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曜
摘要:小學階段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階段,往往人的品行都是在那時所養(yǎng)成的。在這個階段教師們更應該耐心教導學生,讓他們有良好的處事態(tài)度。不論是學習還是日常生活,都應該引導學生們以積極的態(tài)度對待。特殊生的出現(xiàn),是教師們教學生涯的挑戰(zhàn),教師更應該用“心”去澆灌他們,對他們給予幫助,讓他們感受到愛。下文就特殊生的形成和解決措施進行探究。
關(guān)鍵詞:小學階段;特殊生;轉(zhuǎn)換問題解決措施
在小學生中,特殊生是一個缺乏愛的一類學生,他們的形成往往是多種因素導致的。如果教師們對這種情況置之不理,很容易讓學生的一生都破滅。他們會不再對生活抱有希望,并且意志薄弱的他們很難在以后的生活中生存。這些學生雖然為數(shù)不多,但由于他們跟不上班級體的整體要求,不能及時完成學習任務,所以教師們要給予他們更多的關(guān)注。教師們應該用“愛”喚醒,用“心”澆灌的行動來做特殊生的轉(zhuǎn)化工作。
一、特殊生形成原因情況分析
1.1特殊生形成家庭原因
特殊生的形成往往與家庭是密切相關(guān)的,很多學生就是因為缺少家庭的關(guān)愛才轉(zhuǎn)變成特殊生的。他們的成長缺乏父母關(guān)愛,他們會覺得自己比別人低一等,在同學勉強會抬不起頭來而產(chǎn)生自卑心理 ,或是感覺自己被父母遺棄,從而產(chǎn)生自卑心理,不再喜歡與人溝通,所以成為了特殊生。而另外一些是因為家庭貧困,從小身體發(fā)育不好,自身心志薄弱,就很容易出現(xiàn)這種狀況了。
1.2特殊生形成學校原因
這些特殊生形成與學校也有一定的關(guān)系。他們中有些性格特殊,學生們都會疏遠他們,玩游戲?qū)W習都不愿和他們在一起,獨立他們。因此他們在學校會出現(xiàn)厭學情緒,越來越討厭在學校的時光,喜歡在自己的小空間上待著,遠離人群。這種行為會影響他們未來人生,他們不善于表達,在社會中生存都會生存,所以,學校方面也要積極引導這些學生,讓他們走向正確道路。
二、小學階段特殊生的解決措施
2.1家庭陪伴,關(guān)愛心靈
在解決特殊生的途徑中,家庭的關(guān)愛是關(guān)鍵。在孩子們的童年中,家長們扮演這重要角色。孩子們尤其在小學階段—孩子品行養(yǎng)成階段,父母更應該陪伴在左右。父母應該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心理問題,對他們進行疏導。在還孩子重要的成長階段,家長樹立良好的榜樣,有他們的關(guān)愛,小學生們才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例如:家長定期抽出一些時間來和孩子們談心,及時了解他們的一些情況。在孩子們向他們傾訴問題時,一定要耐心聽下去,和他們一起去尋找解決辦法。在這個談心的過程中,父母與孩子能相互更加的理解,增進感情。家長們也可以每周制定一個讀書計劃,每周和孩子一起讀一些有益的讀物,書籍能幫助他們放松身心,同時也能讀懂很多道理,有家長們在旁邊細心的講解,這樣對他們也能體會到父母的愛,會對生活抱有更加積極的態(tài)度。
2.2學校幫助,溫暖心靈
在解決特殊生的轉(zhuǎn)化問題上,學校也發(fā)揮這巨大的作用。教師們在實施特殊生教育過程中,要善于抓住其“特殊之處”,采取相應的教育措施,及時為小學生們進行引導。小學生大多數(shù)時間都是在學校的,所以教師們應該學會用自己的方法幫助特殊生,讓他們不再感覺到孤單,更要帶著全班學生幫助他。有效利用學校資源,來給學生進行心理疏導。
例如:教師們針對特殊生的心理障礙,積極開展心理咨詢,建立心理檔案,開設(shè)健康教育課。教師也可以針對這些問題來找學生談心,能夠更加了解這些特殊生的在學生活,及時的幫他們解決問題。教師應應該倡導班級學生們幫助他們,朝夕相處的同學之間的言行舉止很容易引起他們的情感波動,學生們要讓特殊生融入他們,讓特殊生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
2.3社會助力,呵護心靈
在推動特殊生轉(zhuǎn)化這個過程中,社會也起著推動作用。社會憑借資金優(yōu)勢,給這學生給予最大的幫助。也許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但是依然能為解決特殊生這些問題上創(chuàng)造條件。有了社會的呵護,特殊生的問題一定能更好的解決。
例如:對于留守家庭這種現(xiàn)象,由當?shù)卣o小學生們的父母安排合適的工作,讓他們能留在家中陪伴學生們的成長。家長們能在孩子們附近工作,就能花更多時間陪伴他們,讓他們不再感到孤獨。而對于貧困的地方,當?shù)貞e極尋求致富道路,依靠國家的幫助,早日脫離貧困,走上致富道路。這樣才能給學生們更加優(yōu)渥的生活條件,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
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特殊生轉(zhuǎn)化問題是一項長期工作。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和學校都發(fā)揮這重要作用。全面推行素質(zhì)教育,大力加強小學生特殊生教育管理刻不容緩。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生涯的基礎(chǔ),更應該在這個階段做好他們的心理建設(shè)。特殊生的出現(xiàn),恰恰說明了我國小學在這方面做得還不夠充分,要加大力度采取措施,讓特殊生能有一個美好的小學時光,爭取讓他們能更好融入集體生活。
參考文獻:
[1]王曉艷.輔助溝通系統(tǒng)在特殊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風,2020(09):211-213.
[2]王江洋,李昂揚,聶家昕.依戀與孤兒初中生心理健康的關(guān)系:自我污名和心理韌性的并行中介作用[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20,36(02):22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