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佳
三、堅持教學實踐,豐富美育課程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指出:幼兒的學習方式是通過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去模仿、感知、探究的,是在“做中學”“學中玩”“生活中學”,不斷積累經(jīng)驗,逐步形成自己的理解與認識。
根據(jù)兒童的這一學習特點,我在進行版畫教學時,首先介紹版畫工具材料不同的運用方法、不同的作畫方式,然后利用夸張的語言和豐富的肢體動作引出教學主題,最后把“舞臺”交給學生。孩子們盡情交流構思主題,認真表達創(chuàng)作的想法,“玩”似地操作工具,滾油墨時帶著節(jié)奏哼著歌,完全沉浸在其中。這時候他們已不關心最終的畫面是什么樣子了,他們在享受這一刻愉悅的創(chuàng)作感受,整個過程充滿快樂,課堂中流淌著創(chuàng)作的活力。下面我結合兩個教學實例,介紹剪貼紙單色版畫教學和吹塑紙多色版畫教學。
(一)《怪臉》主題的剪貼紙版畫
1.媒材準備
油墨磙子、馬連(一種版畫工具)或版畫機、黑色油墨、卡紙、剪刀、白乳膠。
2.教學引導
提問:“你見過長得奇怪的臉嗎?哪里讓你覺得怪呢?”“你有沒有想象過一個臉長得很怪的人?怪樣子是不是很有趣?”我拋出這些問題,有些學生熱烈地討論,有些學生陷入沉思。我在和學生交談中,突然做了表情夸張的鬼臉,逗得學生哈哈大笑,學生說:“這就是怪臉。”還有學生聯(lián)想到老爺爺?shù)哪樀仍S許多多的創(chuàng)意,這種熱烈的課堂氣氛持續(xù)了十幾分鐘,學生們開始構思作品。
3.創(chuàng)作過程
(1)制版:用剪紙的方式表現(xiàn)怪臉的主題。將卡紙剪成符合自己構思的形狀,用白乳膠粘貼。對于幼兒來說,耐心細致地剪貼是個不小的挑戰(zhàn),孩子們需全身心投入到印版的制作中。
(2)印版:把油墨均勻地滾到做好的版上。滾好油墨后,可采用手工印刷或版畫機印刷的方式印版。把白紙變黑的過程,對幼兒來說特別有趣,更加讓他們對拓印后產(chǎn)生的效果感到驚奇,使他們產(chǎn)生版畫學習的濃厚興趣。印版可以采用手工和機器兩種方式。
手工印刷的方式:把做好的版和拓印的紙疊放在一起,使用夾子固定位置,以免拓印時移位。用馬連壓著紙來回移動多次,紙的邊角處也要壓印到,以免作品不完整。耐心地完成印版過程,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
版畫機印刷的方式:把版畫機的壓力調(diào)到適宜印紙版畫的程度,壓力太大印版時版會錯位,壓力太小印刷不清晰。把做好的版和拓印的紙疊放在版畫機上,轉(zhuǎn)動版畫機的滾軸,一幅版畫作品就完成了,方便快捷。
4.教學建議
制版時,兒童容易粘貼不牢,導致打油墨時,粘貼不牢的紙掉下,作品拓印不完整。需要提醒學生粘貼時把每個邊角都粘牢。
(二)《我的機器人朋友》主題吹塑紙版畫
1.媒材準備
油墨磙子、馬連或版畫機、各種顏色的油墨、草稿紙、吹塑紙、2B鉛筆、剪刀、無邊宣卡紙、彩色油性記號筆。
2.教學引導
(1)我用夸張的語言、滑稽的動作表演機器人說話和走路,問學生我表演的是什么。學生們看得非常認真,馬上回答是機器人。
(2)我提問:“我們未來的家會是什么樣子?會出現(xiàn)一個機器人嗎?如果機器人是未來的家庭成員,成為你的朋友,你希望它是什么樣子呢?有什么能力呢?”這些問題引起學生的思考和討論,也有學生邊說邊模仿機器人的動作。
(3)配合多媒體教學,介紹不同設計的機器人,豐富學生的創(chuàng)作構思。熱烈的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上課的熱情和豐富的想象。
3.創(chuàng)作過程
(1)畫版:學生構思機器人的主題,在白紙上畫出機器人草稿,設計出機器人的外形和細節(jié),注重五官、身體紋飾等細節(jié)。我強調(diào)學生在設計時多注意機器人特有的外形特點。
(2)制版:在吹塑紙上畫正式的設計稿,用禿頭的2B鉛筆采用直立的筆勢作畫。畫好后,沿著機器人的輪廓線剪出機器人的外形。
(3)印版:提供綠色、紅色、黃色油墨,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設計選擇顏色,把油墨均勻滾在做好的版上。滾好油墨后,可采用手工印刷或版畫機印刷的方式印版。
(4)完成拓印后,添加情境。我讓學生在印好機器人的宣卡紙上,用彩色油性記號筆在機器人周圍畫出它擁有的超能力。這一步驟是兒童畫與版畫的結合,是使畫面靈動的點睛之筆。
這就是完整的、講述著故事的創(chuàng)作。課程結束時,我請每位學生講述自己創(chuàng)作的機器人的故事,聽完他們的講述,感覺畫面動起來了,機器人透過紙面飛躍出來,這就是有生命力的自由創(chuàng)作。
4.教學建議
(1)學生在吹塑紙上作畫時,畫的力度不容易掌握。學生有時畫的痕跡淺,需要讓學生再描一次,使吹塑紙的痕跡加深。學生有時用力過猛,把吹塑紙畫爛,補救措施是在吹塑紙背面用膠帶紙粘上。
(2)吹塑紙要均勻滾上油墨,特別是兩種油墨的交界處。
四、融入版畫應用,感受生活體驗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每個幼兒心里都有一顆美的種子。幼兒藝術領域?qū)W習的關鍵在于充分創(chuàng)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激發(fā)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fā)現(xiàn)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美。
把版畫應用在生活中,正是孩子們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感受美的過程。我組織孩子們把版畫拓印在手絹上、T恤上、手提袋上、賀卡上……孩子們在課堂上常常說:“老師,我想讓我和爸爸媽媽都穿上我印的T恤。”“老師,我想讓媽媽背上我印的手提袋?!薄袄蠋煟蚁攵嘤讖堎R卡送好朋友?!痹谏钪械奈锲飞险故竞⒆营殑?chuàng)的圖畫,可以增加孩子的自豪感和榮譽感。孩子們常常為了做得更好,沉浸在創(chuàng)作中。版畫的生活化,有利于增加孩子的生活體驗。
兒童發(fā)展的動力來源于自我探索和自我表達,將版畫融入美術課堂中,兒童的探索欲和表達欲得到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和專注力也得到提升。兒童對美的感知來源于真實的生活,將版畫應用在季節(jié)教育活動和生活實踐活動中,使兒童的審美情趣和感受力得以發(fā)展與提升。
感受與創(chuàng)造并重,版畫教學強調(diào)創(chuàng)作過程,教學過程重于作品完成,兒童在學中玩,為創(chuàng)造打開豐富的可能性。每一個兒童都是藝術家,我們唯有懂得兒童的需要,才能真正走進兒童的心靈,孩子的心靈放松了,創(chuàng)造的活力才能迸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