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 諾
有一位博士生,畢業(yè)后分到一家研究所,成為所里學(xué)歷最高的一個人。
一天午后閑暇,他到單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釣魚,正好碰到兩位同事也在釣魚。
他只是微微點(diǎn)了點(diǎn)頭,心想這兩個本科生,有什么好聊的呢?于是躲在較遠(yuǎn)的地方獨(dú)自釣魚。
不一會兒,博士看到一個同事放下釣竿,伸伸懶腰,突然“蹭蹭蹭”地從水面上如飛一般“飄”到對岸去上廁所。
博士驚訝極了!水上飄?不會吧?這可是一個池塘?。?/p>
過了會兒,同事上完廁所出來,博士看到他又“蹭蹭蹭”地從水上“飄”回來了。
怎么回事?博士非常疑惑,卻又不好意思去問,自己可是博士生哪!
過了一陣,另一個同事也站起來,走了幾步,博士看到他竟也“蹭蹭蹭”地“飄”過水面上廁所去了。這下子博士更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愛好武俠小說的他,懷疑自己遇到了傳說中的“武林高手”。
沒過一會,博士也內(nèi)急了。這個池塘兩邊有圍墻,要到對面廁所必須得繞至少10分鐘的路,而回單位上洗手間又太遠(yuǎn),怎么辦呢?
博士不愿意去問兩位同事,憋了半天后,也起身往水里跨:我就不信本科生能過的水面,我一個堂堂博士生不能過!
只聽“咚”的一聲,博士栽到了水里。
兩位同事見狀,趕緊將他拉了出來,問他為什么要下水?博士疑惑不解:“為什么你們可以走過去呢?”
兩位同事聽了,面面相覷,繼而哈哈大笑,解釋道:“這池塘里本有兩排木樁子,由于這兩天下雨漲水,正好淹沒在了水面下。我們都知道這木樁的大體位置,所以能踩著樁子過去。你怎么不問一聲呢?”
博士聽罷懊悔不已,慚愧地低下了頭。
感悟:學(xué)歷只代表過去,只有學(xué)習(xí)力才能創(chuàng)造將來。無論你有多大成就,都要謹(jǐn)慎謙虛、不恥下問,尊重有經(jīng)驗的人,才能少走彎路。
有個魯國人擅長編草鞋,而他妻子擅長織白絹,一直過得衣食無憂。
后來,他想遷到越國去。友人對他說:“你到越國去,一定會貧窮的!”
“為什么?”
“草鞋,是用來穿著走路的,但越國人習(xí)慣于赤足走路;白絹,是用來做帽子的,但越國人習(xí)慣于披頭散發(fā)。憑著你的長處,到用不到你的地方去,這樣,怎么能讓自己不貧窮呢?”
魯國人聽了,覺得友人說的有道理,便打消了去越國的念頭。
感悟:一個人要發(fā)揮其專長,就必須適合社會環(huán)境需要,否則再有才干也無用武之地。因此,我們要根據(jù)社會和環(huán)境的需要,來決定自己的行動,這樣才能發(fā)揮所長,獲得成功。