學習過程,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可以透過各種方式構建多元化課堂,首先要讓自己的教學思維更加靈活開放,在課堂上多創(chuàng)設學生能夠參與的學習活動,豐富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形成良好的整體教學氛圍,讓學生的學習熱情更高,從整體上提升課程教學的實效。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物理;多元化;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09-206
引言
學生在初中階段初次接觸物理知識,這一時期的教育對于學生養(yǎng)成學科興趣以及塑造學科思維有著重要的意義。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有不少學生抱怨物理知識太過復雜,學習過程缺乏樂趣,其實這一抵觸的情緒和認知與教師死板的授課方式有很大關系。初中階段的物理知識抽象性相對較低,大多是對現(xiàn)實生活中肉眼可見的現(xiàn)象進行研究,如果教師能夠用心設計教學過程,那么就能夠為學生呈現(xiàn)出一個多彩的物理世界。同時,教師也要豐富課堂模式,以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
一、充分運用信息技術,給學生提供探究式的教學活動
從生活的角度來說,初中物理課本中的知識大多都來源于現(xiàn)實生活,并且實用于現(xiàn)實生活。在此基礎上,教師為了強化對信息技術的使用效果,就需要在初中物理教學課堂上,充分運用信息技術,立足于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和學習興趣,給學生提供探究式的教學活動,吸引學生的學習目光,并且催促學生自主參與到初中物理教學場景中,感受物理知識的學習樂趣,以此來突顯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教學活動中的運用優(yōu)勢。在當前的初中物理課程實際教育教學過程當中,教師需要將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充分運用其中,保證探究活動的順利開展,讓學生可以自覺地參與到這樣的深入探究以及挖掘活動當中,提升學生的深入挖掘以及探尋認知與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素養(yǎng)以及物理思維,讓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到物理課程知識內容實際學習活動當中。通過這樣的教育教學手段,學生學習物理課程知識內容的熱情以及積極性得以全面激發(fā),這對提升初中生的團結合作能力以及水平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可以實現(xiàn)物理課程知識內容和先進信息化技術之間的良好整合,給學生提供不一樣的物理學習體驗,推動學生未來的全面發(fā)展進程,這對促進初中生的健康成長與可持續(xù)發(fā)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現(xiàn)階段的物理探究課堂活動當中,教師需要將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充分運用其中,讓初中生全身心地參與到物理課堂實際學習活動當中,提升他們的學習水平以及物理素養(yǎng)。
二、有序開展小組合作,保障小組合作的效率
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物理教師應當組織小組成員有序地開展實驗,引領學生在課前做出充足的準備,提前計劃好小組合作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確定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操作人員,使小組成員明確將要使用的儀器,確定出將要觀察的具體現(xiàn)象,層層遞進地開展物理實驗,進而保障小組合作的效率,提升小組成員之間的配合度。
例如,教師講解《科學探究:液體的壓強》這一章節(jié)的內容,帶領學生探究液體的壓強變化,引領他們計劃好小組合作的具體安排,使學生確定出將要使用的器具,分別包括了U形管壓強計、多個不同形狀玻璃皿等器具,確定出明確的實驗方案,明確將要探究的實驗內容,分別為:(1)探究底面積不同,深度相同的水的壓強變化;(2)探究容器形狀不同,但深度相同的水的壓強存在的差別;(3)探究密度相同,但深度不同的液體壓強存在的差別;(4)探究深度相同,但密度不同的液體壓強存在的差別;與小組成員共同完成探究,一同合作觀察實驗展現(xiàn)出的具體現(xiàn)象,進而促進合作性實驗得到有序的開展。
三、利用生活素材分析實際問題
在學到那些在生活中有廣泛應用和體現(xiàn)的知識內容時,教師不妨多列舉一些生活化的素材作為教學輔助,讓學生對各種學習問題做有效分析和解讀.教師可以課前搜集各種相關的生活化素材和資源,在課堂教學的導入階段將這些內容以生動直觀的形式給學生呈現(xiàn)出來,讓學生快速進入到學習情境中.這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產(chǎn)生學習探究的欲望,也會讓學生形成初步的學習印象,加快學生對于知識的吸收掌握程度。有了這種教學鋪墊后,教師再來給學生做細致的知識分析解讀時,學生理解上的很多疑慮都可以有效消除,大家對于知識原理也能有更好的吸收掌握,這才是課程教學要達到的整體實施效果。
比如,在教學《熔化和凝固》這部分內容時,在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先向學生描述兩種生活現(xiàn)象:第一種是春暖花開冰雪融化,第二種是寒冬臘月滴水成冰。隨后,教師提問:“請同學們結合生活經(jīng)驗,說說這兩種生活現(xiàn)象包含了什么物態(tài)變化?”于是,學生對這兩種司空見慣的生活現(xiàn)象進行思考.有的學生說:“春暖花開冰雪融化的生活現(xiàn)象包含了熔化的物態(tài)變化?!睆膶W生的各種猜想中可以看到,大家對于這種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并不陌生,學生也能夠較快地理解其中包含的物理學知識。有了這樣的導入模式后,教師再系統(tǒng)地給學生講解熔化和凝固的知識原理,學生理解起來會更加輕松,對于知識的吸收掌握也更迅速,這才是物理課程教學要達到的良好實施效果。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背景下義務教育階段的改革工作已經(jīng)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在部分地區(qū)仍然有部分教師難以完成教學理念的轉變,導致忽視學生的感受和參與體驗的教學方式依然存在,與素質教育的理念不相符合。作為一線初中物理教師必須加強對新的教育理念、教學方式以及教學設備的學習引入,以多元化的教學方式為學生帶來更好的學習體驗,促進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成銀.聚焦多元化,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J].中學生數(shù)理化(教與學),2020(03):48.
[2]王書水.多元化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19(18):54.
[3]董禮.用多元化策略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效果[J].新課程(下),2018(10):200.
四川省涼山州會理縣會理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