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柯柯
“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長?!惫湃讼矚g菊花,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賞菊詩句。菊花舞弄著秋風(fēng),我隨著絡(luò)繹不絕賞花的人群來到了鮮花港。
是滄海桑田的遺存,還是世事變遷的見證?我站在原是古窯址周邊的梯田岸上,眼前的景象與我之前見過的完全不同,感慨頓生。
據(jù)專家考證,這里曾是古刺桐港(福建泉州)制造瓷器的大型窯口,一船船的碗、盤等瓷器從這里載出外銷,運向南洋(東南亞)、印度、非洲等地。泉榕古道就從這前面經(jīng)過,許多美麗的傳說在這里流傳,碗窯后路地名由此而來。
櫛風(fēng)沐雨上千年的古碗窯、古渡口,如今化身為花團錦簇的花港。
這里位于泉州清源山東麓,群嶺疊翠,碧水生煙,云霧繚繞,彌漫著一股仙境靈氣。
新植的綠化帶,延伸的親水石棧道,搭建恰好的木質(zhì)圍欄、籬笆、涼亭,一幅江南水鄉(xiāng)畫卷,讓這里顯得格外迷人。
我與文友一起游走在花圃畦畔步行道上。這個時節(jié),陽光溫柔,空氣中彌漫著芬芳—綠草的芬芳、鮮花的芬芳,令人微醺,令人恍惚行走于仙境。
嬌美的菊花,在秋天的原野里格外搶眼,對來訪者熱情招手,未及走近,就見金燦燦的花朵連枝帶葉在風(fēng)中搖曳。
眼前是一片花紅葉綠,奪目的大紅、嬌艷的金黃、高貴的羅蘭紫、清幽的天藍、含羞的粉潤,國色與鄉(xiāng)情、名木和小草,以及所有世間的紛繁與美麗,都在此呈現(xiàn)。一畦畦的墨菊、帥旗、綠云等名菊,在雋永中透出高雅,在艷麗中蘊涵端莊,風(fēng)姿綽約,顧盼生輝。人們的目光為之驚艷流連,觀花的心情隨之蕩漾起伏。菊花熱情迎客,無拒人之意,盡顯敦厚溫柔性情。許多妙齡女子靠近花朵,或自拍,或友伴代拍,人與菊花相親近、相嫵媚,料花兒見女子亦是如此。
青山為背景,白云相陪襯。菊花之美,全在于自然自在、浪漫瀟灑,在大地的懷抱中隨意伸展,朵朵花兒隨時節(jié)而綻放。微風(fēng)吹來,千萬朵花兒如小家碧玉盈盈笑著,似大家閨秀欲露還掩,讓你我、讓游人在這婉約之香中嗅到另一種欲說還休的美,無可阻擋,為之傾心。
賞菊之外,還要體味菊花之韻。“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表達的是一種高潔的情懷;“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zhàn)地黃花分外香”透出的是偉人的豪邁、大氣,賦予菊花不屈的精神!
自然界的美是無限的,人們感受到的美卻是有限的!美是邂逅所得、是親近所得、是不斷熏陶所得。
古城、古港的人們,攜生活之美好與天地造物之功,栽培出如此美妙的鮮花,耕耘出如此美的花圃、花港,令人自豪、欣喜、幸福!
太陽快落山了,我與這里的游人一樣,不忍離去,來回徘徊。留戀這綠葉與鮮花編織的美景畫卷,聆聽這刺桐古港千年古窯口與現(xiàn)代化美好生活的和諧美妙的合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