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日登其木格
【摘要】德育應屬教育中的首要任務,德育一定程度上比思維培養(yǎng)更加重要,只有德行優(yōu)秀才能夠立足于天地之間,有成為棟梁之材的機遇,若德不配位,那么即使成才也會耽誤人的終身發(fā)展。德育應從小開展,從學前教育階段早期介入,促使品德思想還未成型的學生,具備基礎(chǔ)的德行觀念,具備正確的德行操守。
【關(guān)鍵詞】學前教育;德育
引言:學前教育是幼兒園到小學之間的過渡,此時學生們的知識量還比較少,但想象力天馬行空;認知能力比較弱,但不拘束于某視角聯(lián)想。學前班的學生們既有他們的優(yōu)勢,也有學習中需要填補的空白處,德育也是如此,學生們天真爛漫,還不能分辨對錯,此時只要給他們正確的引導,就能夠幫助他們從心理上、行為習慣上接受德行教育,成為有德行、有品質(zhì)、有素養(yǎng)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1.滲透傳統(tǒng)文化進行德育
德育是一個泛泛的詞匯,內(nèi)容量較大、內(nèi)涵較為深遠,針對學前教育,德育應從行為習慣、舉止言談、思想價值等角度進行引導,應從愛家、愛國、愛自己、愛朋友、愛教師、愛自然等博愛角度進行思想滲透。我國有著千年歷史文化,現(xiàn)階段也保留了很多的文化精髓,教師可充分的利用節(jié)日、歷史信息等對學生進行熏陶,如清明節(jié),這本是一個祭奠逝者的日子,學生們往往覺得與自己無關(guān),但在清明節(jié),教師講述一些英雄烈士的事跡,說說他們的豪言壯語,學生們很難不為之動容,他們也自然的會在心中豎起一道英雄的信念;在中秋節(jié),學生們多半對月餅較為熟悉,但對于中秋的由來卻毫不知情,教師可講述一些有關(guān)中秋的小故事,對學生們說說團圓的含義,有助于提高學生們對家庭的依賴感。在天氣明朗的時節(jié),教師可帶領(lǐng)學生外出活動,條件限制時也可以在校內(nèi)觀察自然,看看樹木、花草成長的樣子,觀察蝴蝶、密封的舉動,了解自然、懂得敬畏生命。
2.樹立德行標桿進行德育
學生們各有優(yōu)勢,也各有習慣問題,教師可樹立標桿,讓學生們彼此學習,每周教師可選擇一節(jié)課的時間,讓學生進行本周的德行總結(jié),每一名學生必須列舉出班級中至少一名值得學習的榜樣的事跡,如小明說:“小張經(jīng)常借我橡皮泥,從來不吝嗇”。小張又說:“小紅每天穿戴整整齊齊、干干凈凈的,很講究衛(wèi)生”。建立“夸夸群”,隨機組成小組,小組成員需要互相夸獎對方,哪怕是夸獎對方頭發(fā)梳的好、鞋子干凈,也必須在夸夸時間里互相夸贊不能停頓,這樣一來可幫助學生們建立信心,還能夠幫助一些學生認識到自己平時都沒有意識到的優(yōu)點,讓他們形成榮耀感,更對平時的行為習慣引起注意。教師可在班級中建立起獎勵機制,如本周衛(wèi)生最佳學生是誰、本周課堂舉手次數(shù)最多的學生是誰......由大家集體進行評選,并發(fā)放獎狀,還要在班級中通報,讓學生對德育問題重視起來。對于遲到等出錯的學生,教師懲罰他們的方式也有所改變,如遲到的學生需要背誦一句名人名言才能夠坐下,不然就要站著聽講,時間長了,愛遲到的學生也羞赧于自己的錯誤,也記憶了名人名言,一舉兩得。
3.借助校園活動進行德育
學前教育階段學生們的課業(yè)壓力還不重,此時校園的活動較多,教師可結(jié)合校園活動,開展德育。如升旗儀式每周一都要舉行,有的學生不喜歡戴紅領(lǐng)巾,有的學生升旗的時候舉起左臂但不知道為什么,只是照做。教師可以將紅領(lǐng)巾、國旗設(shè)計的內(nèi)涵告知學生們;有的學生不懂國歌的含義,教師可利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說明國歌的內(nèi)涵,如其中難懂的“每個人被迫著發(fā)出最后的吼聲”,有很多學前班學生根本不懂其意,教師可配合微課視頻,進行解析,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校園還可以組織學前學生們?nèi)ゾ蠢显嚎赐先?、參觀博物館等,增加學生的社會閱歷。另外學??山M織團體操,讓學生形成每日鍛煉的習慣,組織體育運動會,提高學生的團體協(xié)作精神,組織學生們到公園里撿垃圾,鼓勵學生們合作設(shè)計環(huán)保標語等等。
4.設(shè)想未來世界進行德育
學生們年齡還小,對未來世界很少有設(shè)想,教師可引導學生們,想一想自己的夢想、自己未來有哪些期待等,幫助學生建立一個長遠的目標,如有的學生想要當總統(tǒng)、有的學生想要賺很多錢照顧父母,他們的愿望一旦說出來,就會不斷的縈繞在他們的腦海中,以后學生在做某件事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他們的愿望來展開教育,如某學生上課打瞌睡,教師可以教育他,這樣以后怎么利用知識賺錢孝敬父母呢?要讓學生堅持自己的夢想,并以夢想為契機改正自己的缺陷。未來雖然很遙遠,但未來幾天很快就到來,教師可以在夢想的建立基礎(chǔ)上,讓學生構(gòu)建自己的短期目標,如本學期想要考第幾名、如下次考試想要超過誰等等。當學生們有了積極的生命追求,他們的德行也逐漸形成。
5.寓言故事展開德育
學前兒童都對寓言故事很感興趣,除了日常的行為習慣引導,教師還要早期進行預防性的德育互動,如雖然班級中學生們少見撒謊問題,但也要講述“狼來了”的故事,讓學生們意識到撒謊產(chǎn)生的嚴重后果;雖然學生們還不了解法律,也幾乎不能觸碰法律,但教師也要早些利用網(wǎng)絡(luò)新聞事件,灌輸給學生們法律觀念,讓學生們具有基本的知法懂法意識。對于一些屢教不改或者班級問題普遍的情況,教師可自創(chuàng)故事,來警示學生們,如學生們經(jīng)常丟東西,經(jīng)家長反映,有的學生甚至一周拿十幾只鉛筆都不知去向,教師可編創(chuàng):“鉛筆的哭泣”、“被主人遺棄的鉛筆”等小故事,引起學生反思。除了教師講述,還可以讓學生們角色扮演,如在某個寓言故事下,學生們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角色,通過情景扮演的模式,在兒童節(jié)或者元旦等節(jié)日里表演,共同討論故事的深意,學生們由于扮演角色深有同感,他們能夠自問自查,彼此學習、共同進步。
結(jié)束語:德育應早期開展,從學前時期就引起重視,對學前兒童的德育,不宜枯燥語言說明,而應言傳身教,利用周邊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讓學前學生意識到德行的重要性,形成正確的德行觀念。在班級活動中、在家庭生活中,逐漸的提高自己的品德,提升自己的素質(zhì),成長為具有才德的優(yōu)秀國人。
參考文獻:
[1]賈楠.淺析學前教育德育的研究問題現(xiàn)狀及對策德育之我見研究[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9(25).
[2]王桂秋.學前教育小學化現(xiàn)象的原因及改善學前教育德育的研究及現(xiàn)實思考[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