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蕊
沈陽工業(yè)大學管理學院學生第一黨支部始終以“育德”與“增才”相融合為目標,把培養(yǎng)既有高尚品德,又有真才實學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黨支部使命,在建黨百年之際,提出“一到四”黨員培養(yǎng)工程,通過開展一系列喜聞樂見且卓有成效的支部活動,真正使學生黨員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建立符合新時代青年黨員需求的“個性化”成長機制,從而較好地解決了黨員的再教育問題。
堅持學習為要,以思想政治為引領,鑄就黨員信仰之魂。黨的歷史是共產(chǎn)黨人的必修課,黨支部要求全體黨員務必修好這門課。通過開展“悟百年黨史,開時代新局”知識競賽活動拉開了“學黨史”的序幕,調動了黨支部每名黨員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通過對全體黨員進行“21天讀黨史”學習養(yǎng)成計劃,進一步加強了黨支部全體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模式下的“百名黨員講黨史”活動,目前黨史學習教育已常態(tài)化,成為黨員的每日習慣。
培養(yǎng)兩種服務意識,以能力培養(yǎng)為關鍵,錘煉黨員實干之基。在深入推進精準扶貧工作中,黨支部通過學業(yè)輔導、勵志談心等對接形式開展的“溫暖扶貧,愛心助貧”資助困難小學生活動,不僅讓50多名小學生有書可讀,更讓貧困家庭里的學生感受到了關愛、溫暖并增加了勇氣,也讓這種“辦實事”的作風深深扎根在黨支部的每一名黨員心中。而另一場由黨支部組織的“為大涼山集愛”的募捐活動,更是掀起了沈陽工業(yè)大學全體師生的參與熱潮。師生們累計捐獻衣物、書籍、文具等1500余件,這種大愛跨越了2000多公里的距離,讓每一名黨員深深體會到了“做好事”的幸福。
對標三項規(guī)范內容,以榜樣教育為方向,發(fā)揮黨員先鋒作風。黨員再教育工作始終是黨支部的重點工作,如何落實落細黨員培養(yǎng)顯得尤為重要。首先是對標入黨誓詞,強化全體黨員的黨性觀念和黨性修養(yǎng);其次是對標黨員義務,看看能否在自身的學習、生活中履職盡責;第三對標身邊榜樣,查擺不足,彌補短板,爭做時代先鋒。
鍛煉四種實踐方向,以成長成才為目標,培育黨員戰(zhàn)斗力。為助力全體學生黨員能夠更好地成長成才,黨支部提出了四種實踐方向——堅持走訪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實踐,讓愛國主義精神入腦入心、牢牢扎根,知史明史,以史明鑒;堅持培養(yǎng)職業(yè)核心能力實踐,加強學生黨員心理素質、語言表達、思維方法、人格魅力、執(zhí)行力、領導力等六大核心素質能力建設;堅持“一對一”模式精準幫扶實踐,讓黨員進一步堅定了理想信念,懂得責任與義務;堅持實訓基地輪崗式全員實踐,使學生黨員強化了服務意識、大局意識,在實踐中開闊眼界,增長才干。
(作者單位:沈陽工業(yè)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